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 去医院挂个水很快就好了; 头疼拉肚子, 去医院挂个水很快就好了; 这样的看病模式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 可是,这种看病模式下月起就要终结了! 大家可以先来看段央视的视频↓↓↓ 新规矩马上就要实施了! ▼ 去年年底前,省卫计委员会发布了《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关于门诊挂水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其实限制门诊限制输液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要严格控制过度输液,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严格控制就医费用,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为什么会取消门诊输液? 据报道,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全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准。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 上面我们也说到,我们需要严格控制输液,控制滥用抗菌药物,资料显示,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 现代输液治疗是从西方传来的,而西医输液最初只针对抢救病人,应用非常慎重和严谨!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对静脉输液控制十分严格,国外很多大医院没有输液室。 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等于一次小手术。 输液是各种给药方式中风险最大的,输液的风险无处不在。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五大类: 一、由于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比较高 静脉使用的药物在生产、储藏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携带致热物质,致热物质能够引起人体发热反应。还有就是扎针的地方会存在感染风险,而且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会进入血液循环,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个封闭的系统,静脉通道打开后,各种细菌病毒可能由此入侵;此外,输液室环境狭小,容易交叉感染。 二、药物搭配不当会有危险 大家都知道,输液的时候一般会在葡萄糖溶液里加入其他的药,这些药如果搭配不当,对于看病者来说也是一种危险。 而且,输液室里一般只有护士,万一发生严重输液反应,等护士把开药的医生找来抢救可能为时已晚。另外这些护士忙碌起来时根本无暇顾及所有输液患者,有些病患为赶时间会自己拨快输液速度,殊不知这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三、注射不一定会加快病情好转 小伙伴们遇到得病,特别是感冒、发烧后,都期望通过静脉输液能够早些治愈疾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吃药加上自然调理三五天都能恢复。和口服药相比,输液并没有多少优势。 输液是为了纠正或补充体液的不足,是为了静脉途径给药,绝不是治疗常见发烧、感冒的方法,否则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不该有的负面效应。 四、输液贵! 现在到医院看病,只要输液随随便便就几百没了,过滥的输液,使医药费用支出增加,加重了患者负担。 五、容易造成抗生素滥用 长期滥用抗生素药物,可促生耐药性,还会产生超级细菌。 常州有哪些二级以上医院?
根据要求,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这些二级以上医院都将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2016年底前,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现在,常州这些医院已经或者即将采取行动了! 以后去医院别动不动就想输液了! 如果一定要输液怎么办呢? 如果患者因病情紧急需要输液,那可以去医院急诊或者住院治疗。如果已经在门诊挂号的,医生也会根据患者情况安排患者转号。 儿童医院为何不禁? 看完上面的新规实施步骤,可能有网友提出疑问:儿童医院为何不跟其他大医院一起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可能是考虑到患儿的特殊,才保留了儿童医院可以门诊挂水。”一位专家是这么解答的,儿童的体质以及免疫力不如成年人,病情发展迅速。一个感冒往往可能迅速转为肺炎,在门诊保留输液,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于禁止输液,你如何看? |
|
来自: 昵称3280593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