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闻逸事】清官系列

 老沔城人 2016-06-21



【趣闻逸事】


古代清官系列



    古代清官绰号撷趣

    古代,有一些官吏也能注重为官清廉,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从而各自获得了与为官清廉有关的绰号。这些绰号,或反映为官者处身不染的清廉情操,或体现老百姓对为官清廉者的赞许,别有情趣。

  悬鱼太守

    东汉时,羊续任南阳太守。一次,有个府丞听说羊续爱吃鲜鱼,便托人备了两条大鲤鱼,一清早给羊续送去。羊续婉言辞谢,不肯收受。府丞混迹官场多年,老于世故,笑着说:“区区二尾小鱼,又不是金银财宝,大人何必那样认真?!”说着,把鱼往案上一搁,转身就走。于是,羊续把那府丞送来的鱼高悬于官衙中,以示拒贿。

  一钱太守

    汉代会稽太守刘宠,在任时简除苛政,关心民生,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后来朝廷调他进京任职,路过山阴,有几位百姓拦住车驾,一定要送他百钱,以感谢他在会稽为民办的好事。刘宠听了很感动,再三推辞,最后只得选了一个钱作为纪念。从此,“一钱太守”的绰号便在民间传开。

  悬丝尚书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吏部尚书山涛,身居宦海,却甘于清廉,洁身自好。一次,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令,偷偷地给山涛送去百余斤真丝,山涛得知后命家人将这些真丝悬于梁上,以警世人。后来,袁毅劣迹事败,朝廷得知袁毅曾送真丝给山涛后,派人到山涛府上查询,但见那百斤真丝仍悬挂在梁上,虽已为虫蛀食,但“尘埃封印如故”,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人们便称他为“悬丝尚书”。

  菜知县

    明代胡寿安先后任信阳、新昌等县知县,一生清廉自持,不事奢侈,常自种蔬菜以供日用。他吃的是粗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睡的是纸帐子,百姓称之为“菜知县”。他曾在纸帐上题诗一首以自警:“紫丝步障最奢华,卧地眠云自一家。雪又不寒云又暖,扶持清梦到梅花”。

  驴车尚书

    清代戴敦元任刑部尚书时,不讲享受,着粗衣,坐敝车,生活简洁。一次,天刚下过一场大雪,他穿着雨衣,手里抱着文书,在路上徒步行走,直到在大街上遇到一辆驴车,才叫驴车送于刑部衙门。人们为赞其清廉,就称他为“驴车尚书”。

  半鸭知县

    清代于成龙终生从政,清廉无私,崇尚节约,甘于淡泊。据《于清端公政书》载,他在任广西罗城知县时,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只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咸鸭,乃割下一半作为儿子回老家时路上的菜肴,因此得名“半鸭知县”。后人有诗赞之:“半鸭知县古来殊,为政清廉举世无。徜使官员皆若是,黎民安泰乐斯乎!”

  悬檄督抚

    清代江苏督抚张伯行,工于谋事,耻于谋私,做官清正廉洁。他任督抚时,常有亲朋故旧携礼来见。但张伯行对来访者的贡奉,执意不纳分毫。为杜绝送礼者,便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高悬堂上,以明其志。其《禁止馈送檄》云:“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此檄一悬出,果然使行贿送礼者望而却步,悻悻离去。于是,当地百姓戏称他为“悬檄督抚”。



    清官自愧诗拾零 

    清官廉吏,总严于律己,常感政绩不显,负国负民,于是留下许多自愧诗。今读之,能受到启发,获得鉴益。

    唐代韦应物曾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为官清廉,关心民疾。他《寄李儋元锡》中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看到农民辛勤耕耘,生活困苦,他说:“方惭不耨者,禄食出闾里。”这与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贪官恶吏形成鲜明对比。后人赞之曰:“凡居官者,廉洁已难称难能,韦则因邑有流亡,应得之俸钱亦觉得有愧,非特谦吏,且蔼然仁人之心也。”

    唐代白居易先后任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地方官。他了解民情,深知“嗷嗷万族中,唯民最辛苦”。他在任陕西周至县尉时,目睹农民冒酷暑割麦的辛苦情景,想起他们交税后所剩无几的悲苦生活,赋《观刈麦》诗抒其疚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另一首诗说:“有禄肥妻子,无恩及吏民。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诗人爱民之情溢于言表,自愧之心跃然纸上。那时的为官者能有此识此情,实属难能可贵。

    宋代苏轼先后在杭州、颍州、儋州等地任职。他为政廉明,严于律己,关心百姓,体恤民苦。他看到农民顶风冒雨辛苦劳作,念及其缺吃少穿的困苦生活,深为感慨,赋诗抒情:“自惭禄位者,曾不事农作。饱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他还在另一首诗里说:“永愧此帮人,其刺在肌肤”。诗人见民苦、思己责、生自愧,因忧国忧民而可贵可敬。

    清道光年间,湖南善化人蔡信芳任陕西蒲城知县,清正廉洁,颇有政声,离任之日,民众拦道挽留。他目睹此景,赋诗相赠:“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秦川一寸棉。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暗然。”何以“有愧”?诗中未说,大概是觉得为民做得不够,愧于受此厚爱吧!

   杜甫还礼诗

    公元764年,杜甫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府中当幕僚。

    有人送他一条十分名贵的毛毯,名“织成锦”。杜甫原物送还后题诗曰:

    “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赠情。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王恕告诫联

    明朝弘治年间,一吏部尚书王恕,曾在门柱上撰写一副对联,把京官登门送礼及外任官携带礼物进京,行贿等均斥之为可耻行径,联云:“任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受任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武漠安民联

    清朝无锡知府武漠赴任时,在置衙挂出副对联做安民告示,其中有一联曰:

    “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欺无怍;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杨继盛自白诗

    明朝杨继盛为官清正,因揭发奸相严嵩被陷入狱,写《自说》以明志:

    “饮酒读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是青天。男儿欲上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吴讷劝诫诗

    明代永乐年间,吴讷任监察御史,人品刚直公正,从政廉洁自持,颇有美誉。

    有一次,他巡视贵州,返京时地方土司赠送黄金百襾,吴讷愤然拒纳,当场在礼盒上题诗回绝:

    “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张伯行禁令檄文

    清朝张伯行,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他从来不受纳属下分文赠礼,备受康熙皇帝的称赞并委以重任,因而晋升为福建巡抚。其走马到任后,为杜绝送礼者,张伯行便写了一首《禁止馈送檄》文,张贴在巡抚署衙门外:“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诗言心志,言为心声。这一首首清诗廉韵将一个个清官廉史鲜明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千年不变,如在眼前,令人感叹万千。这一首首诗词联文同样也写出了清官廉史们淡泊自律、清心直道、公正廉明、励精图治的为官之道,展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情操。今日读来,仍给我们以砥砺,告诫我们当时刻以他们为榜样,清廉自守、务实为民。

    历代清官廉洁自律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期间,从未收受贿赂或向地方索取名贵物品。在其离任还乡时,发现箱内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遂写成一诗追悔已过。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这两片石,是他一次游天竺山拾取的,当时,他遥望杭州和天竺山,深感愧疚,想每个游山的人都和他一样随便带走两片可爱的山石,那天竺山为期不远就“山将不山”了。他自觉贪污了千金似的,心里好不沉重。

    明代况钟,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由京外放苏州知府。

    赴任后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建修学堂,大兴水利,放粮赈灾,关心黎民疾苦,被苏杭人民称为“况青天”。正统5年(公元1440年)他任职期满回京,临行前写诗与苏州百姓话别,体现了他在老百姓面前的坦坦荡荡,磊落襟怀:

    捡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于谦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监察御使,他很注重清廉自律。宣德年间,他由河南巡抚调京任兵部侍郎时,河南幕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就带上点土特产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的。”

    于谦听罢仰面大笑,笑罢秉笔赋诗以明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

    诗里行间的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不要让老百姓指戳脊背。从此“两袖清风朝天去”挂上他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于谦为官之清廉刚正,一生家无私积,是与他青年时代读书写下言志诗《石灰吟》密切关联的: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代信阳知府胡守安,自律甚严,认为官吏在薪水之外谋取一分一文,都是于百姓有害的。从他任满写的《任满偈城隍诗》里可见其思想面貌之一斑: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深为百姓拥戴,有诗为证: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据说,晋代吴隐之受任广州刺吏时路过石门,闻听此处有一“贪泉”,相当灵验。

    当地人说无论怎么清廉的人,只要饮了此水,就会变作贪得无厌之徒了。

    吴违众劝,亲临泉边酌水而饮,后写诗道: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朱熹任秘阁修撰时,一次去看他女儿和女婿,不巧女婿沈蔡外出去了,便被女儿留住吃饭。进餐时,女儿望着桌上的葱汤麦饭,眼噙愧泪。

    女儿的心思,朱熹早就看出来了,便神情肃然地说:“俭朴度日,是我们一家的好家风。”饭后,他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婿: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饮时。

    沈蔡归来,见岳父如此崇尚俭朴,备受感动,即把该诗贴在壁间,当作座右铬。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湖南善化人蔡信芳在陕西蒲城作知县,正直清廉,重士爱民,勤政为官。离任时,百姓拦道挽留,蔡知县大为感动,吟诗抒怀:

    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

    无独有偶,郑板桥从潍县离任回扬州时,百姓也是夹道欢送,依依难舍。郑板桥胸中涌起无限波涛,遂画竹题诗以泻心迹:

    乌纱掷去不作官,囊中羞涩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山作渔杆。

    纵观中国古代置身仕途清官的“言为心声”,皆是以实际行动,拒腐蚀而不染,书写了勤政为民、大公无私的清官史。察古知今,21世纪的为官者要求更高,标准更高,人民的期望更高,无妨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照照自己,严于律己,做一个人民称须的好公仆。  



    成语故事赞清廉

    不贪为宝

    春秋时宋国人子罕为官清正,从不接受不义之财。

    一次,有人想送给他一块美玉,并说:“这玉是稀世之宝。”子罕不接受,说:“我认为不贪财是宝,你认为美玉是宝。如果你把美玉给我,那么我们二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自保留自己的宝物吧!”

    一片冰心

    原见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的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曾几次贬官,第二次被贬为江宁(今南京市)丞。他在江宁时,好友辛渐要去洛阳,王昌龄送他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在芙蓉楼为他饯行时写下了这首诗。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廉洁自律,完全可以告慰洛阳亲友的心情。

    一琴一鹤

    《宋史·赵抃传》载:赵抃任殿中御史时,所弹劾的人,不管权位多高,如何受皇帝的宠爱,他都不害怕,不回避。

    后来他调任四川,“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

    水火无交

    《隋书·赵轨传》载:赵轨在任别驾(刺史的佐吏)期间,和老百姓没有经济往来,不吃老百姓的,不喝老百姓的,“别驾在官,水火不与老百姓交”。

    珠还合浦

    东汉时,广西合浦沿海盛产蚌珠,每任太守都贪污受贿,让人滥捕海蚌,以致海蚌多迁移到今越南境内。

    孟尝担任合浦太守后,大力改革弊政,杜绝贪污,海蚌又返回合浦。

    执法如山

    唐中宗神龙二年,太平公主在雍州一处寺院看中了一盘水磨,遂据为己有。和尚们不敢阻拦,告到了司户李元宏那里。李元宏将水磨判归和尚所有。但他的顶头上司雍州刺史窦怀贞听说后吓坏了,他命令李元宏将水磨改判太平公主。

    李元宏无比愤慨,在原判决书的空白处写下了“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八个大字。

    后人将这八个字逐渐浓缩成了“执法如山”的成语。


    历史名人清廉故事

    蒲松龄:妙诗讽贪官

    清代,有位侍郎名叫毕际,他邀请《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和一位尚书到他家做客。宴席上,尚书提议饮酒对诗,要求三字同头,三字同旁,韵脚不限。毕际是东道主,首先咏道:

    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

    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因蒲松龄和那位尚书正好分坐在左右,他巧妙地将宴席上的情况咏入诗中。

    尚书是个贪官,平日目中无人,欺压百姓。他接着咏道:

    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绸缎纱;

    若非朝廷官宦家,谁人能穿绸缎纱?

    其诗大有盛气凌人之势。

    蒲松龄沉思片刻,高声吟道:

    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

    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条条狼狐狗!

    诗中用“哭骂咒”反映了劳苦人民的一片怨言,用“狼狐狗”来影射像尚书这样的贪官。
 
    苏东坡:丹心要学月月红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

    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

    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

    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

    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

    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

    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惩贪除恶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
 
    包拯:嫉恶如仇,铁面冰心

    包拯,字希仁,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少年时,包拯就勤奋好学,“不为戏狎”;成年后,他十分注意砥砺名节,立志做一个有所作为和情操高尚的人。宋仁宗天圣五年,未到而立之年的包拯就中了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出知建昌、天长县,累迁端州知州、监察御史、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卒于枢密副使。他为官二十多年,严于律己,以铁面无私,执法不避亲党著称,是北宋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位清官,赢得了历代官民的敬重。

    生活在朝政腐败、贿赂公行时代的包拯,却十分讲求为官清廉,即使稍不检点的行为,也不能为他所容。包拯在做御史中丞时,曾连续弹劾了两位三司使----张方平和宋祁,他们在朝廷是很有影响的人物。张方平在执掌三司使大权时,有一个开酒坊的富翁刘保衡,因拖欠官府小麦,折合一百多万钱,借贷无着,只有变卖家产,以偿债务。这时,张方平便廉价收购了刘家的宅院。这桩不名誉的事被包拯知道后,上奏仁宗,罢免了他的三司使职务,贬为滁州知州。新任三司使宋祁,上任前在四川做知州,那时名声就不好,他终日游宴,生活异常豪奢。他代张方平出任三司使不久,就在包拯等台谏官员的一片“交劾”声中,被贬为郑州知州。宋仁宗在连罢两任三司使后,深感需要由一个能廉洁自律的人执掌三司。经过一番权衡,他决定让包拯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可是,“命下之日,外议喧然”,许多大臣都不理解,以为这样会有“取而代之”之嫌,就连曾经极力举荐过包拯的欧阳修,也认为包拯这种做法有“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的味道,是“罚已重矣,又贪其富”,做得太过分了。然而,包拯并未因此退却,他毅然接受了这一新的任命。且一改旧制,使“民得无扰”,旋被正式任命为三司使。后官拜枢密副使,再迁礼部侍郎,但辞而不受。

    包拯为人,“天姿峭直”,从不会装出一副假惺惺的面孔取悦于人。他嫉恶如仇,执法不避亲党,所有故旧、亲朋的请托,都被他一概拒绝。他更珍视自身的廉洁,虽贵为朝廷重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他最痛恨贪赃枉法的人,曾作遗嘱道:“后世子孙中若有做官的犯了赃罪,生前不得让其进家门,死后也不许葬入包家的坟地。如不遵守我的遗训,就不能算我的子孙。”

    包拯死后,包公的形象在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历久不衰,其中虽也有不少夸张的成份,但他一生的功绩和建树是不可磨灭的。至今,安徽合肥的包公祠里,还有一幅对联,称颂他的美德: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于成龙:“清官第一”

    被康熙皇帝称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山西永宁人,原是明朝诸生,崇祯年间曾考取过副榜贡生,顺治18年被清朝授予广西罗城县知县,开始了清廉卓越的仕途生涯。

    于成龙任广西罗城县令时已45岁,家产尚可维持生计。当时,罗城属柳州府,偏处山隅。传说那里。“蛮烟瘴雨”,北方人难服水土,生还者十不一二。亲朋好友多劝他勿往。于成龙以“古人义不辞难”自勉,变卖部分家产,凑足盘缠一百两。他将祖传田产文券交付长子于廷翼,叮嘱道:“我做官不管你,你治家莫想我。”路上,于成龙去看望一位同窗好友,披沥肝胆道:“我辈虽无科第份,上古之皋夔(kui)稷契岂尽科目中人耶?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四字,子素知我于莲池书院者,敢为子质言无隐。”一席话,无异于于成龙的就职宣言,其一生所为,亦如其言。

    罗城的实际情况,比传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罗城县城只有居民六家,草屋数椽。县衙门没有门垣,院中长满荒草,中堂仅三间草房。东边是宾馆,西边是书吏舍,中间开一门,后面是内宅,茅屋三间,没有墙壁,破陋不堪。“虎啸猿掷,白昼行庭中”。百姓鸠形鹄面,如惊弓之鸟,无心生产。于成龙路上已染病在身,此时心中亦有些愁苦,却“扶病理事”。他堆土石为几案,在楹下支锅做饭,晚上睡觉头枕一口刀,床头放两支枪,以备不测。就在这种情况下,于成龙着手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地方经济,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明显成效。
 
    更难能可贵的是,于成龙不仅以地方官的身份治理罗城,还以他自身的人格感化百姓,与百姓建立起家人父子般的亲密关系。于成龙到罗城之后,公事之余“则据案读书,数钱贳恶酒独酌,醉则隐几而卧,或竟日不冠履,既数日,吏民乐公坦怀易亲,皆乐就”,恭敬、亲热地称他为“阿爷”,或三天,或六日,到衙门环集问安,家中婚丧嫁祭,事事与他商量。

    于成龙除朝廷俸禄外,分文不取。他自奉菲薄,生活清苦。离开老家时,他雇了五名壮仆相随。不料这几人适应不了罗城的生活,又黄又瘦,不久便病死一人,逃走三人。于成龙的儿子在老家,见到逃回的仆人,又寻觅四人,打发到罗城。这几个人仍然不适应,病死三人,剩下的一个昼夜号啕,一如疯魔。不久,这个仆人和原来剩下的那个仆人都弃他而去。百姓日富,感激于成龙实心任事,此时见状,十分不忍,每天早晚到衙门看望于成龙。有人还凑钱送给他,“跪进云:‘知阿爷苦,我百姓每供些少盐米费’。公笑谢曰:‘我一人在此,何须如许物,可持归易甘旨奉汝父母,一如我受。’众怏怏持去”。几年之后,于成龙的儿子来罗城看望他,百姓闻之,“则大喜奔哗庭中,‘阿爷人来,好带物安家去!’又进金钱如初,公又笑谢曰:‘此去我家六千里,单人携资,适足为累!’挥使去,众皆伏泣,公亦泣,卒不受。”

    于成龙不仅受到百姓的爱戴,也受到上司的器重。康熙五年,广西秋试,于成龙任外廉官。当时,众廉官皆美服盛饰,带着面貌清秀的随从,而于成龙“布袍数浣,破被如铁,—苍头从”。众廉官互相周旋寒暄,对于成龙则“指目揶揄”。广西巡抚知道于成龙廉洁奉公,政绩卓越,便指着敝衣垢褛的于成龙说:“必罗城令也!”当即委以重任。于成龙处理诸务,果然精审曲当,抚台大喜,“因与极论时事所首及古今成败是非得失之迹。公掀髯抵掌,词气激昂,具有伦要”。第二年,于成龙受到抚台荐举,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罗城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百里,哭而还”。

    四川迭经丧乱,合州所辖三县,遗民百余户,赋重差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于成龙上任之后,先免除官员的随从之费,自己仅畜一羸马,以家仆自随。当时,官场积弊颇多,地方官员以土特产“孝敬”上司,几乎是一项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一次,郡守下帖,让合州送鱼。于成龙很不以为然,说:“民脂膏竭矣,无怜而问者,顾反乃乐鱼,且安所得鱼乎?”他不但不送鱼,反而书陈合州荒芜困苦状况。郡守自知理亏,不但未怪罪他,反而裁革了10余件对合州不合理的摊派。 

    康熙17年,于成龙因政绩卓著,迁福建按察使,主管福建司法事务。福建自宋代以来,便是市舶重地,当官发财甚易。于成龙先后任两司长官,已是封疆大吏,他仍然不改初衷,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外番贡舶或有所献,公悉屏斥。或呈样香,一嗅即还之。贡使皆啮指作礼,谓译使云天朝洪福,我侪实未见此清官也。”“随征满汉大臣朝使者,时或来过,径入卧内,或绕署闲行,曲房阿阁,无不历览,几案间惟蛛罗鼠迹,一竹笥贮朝服,二釜备炊爨(音cuan,烧火煮饭),文卷书册数十束,此外都无一物。”

    于成龙不仅以他的廉洁,也以他的政绩卓著蜚声朝野。康熙19年,于成龙迁直隶巡抚。直隶在皇帝辇毂之下,满汉军民杂处,豪强兼并,地方无赖动辄投允入旗,白日杀人,莫可穷诘。八旗庄头呼噪公堂,有司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仰天叹息。俗称京兆难当。于成龙却以他的廉洁、果断,刚正不阿,将直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编保甲,严连坐,以清盗源。锄豪强,严隐占,以苏穷困。令下各属奉行唯谨,公仍不时单骑行旅肆中,密切廉访,诸有违抗,立置之法,无所假贷,自是人人惴惴,无敢有干公法令者,而盗以息,民以安。”他还罢免当地州县私加馈遗上官旧习,免除宣化1800顷水冲沙压地的钱粮,主持治赈救灾,疏劾贪墨官吏……不久,于成龙的治绩传遍京师。康熙20年,于成龙依例进京入觐。召对时,康熙皇帝褒奖他“清官第一”,并询问黄州剿抚情状。于成龙十分谦恭,对曰:“臣惟宣布上威德,未有他能。”当年冬天,于成龙被提升为江南、江西总督。

    这一年,于成龙已65岁。他久居高位,但勤于政事,克己奉公,丝毫不减当年。母亲去世后,他先请假回家葬母,然后雇了一辆骡车,与幼子同坐,各袖制钱数十文,沿途住饭店不入公馆,悄无声息地到达江宁任所。于成龙上任后革加派,剔积弊,整饬风化,劝导吏民。在《饬励学政事宜》结尾处,他用朱批写道:“衡文者爱惜人家好文字,尔子孙有文字定为衡文者爱惜,若一味爱钱,只恐子孙纵会做文字,决不出头,更恐神鬼怒恨,生出瞎眼子孙,上长街唱莲花落,要看字也不能够了,莫笑老夫迂谈。”他的细致,认真,用心良苦,由此亦可见一斑。

    两江是赋税重地,人文渊薮,日常政务繁剧,于成龙处理政务常常通宵达旦。他性好饮酒,至是常常累月不得一醉。他常利用公事之余,微服出访,了解民间疾苦,属吏操行。一些平日鱼肉百姓的地方官遇见白发伟躯者便胆战心惊,以为是于成龙私访,亦不得不有所收敛。

    于成龙做官从不带家属随任,这时因年事已高,才带小儿子在身边侍奉。他每日粗茶淡饭,江南人给他起外号为“于青菜”,以示亲切、景仰。江南风俗好奢侈艳丽,至是上行下效,民俗大变,人们摒弃绸缎,以穿布衣为荣,“士大夫家减舆从,毁丹垩,婚嫁不用音乐,豪狡率家远避……,政化大变。”

    康熙23年,于成龙卒于官,终年68岁。临终前,将军、都统及属吏入视,见于成龙生活清苦,私人财物只有一袭绨袍,几罐盐豉。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传出,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奠祭。康熙皇帝闻知于成龙临终前的状况,十分感慨,赐予和他的操守相符的封号“清端”,以示褒奖。
 
    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渗透着诗人的满腔热血,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情操,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这位诗人就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政治家于谦。   

    于谦曾作《小像自赞》,说自己“其性虽僻,其情则真。所宝者名节,所重者君亲。居不求逸,衣弗择故新。”性僻即性情刚正不阿。于谦认为名节是人最可宝贵的,“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复何求”。他认为金钱会使人败坏,凡是贪图钱财之人,都会“千载遗腥臊”,“国法纵未及,公议安所逃”。因此,“大节还须咬菜根”,要清心寡欲,生活简朴。他一生正是一丝不苟地这样要求自己,即使身居高官,也从未丝毫放纵。他曾做《北风吹》诗说:“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勉励自己要像柏树一样不畏风暴冰霜,自持节操,经得起任何磨难。

    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时,年仅33岁。这一职务是正三品,在当时很显贵,但于谦丝毫不改其朴素俭约的本色。他上任时,行李简单,坐乘普通的骡车,既无锣鼓旗仗,又无卫兵仪从,不知情的人根本不会想到他就是巡抚大人。上任后,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皆轻骑而行,摒弃那种前呼后拥,鸣锣开道,煊赫威势的官场习气。

    当时,官场腐败,贿赂公行。尤其是英宗即位后,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勾结内外贪官污吏,擅作威福。大臣进京,必须馈送重金厚礼,否则后果难堪。然而于谦一身正气,决不随波逐流,对王振一伙嗤之以鼻,从不买账。他每次进京,只带随身行装,“独不持土物贿当路”。好心人怕他遭殃,劝说:“你不带金银入京,也应带点土特产品送一送啊!”他举起袖子笑笑说:“谁说我没有带东西呢?你看这不是两袖清风吗!”并口占一首《入京》诗以明心迹: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炙手可热的王振一伙,当然不会放过刚正不阿的于谦。正统六年,于谦入京奏事,因身体不适,顺便荐举别人代为巡抚。王振乘机唆使爪牙诬告于谦因长期得不到升迁而心怀怨愤,将他投入监狱,判以死刑。河南、山西百姓得知此事,非常不满,纷纷进京上书抗议,强烈要求释放于谦。连河南、山西的几个藩王,迫于民愤,也纷纷要求释放于谦。面对民愤,王振骑虎难下,借口因姓名相同抓错了人,把被关押了三个月的于谦放出来,官复原职。

    “钱多自古坏名节”,于谦把钱财看得轻如鸿毛,从不聚敛,廉洁自守。他的俸禄,用在自己身上的极少,常常用以救济贫穷亲朋。平时自奉俭约,衣不锦绣,食不兼味,从不铺张浪费。当时达官贵人把生日看得极重,要大肆庆贺。但于谦过生日,却谢绝一切贺客,拒收任何礼物,常常是独坐静思,回省自己的政务,激励自己。 

    土木之变后,于谦身居大任,为国家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救时宰相”。然而他“口不言功”,从不居功自傲,对子女也严格要求。景泰四年,德胜门战役取得大捷,总兵官石亨被封世侯,自觉功不如于谦,反而赏赐重,便上书景帝,荐举于谦儿子于冕为府军前卫副千户。于谦得知,恳切地向景帝面辞,说:国家多事,做臣子的不应只考虑自己的私利。同时责备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举荐一位隐居贤士,提拔一名行伍中地位微贱的能人,反而单单举荐我的儿子,这能让大家服气吗?明确表示应赏赐有军功之人,杜绝侥幸心理,决不敢让自己的儿子滥冒军功。但景帝还是批准了石亨的奏疏,于谦只好回家勉励于冕,要“砥砺气节”,勤于政务,不负朝廷奖勉之意。

    于谦执政,日理万机,“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所居仅蔽风雨”。“门前无列戟”,常被“错认野人家”,与他的职位极不相称。他曾做诗说:

    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

    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

    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

    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景帝见他家居简陋,赐给他一所宅第。他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景帝不允,他不得已而接受,但把皇帝前后赐给的玺书、物品等存放于正屋中,而他仍住旧屋偏房。夺门之变后,他遭诬陷被杀,抄家时,竟“家无余资”。抄家者见正屋紧门闭锁,认为钱财藏其内,打开一看,原来都是皇帝赏赐的物品。
 
    李九我:策马“三鞭”建相府

    明朝万历年间,泉州府晋江县出了一个宰相,名叫李廷机,号九我,民间称他李相国。

    李九我少时家贫,长成后,以教书糊口,生活十分清苦。后来中了高魁,做了宰相,正直不阿,操守廉洁,生活仍如一介寒士。交游或有馈赠,一概谢绝。民间传说,他做宰相后,皇帝钦赐他在家乡建造一座相府。诏书上说让他骑马加鞭三次,以所及之地为相府建造范围。不难想象,这当是一座十分宏大的府第。
      
    李相国谢了圣恩,接过圣旨,送走钦差,回到书房。家人见他面容忧戚,寝食不安,坐卧不宁,不知何故。原来,这位相爷接奉圣旨之后,反复寻思:如遵旨建造相府,必然要占用大片民田,苦了百姓,必定会招致民怨,他日难免贻累子孙后代。念自己少时家中贫苦,与穷苦乡亲和睦相处,也曾相濡以沫,后来在朝做官,一心想着君国大事,未曾为家乡父老做过好事,如今怎能为了建造相府,贻害家乡百姓!但是,圣旨已下,不容违忤,如果不遵旨而行,就有欺君之罪!真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他为此日夜焦虑,苦无两全之策。    
      
    一天,他心绪不宁地踱到村口,双眉紧蹙,低头沉思。忽然,榕树下传来几声马叫,抬头看见那拴在树干上的马儿,好像得到什么启示,不觉微笑点头,然后返回家中,吩咐备马圈地。消息传开以后,乡民们纷纷赶到村口,在各自的田头默默地站着,焦灼不安,惟恐自家的田地被相府圈去。一会儿,只见相府家丁牵来一匹白马,把马拴在树干上。不一会儿,李相国手执一根细长的鞭子,跨上马背。一个家丁赶忙趋前,正要解开拴马的绳子,老相爷却挥手阻止。乡民面面相觑,心下迟疑,只见李九我轻轻地扬起鞭子,往马背上抽了三鞭。那拴着的白马叫了几声,原地腾跃几下,然后慢慢地平静下来。人们正在惊疑不解的时候,只见老相爷从容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走向乡民,郑重地宣布:遵照皇上旨意,已经策马三鞭,所及之地,就是相府建造的范围了。乡民们这才恍然大悟,心头上的大石块顿时落了下来,众口交赞李相国爱民的深情。
      
    相府落成了,朝廷派了专使前来宣慰。使臣一到李九我家乡,看到新建的相府竟是一座上下二层二进、一厅两房的普通房宅,不胜惊异,后来问知底细,深为感动,回朝如实奏闻。皇帝素知李九我的为人,闻奏不觉动容,感其用心良苦,嘉其操守清廉。此事在朝野上下传为佳话,泉州民间更是世代相传不替,相府的所在地也被乡人称为“贤相里”,一直沿用至今。
 
    魏征:官至卿相,身居陋室

    魏征,唐太宗李世民驾下的名臣。他不但以勇于进谏、监察朝政而名垂青史,而且一生崇尚节俭,持身清廉。

    魏征前后向太宗进谏两百多次,所提意见贯穿了一个主导精神,即“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贞观中后期,国家形势越来越好,李世民对开创初期的困境渐渐淡忘,励精图治的锐气渐渐消磨,滋长了奢侈之心。贞观11年(公元 637年),李世民在洛阳建飞山宫,魏征即时上了一个奏章,向李世民指出:“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穷困,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陛下拨乱反正,宜思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若因基而增广,袭船而加饰,此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劝诫李世民罢建“峻宇”。

    李世民巡幸洛阳,路上住在显仁宫,常为生活供应不满意,发脾气责罚下人。魏征认为这个苗头不好,提醒李世民说:“陛下认为供应不好而发脾气,将来上行下效,开了这个风气,就会弄得民不聊生。隋炀帝巡游,每到一地,就因下面不献食物,或供奉不精而责罚,无限制地追求享受,百姓负担过重,结果灭亡。陛下怎么能效法隋炀帝呢?今天这样的供应,如果知足,就很可以了;如果不知足,即使比今天再奢侈一万倍,也难以满足。”李世民听了很受震动,说道:“非公不闻此言!”

    贞观15年,李世民于益州造绫锦金银等物,魏征就进谏说:“金银珠玉,妨农事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一夫不耕,天下有受其饥;一女不织,天下有受其寒”。希望李世民尽量节省奢靡之费。

    魏征不断劝谏皇上节俭省费,爱惜民力,他自己在个人生活中要求更加严格。早在青年时代,就不治家产。官至卿相,仍保持朴素作风。“所居室屋卑陋”,李世民几次“欲为营私”,帮他建造新房,都被他坚决拒绝了。

    贞观15年,魏征由于操劳过度,一病不起。李世民派人探视,派名医诊治,见魏征居处,连一个待客的正厅都没有,下令限期为他临时建造了一个客厅。又根据魏征一贯俭朴的习惯,赐给他素色的褥子、布被、几案、手杖等一套用品,以补家中之缺。魏征弥留之际,李世民亲自探视,问他还有什么要求,魏征只说了一句话:“嫠(1i)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意思是寡妇不愁织布的纬线少,只担心国家的兴亡。李世民为之“悲懑,拊之流涕”。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下令以一品官葬礼治丧(按:魏征生前为二品官),魏夫人辞谢说:“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李世民遵从魏征遗志,改用薄葬。素车,白布幨帷,无涂车,刍灵,陪葬昭陵。
 
    江革:离任行载石压船

    江南地区水网纵横,往来多依靠舟楫。南朝时期,官员离任后,大多四处征调船只,以运载自己历年的积蓄,真可谓连帆而行,满载而归。但也有一些官员,离任时空船一只,无物可载,为防江中风浪颠覆,只得在岸边取石以压船。他就是南朝梁国的江革。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人,在他九岁时,父亲去世,家中生活贫苦,又无老师教授,但他与弟弟江观相互勉励,读书不倦。当时的中书郎王融,尚书吏部郎谢脁等名士都很欣赏他。

    江革出仕后,清正廉明,爱护百姓,惩抑豪强。在担任秣陵、建康(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以北属建康,以南属秣陵)令时,“为政明肃,豪强惮多。”后调任寻阳(今江西九江)太守,行江周府事,“以清严为属城所惮”。江革在改任御史丞时,“弹奏豪权,一无所避”。

    梁武帝萧衍的爱子武陵王萧纪在任东扬州(今浙江绍兴)刺史时,颇为骄纵,梁武帝因其长史臧质性格懦弱,不能匡正,就面召江革,委任他为武陵王萧纪的长史,兼会稽郡丞,掌管东扬州及会稽郡事务。江革有许多门生故吏家在会稽,听说他去上任,都拿着东西沿路迎候。江革对他们说:“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江革到职后,“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在江革的影响下,萧纪也大为收敛,并逐渐喜好文学。梁武帝知道后,对尚书仆射徐勉说:“江革果能称职”,遂升他为都官尚书。

    江革离开会稽时,百姓们都十分留恋,又极为惋惜。为表达心意,送去许多东西,但他一无所受。负责送江革返京的官吏依照旧例订下船只,他亦不接受。“惟乘(尚书)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有人对他说:“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轻艚。”江革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从西陵岸边取石十余块放于船中。其清贫如此,令人感叹不已。

    船行至中途,突然遭遇拦截官船的劫匪,他们揭开正在烧菜的锅,一看里面仅有一点青菜,就说:“看来你这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准是个守财奴。”他们进行搜查,结果一无所获。当他们揭开舱底,发现一堆石头时,个个疑惑不解,连连追问,得知原委后,其首领慨叹说:“我在江湖上闯荡了这么多年,这样的官还是第一次遇到啊!”

    江革一生屡次出任外职,所在清廉,专门惩治豪强贪秽,以安民为务,即使是门生故吏的饷遗亦绝不接受,所以能做到“民安吏畏”。史称其“旁无姬侍,家徒壁立,时以此高之。”江革这样廉政爱民的官员,不仅为当时人所称赞,亦与史同存,受到后人的景仰。
 
    陶侃:贤母“封”儿廉俭

    陶侃,晋朝人。早年丧父,母亲守寡,家徒四壁,靠纺织为生。陶侃自幼好学,再加上母亲善教,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陶侃二十多岁时,受命为当阳县吏,监渔业。他想:母亲辛苦一生,如今自己做监渔官,送一些鲊鱼给母亲,也算尽点孝心。于是,他托人带了一罐鲊鱼给母亲。谁知,母亲拒而不收,封了“鲊”,并写信说:“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母责备儿子说:你当了县吏,拿公家东西给我,以为是好心,相反,它不仅不能有益于我,反倒给我增加了忧愁。陶母“忧”什么呢?她说:“吞占公家的东西,就是贪。贪婪之心是没有止境的,后果就难以设想。”她告诉陶侃;“人有不为之,而后才可以有为。为人不干坏事,才会做好事。”

    陶侃做官不久,把母亲接到府上,母子常在一起议事。这年三月,陶侃乘船漫游,回来后对母亲说:“我乘船时,在水平如镜的江面上,一点都不怕;但到了波涛汹涌的地方,船左右摇晃,心里却有些胆怯。”陶母说:“水可以载船,也可以覆船。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她拿船、水作比,陈述官与民的关系,教育陶侃要关心民众,爱护民众。

    有一年清明节,陶侃宴请宾客,母子同桌吃饭。桌上掉了一些饭粒,母亲用手拣起来吃了。陶侃见母亲当着众人之面,显得这么寒酸,使他很难看。等客人散后,陶侃对母亲说:“望母亲以后给儿子留一些面子。”陶母说:“你是要面子,还是要事业?现在可能丢了你的面子,将来就可能使你不丢面子。”又说:“你知道耕种的艰难,你就常常有饭吃。”陶侃听了母亲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连忙跪在母亲面前,说:“孩儿知错。”

    陶母遇事善导,陶冶了陶侃的廉俭品德。他在荆州任刺史时,不仅清廉,而且节俭,连造船留下的木屑也命令船官收集起来,等到雪后放晴,这些木屑就撒在雪水打湿的台阶上,便于人们行走。官府里用竹,他也把丢下的竹头积攒起来,这些下脚料又都作了造船的竹钉。

    陶侃到了晚年,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军事,并兼任荆、江二州刺史。告老辞官那天,他把所有军资、器仗、牛马、舟车都一五一十交代清楚后,方才离任。
 
    后人称赞陶侃清廉,更称赞“陶母封鲊”的美德。
 
    刘宠:破例收受“一钱”礼

    汉桓帝时,会稽郡(辖今闽浙两省和苏南大部)太守刘宠接到朝廷命令,要他转任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事务的将作大匠(略近于今建设部长)。他认真交代完公务,即轻装简从,躲开送行吏民,驱车赴京。车出山阴城(会稽郡治所,今绍兴市),西行四十多里,也没碰上遮道挽留或夹道欢送的人群。正当刘宠暗自高兴之际,忽见前面站着五六个老翁,挡住去路。定睛一看,只见他们个个须发如雪,连眉毛都白多黑少,仿佛都是百岁寿星。刘宠甚感奇怪,当即下车致意。老人们一齐跪倒在地,每人双手捧着一百枚铜钱,齐声说:“我等代表若邪山全体乡亲,向大人敬赠薄礼!”刘宠心里一震,暗想若邪山距此上百里远,老人们年纪又那么大,至少奔波了一夜才在这黎明时分赶到这儿,多不容易啊!他连忙俯身把他们扶起来,动情地说:“诸位父老太辛苦了!乡亲们的心意我全领了,礼物则请收回,你们的日子仍很艰难啊!”老人们高低不肯,为首的一位朗声说道:“我们穷山沟里的小民,从未见过郡府大老爷坐堂办事的场面。不过,从前倒常见上面派下的官儿来要东西,挨村挨户骚扰,常常弄得鸡飞狗叫,不得清静。自从您来当太守以后,横征强索的官儿再也不见了,夜里也听不到狗叫了。真想不到这辈子快要完了竟能遇上这样清明岁月!前两天听说您要走了,乡亲们推选我们几个老哥儿们赶到这半道上等着您,送点儿薄礼,聊表寸心。您千万不要让我们空跑一趟!”
 
    刘宠听罢,差点儿落泪,连声说:“我没那么好,没那么好,我有好多事情尚未办周全,哪能像父老们夸奖的那么好!”他感于老人们的深情厚意,想了想,狠狠心破例受礼,伸手从一位老翁手里取过一枚铜钱,不好意思地说:“无功受赠,惭愧惭愧,多谢多谢!”一边拱手作揖,一边往后移步,登车与众老翁洒泪惜别。

    刘宠走了,再也没有返回。会稽郡吏民实在思念着他,许多人跪到老翁们赠钱处寻寻觅觅,远眺长叹,有人干脆搬家来住。久而久之,那里住上了很多人家,形成邑落,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钱清镇”。
 
    杨震:“四知”太守

    汉安帝时,杨震受任为东莱郡(辖今山东半岛大部)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今巨野县南),县令王密迎谒。王是杨原先举荐的,对杨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总想报答他,心想这回总算有了机会。

    夜里,王密怀藏十斤黄金,悄悄来到杨震住处,双手敬上。杨震不看金子,笑问王密:“咱俩也算得上老朋友了,我很了解你,可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呀?”王密急忙声明金子是自家物,绝非贪贿所得,敬奉老先生也只为聊表寸心,并说:“现在深更半夜,这事根本无人知道。”杨震不怒自威,一字一句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是无人知道!”王密仿佛突遭迎头棒喝,顿时清醒过来,羞得无地自容,连声感谢杨震的教诲,收起黄金离去。后来,“四知”太守的故事不胫而走,风传海内。
 
    公孙仪:拒收甲鱼

    公孙仪是战国时代鲁穆公手下的丞相。他喜吃鲜鱼,特别喜欢吃新鲜甲鱼。

    在他刚当丞相的那段时间里,送鱼者纷纷上门。其中有人是衷心祝贺,有人是随大流捧场,有人则为了谋取私利。但不管抱着什么动机来送鱼,都被公孙仪一一回绝。

    公孙仪有位故友,知道公孙仪身体瘦弱,甲鱼可以补养身体,就买了新鲜猪肝用来钓甲鱼。他在三天时间里钓了十多斤甲鱼,然后高高兴兴地送到公孙仪府上。公孙仪得知对方是来送甲鱼的,就颇为风趣地说:“甲鱼熬汤,味道鲜美,又可补养身子。是难得的好东西呀!”老朋友一听,认为公孙仪一定会收下,就说:“你我一往情深,这点小意思……”谁知公孙仪却笑着打断他的话:“老朋友,你想到哪里去了。甲鱼肉好吃,甲鱼汤好喝,可我要是吃了别人送的甲鱼,只怕要拴住我的手脚了。”对方赶忙解释道:“不会的,我不会给你添麻烦。”公孙仪正颜说:“既然这样,我若收下你送的甲鱼,岂不让世人议论你有行贿之嫌吗?”公孙仪坚辞不受,老朋友只好把甲鱼带回去了。

    公孙仪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在一次吃饭时,他问哥哥:“你素来喜吃甲鱼,为何别人好心送来,你却不收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甲鱼,所以才不能收。吃几个甲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倘若我经常收别人的礼品,那就要落个受贿的坏名声,到头来连丞相的官位也会丢掉。到那时,为兄再爱吃甲鱼,恐怕也吃不成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多吃几年我爱吃的甲鱼。”其弟听了这番话,会意地笑了。
 
    子罕:我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