分享

片单 | 你可能听过但没看过的高冷影片,看完整个人逼格飙升

 AND_AL 2016-06-20

  冷门电影这个产物,说来无解。受众面积小,养在深闺人未识,人们不愿意看不敢看,都有可能使其变得高冷。客观来说,造成这种局面有两大原因。首先是观影难度高,类似镜头长、时间长的《撒旦的探戈》,虽然名声在外,但是从头到尾一帧不拉看过的,又有几人?谢尔盖·帕拉杰诺夫、小川绅介这样的导演,在各自的领域里独尊一神,可却又有多少人对其了若指掌?不消说,观影的难度,是一大拦路虎。此外,影片传播范围有限,也是无数佳作成为冷门的原因。著名的《 武训传》,在被解禁之前,就只有少数人在“学术放映”上一睹过真容。


  小众片、冷门片,是主流电影之外的遗珠,是等待被发掘的宝藏,是很多大导演的营养源泉。并不是一定要去故纸堆里寻找无人知晓的小片,而是这样的冷门电影往往蕴藏了电影的最大秘密。大导演所推荐的小众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他们对电影的观点,以及他们自己的艺术素养。反过来,冷门片,又因为大导演的推荐和发掘,而得到了重见天日的机会。蔡明亮在访谈中提及的《董夫人》,就是这样才重新走回了大众的视线。





《董夫人》 (1970 中国)

推荐人:蔡明亮

  唐书璇执导的《董夫人》是一部架空了时代背景的影片,情节非常简单,一个独守空房的寡妇,因为妇道贞洁和牌坊等思想上的禁锢,克制欲望放弃了爱情。影片在唐书璇略带诗性的镜头语言之下,呈现出了一种塔可夫斯基式的质感。尤其是董夫人杀鸡那一段,蒙太奇的使用,叠印的镜头,将影片带入到了艺术电影的范畴。从头到尾的琵琶和古琴的配乐充满了东方韵味。蔡明亮非常喜欢本片,曾经说:“这种很少数,又不那么商业的电影非常受到评论界的推崇,非常吸引我。”



《线人》 (1973 美国)

推荐影人:韦斯·安德森

  导演彼得·叶茨的犯罪惊悚片,以多重线索并列展现了一个信息量很大的故事,导演展现了对故事走向和人物形象的控制力,罪犯并非十恶不赦,警察也不是光明正大,道德模糊的黑色电影模式,却以色彩明艳的摄影营造反差,这是该片的美学倾向。影片最后的台词是“祝你今天快乐”。这是叶茨对于黑色电影的反讽,因为他知道,在这么一部影片中,没有人是真正快乐的。而影片也因为自身的“黑色内容”令人无法快乐。影片在一种混杂着震惊、不解和无奈的情绪里结束。韦斯·安德森对本片,只有一句很简单直接的评论:“无力反驳”。



《冒一切风险的阶级》 (1960 法国)

推荐影人:韦斯·安德森

  著名犯罪片导演克洛德·苏台的非著名电影,这是一部被忽视的佳作,过程激烈而又热血,结尾无奈而又合理。从容不迫,优雅迷人,全无好莱坞“男人电影”那种脏乱差之感。男人之间的战斗不仅仅是铁汉相争,更有惺惺相惜的柔情。1960年,利诺·文图拉已经人到中年,而让-保罗·贝尔蒙多正当风华,两个男主角的设置为影片增加了很多看点。影片呈现出一种古典而写实的质感,令人向往。苏台对法国新浪潮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戈达尔的那些黑帮电影。很明显,《狂人皮埃罗》就是在向本片致敬。



《女巫》(1922 丹麦/瑞典)

推荐影人:吉尔莫·德尔·托罗

  影片被誉为“北欧哥特电影的穹顶之石”,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应该算是一部摆拍的“纪录片”,也可称其为“科教片”。前半段是对各种巫术的展示,后半段则切换到对巫术的社会认知上。讲述了巫术和科学的矛盾,因为涉及到对女巫迫害的历史,影片也染了一层“历史文献”的味道。影片中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巫术展示,也将其影像本体抬高到了艺术的层面。值得一提的是,在托罗的推荐中,《女巫》和德·莱叶的《吸血鬼》是并列的——可见他对于独具艺术风格的怪力乱神题材的钟爱。



《让娜·迪尔曼》 (1975 法国/比利时)

推荐影人:Sonic Youth(音速青年)

  影片事无巨细还原了一位家庭主妇两天三夜的经历,固定机位、长镜头与少台词、无特写、失焦的做法比较“反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和《都灵之马》有相似之处,这种“一成不变”也营造了结尾的震撼性。整部影片可以说没有风格,但又充满了风格。情节剧、实验剧,极简主义在这一刻合而为一。对中产阶级父女形象的刻画,以及对于女权主义的振臂一呼,令人想起法斯宾德和戈达尔——而这是女导演香特尔·阿克曼的处女作。Sonic Youth的Lee Ranaldo称这是“70年代中文艺片的佳作”。



《骑车人之死》 (1955 西班牙)

推荐影人:保罗·施拉德

  胡安·安东尼奥·巴登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班牙境内的撞车逃逸事件。视听语言风格趋近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剪辑和长镜头表现出了导演的水准,很多片段可以当作视听语言教科书来解读,剧情在美式黑色电影风格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凶杀和偷情不过是导演对于西班牙社会的反思的由头,并不是吸引人的噱头。虽然善恶有报的情节安排略显刻意,但影片还是在风格化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不为人知的是,胡安·巴登早年与布努埃尔齐名,为了逃避弗朗哥政府的审查,他隐退了许久。同时他也是哈维尔·巴登的舅舅。



《失衡生活》 (1983 美国)

推荐影人:克里斯托弗·诺兰/保罗·费格

  影像风格截然不同的诺兰和费格一同推荐了《失衡生活》,这的确有些出人意料。《失衡生活》是一部没有情节的纪录片。整部影片被超现实主义的镜头语言所包裹。高速镜头下,自然风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两相比对,组织成了蒙太奇的交响诗。可以将影片理解成人类社会破坏了环境。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影片所表述的是人类“已经失去了平衡的生活本身”。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无聊而又糟糕的影片,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影片——因为在电影本体论的角度上,《失衡生活》已经做到了极致。



《性昏迷》 (1980 英国)

推荐影人:克里斯托弗·诺兰 

  一部在形式上非常大胆的影片,带有导演尼古拉斯·罗格极强的个人特色,故事讲述了一个女性对身体与欲望的探索,带有强烈的超现实和色情意味,在剪辑和蒙太奇的使用上堪称教科书级别。罗格打破了连贯时间和空间的窠臼,在角色面临选择的时间点上采用实验性质的剪辑手法,碎片化的叙事模式又加强了这种“时差”的表达力量。视觉方面,相似的图形化剪辑,色情场面与抢救场面的并列,暗示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简而言之,在表现手段上,这是一部伟大的影片。难怪诺兰也说:“罗格就是罗格,令人无法质疑。”



《红杏出墙》 (1948 美国)

推荐影人:理查德·林克莱特

  普莱斯顿·斯特奇斯是1930-1940年代的顶级编剧,深谙好莱坞的各种套路,这部《红杏出墙》是他自编自导的代表作。影片的情节虽然有些俗套,但是在视听化的处理方法上还是别出心裁的。片中,幻想场景糅合在了现实生活的图景中,显得讽刺意味极强。而影片中的“神经质笑料”,也是导演讲述剧情时最大的特点。斯特奇斯的另一部影片《苏利文的旅行》,与《红杏出墙》一样充满了幻想的场景,这也是他的最大特色。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年少轻狂》很明显受到了普莱斯顿·斯特奇斯的影响。



《首演之夜》 (1977 美国)

推荐影人:布丽·拉尔森/詹姆斯·弗兰科

  作为著名的地下电影和实验电影的代表人物,约翰·卡索维茨的《首演之夜》算是那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影片。整部电影用强烈的视听语言塑造了一个女演员的形象,在戏剧、舞台、银幕、片场和现实生活之间构筑起了一座桥梁,在模糊了戏、梦和人生的界限之后,影片产生了极佳的观赏乐趣和极大的解读空间。在卡索维茨的镜头下,女演员的心理追求、中年危机、信仰慰藉,一层一层地显现出来。尤其是片中对于演员心理状态的描绘,充满了距离感,而这种距离感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卡索维茨的标识。



《受影响的女人》 (1974 美国)

推荐影人:詹姆斯·弗兰科 

  约翰·卡索维茨用压抑和疯狂为人们讲述了一对夫妻之间充满了火药味和无奈的生活。在平淡的节奏中,演员的表演成为了影片成立的关键所在。情绪的宣泄,成为了灰暗和压抑的剧情的亮点。实际上,卡索维茨在片中并没有给生活按下什么定语。他也解释说,自己并不想为影片安插什么观点。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和《首演之夜》的女主角都是卡索维茨的妻子吉娜·罗兰兹,她与丈夫凭借本片分别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最佳导演提名。詹姆斯·弗兰科盛赞卡索维茨的电影在结构上的创新令人耳目一新,演员的表演也是独一无二的。


《诺言》 (1955 丹麦)

推荐影人:威廉·弗莱德金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无疑是一位巨擘级别的导演,在这部讲述“神迹”的影片中,对视听语言的掌控能力,是德莱叶赞颂信仰的关键所在。奇迹前后的对比,充满了象征性的元素构图,乃至布光的技法和技巧,都在为“神性”这一主题服务。在很多类似的“福音电影”、“宗教电影”里,神迹和信仰总显得突兀。但是在德莱叶的手中,这一切来的自然而然——其场面控制能力和视听语言的运用能力,都可见一斑。无神论者对影片的主题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对于德莱叶的表现手法,却不可能视而不见——或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黑手党》(1962 意大利)

推荐影人:保罗·费格

  阿伯特·拉图尔达执导的《黑手党》是一部黑色喜剧。影片开始于诱奸事件,发展于父亲的逼婚和一场伪装的绑架,终结于皆大欢喜。在1962年,拉图尔达就以难以辩驳的姿态拍摄了如此一部关于黑手党的影片,令人叹为观止。除了情节上的巧思,影片还呈现出一种清晰而明确的风格化倾向,和当时的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的风格一样,让人铭记在心。保罗·费格说:“这样的影片无论是剧情还是摄影都可圈可点,属于那种在大笑和拍案叫绝之余,无法忘记的喜剧。主演阿尔伯托·索迪那种令人令人目不转睛的特质,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怒不可遏》 (1965 意大利)

推荐影人:阿托姆·伊戈扬

  意大利老导演马可·贝罗奇奥的处女作,虽然被人忽视,但在导演个人的作品序列中却是相当重要的一部电影。影片带有强烈的象征性和社会批判意味。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家庭之中,通过家庭成员之间尖锐的关系和强烈的暴力,表达了导演本人对于中产阶级的批判。这一种批判贯穿了贝罗奇奥的整个职业生涯。在意大利导演中,批判道德崩坏、讽刺中产阶级,没有谁比贝罗奇奥走的更远。阿托姆·伊戈扬认为,这是电影史上最值得怀念的处女作。“Lou Castel的镜头令人难以忘怀,影片最后的镜头,充满了点石成金的力量。”

作者:云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