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渔民是这个国家每个人的梦想

 孙维宏的图书馆 2016-06-20


阳光在北欧的夏天谈不上浓烈,而是宛如清爽的纱幔一样。这层“纱幔”,为这座曾经的首都罩上滤镜,过滤了北欧大城市原本沉重的印象,留下的全是明媚与优雅。此去经年,木屋从港口逐渐“蔓延”到半山腰,如今层层叠叠交错着,构成老码头别样的风景。



▲在布吕根码头,仍然能找到许多历史遗存,它们赋予了这座海滨小城古朴的魅力。供图 / 凉夏


提起挪威,你会想到什么?是海盗、大船,还是挪威人那略微特别的弯钩下巴、深抠的眉骨和焦糖色的大胡子。只是,我怎么也想不到,卑尔根之所以成为在世界版图上打下星标的重要城市,竟然是因为——干鳕鱼交易。


| 最骄傲的职业 |


我的卑尔根之行的第一处目的地,竟然是位于港口的渔业博物馆。向导先生开门见山,上来就提问:“你知道作为一个人均收入超过四千欧元的国家,挪威人觉得最骄傲的职业是什么吗?”



▲卑尔根是挪威最温暖的城市,港口终年无冰。摄影 / JEAN-MICHEL TURPIN-DragonImage


“音乐家?律师?”


“都不是,是渔民!因为啊,那是从我们老祖宗起就在从事的工作,也是这个国家致富的起点。”


“哈?你确定不是因为海盗吗?”


“不不,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海盗的。比如我,我太胖了,船可能会沉,哈哈哈!”老先生哈哈笑起来时倒是很像海盗——那个有一条手臂是铁钩子的胡克船长。


向导先生是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自打出生就居住在这里。所以,讲起卑尔根的历史,他如数家珍。一草一木、一片砖瓦、一朵花、一片云,都好像是他家亲戚。


渔业博物馆不大,甚至可以说根本只是个小展厅,充其量也就几百平方米。简单的史料直白地展示着大概从1100年前开始的渔业交易,也勾勒出挪威的发展史。据说,当时汉萨同盟中的德国商人在每年夏天到卑尔根时,都有自己的社群,他们聚居,使用低地德语沟通,获得了北部挪威渔民的贸易特权——这片区域被保留下来,便是如今的布吕根(Bryggen)码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遗产名录》。


| 老码头与彩色房子 |


“布吕根”这个词在挪威语中是“码头”的意思。一千年前的布吕根,以三层楼房居多,窗户狭长,屋顶陡峭,山墙都用木条拼成,地下室则是石头砌成。想起之前老先生带我看过的卑尔根最古老的建筑物圣玛莉教堂、大教堂、十字架教堂,古炮环围的历代王宫卑尔根古堡,气势雄伟的玫瑰环塔,13世纪维京人举行宴会的霍昆厅……这些也都是保留自中世纪的建筑。古老的建筑与新的建筑和谐相处着,由挪威初夏已盛放的繁花相衬,实在令人沉迷。


“卑尔根这座古城啊,是1070年由国王奥拉夫三世建成的,在12-13世纪时,它一直是挪威的首都,也是挪威国王最早奉行加冕典礼的地方。甚至,在整个中世纪期间,它都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大港口和贸易中心。可是啊,劫难就在1349年开始了,英国水手把黑死病带到了卑尔根,那些年死尸遍野,一片哀嚎。好不容易瘟疫过去了,15世纪,卑尔根又开始被Victual兄弟攻击——1429年,大半个城市甚至皇家城堡都被烧掉。后来是1665年的瓦根之战。那以后,卑尔根的地位逐渐被奥斯陆取代。”


“可在你心中,卑尔根才是心灵的归属吧?”


“是的。”老先生第一次不再以“哈哈哈”作为话题的开始,而是认真地说:“当然。”


远处,弹琴唱歌的姑娘换了首曲子,引来一片喝彩。不知是否是因为古老的木建筑回音特别,那姑娘的歌声透过木头走廊传过来之后,也更加动人了。


就在这交错的时空里,我突然理解了老先生说的话,不论历史是怎样的辗转坎坷,岁月本身并没有对错,而那些经由时光流转的所有印记,都值得被珍视与铭刻——宛如,今天这座被写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彩色木头小镇。无论它曾经作为什么存在,又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它依然是给我们送来多少前尘往事的英雄。


“你看,挪威人总是很快乐,我们的夏天并不长,有花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多,所以更要充分享受它啊!”向导先生比划着,做出一个抛鱼竿的动作,甩向远方的天空。


| 经年老码头的别样记忆 |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卡码头被誉为美国最美丽的码头,而圣莫妮卡,也是美国人的“母亲之路”——66号公路的终点。




圣莫妮卡码头的历史已有上百年,和66号公路一起,经历了美国发展的峥嵘岁月。这块处于码头之上的终点牌,同样也是《阿甘正传》里阿甘穿越美国的长跑的终点。历史和岁月的见证之下,圣莫妮卡码头往昔的慌忙也渐渐平息,如今这里兴建了游乐场和水族馆,海滩的美丽风光也逐渐广为人知。人们来这里悠闲度假,享受好时光。




过去的人们在码头之上经历别离的悲伤和重逢的喜悦,老码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繁华与寂寞。桑田在此消弭,沧海自此翻起波涛,就像王家卫的《蓝莓之夜》里,诺拉·琼斯踏上66号公路,到达终点圣莫妮卡码头时,她的人生也开始了新的旅程。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