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生 [日]德富芦花 陈德文译 △富士的黎明 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午前六时过后,就站在逗子的海滨眺望吧。眼前是水雾浩渺的相模滩。滩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微暗的蓝色。若在北端望不见相同蓝色的富士,那你也许不知道它正潜隐于足柄、箱根、伊豆等群山的一抹蓝色之中呢。海,山,仍在沉睡。唯有一抹蔷薇色的光,低低浮在富士峰巅,左右横斜着。忍着寒冷,再站着看一会吧。你会看到这蔷薇色的光,一秒一秒,沿着富士之巅向下爬动。一丈,五尺,三尺,一尺,而至于一寸。富士这才从熟睡中醒来。它现在醒了。看吧,山峰东面的一角,变成蔷薇色了。 两分,看吧,请不要眨一下眼睛。富士山巅的红霞,眼看将富士黎明前的暗影驱赶下来了。一分,肩头,胸前。看吧,那伫立于天边的珊瑚般的富士,那桃红溢香的肌肤,整座山变得玲珑透剔了。富士于薄红中醒来。请将眼睛下移。红霞早已罩在最北面的大山顶上了。接着,很快波及到足柄山,又转移到箱根山。看吧,黎明正脚步匆匆追赶着黑夜。红追而蓝奔,伊豆的连山早已一派桃红。 当黎明红色的脚步越过伊豆山脉南端的天城山的时候,请把你的眼睛转回富士山下吧。你会看到紫色的江之岛一带,忽儿有两三点金帆,闪闪烁烁。海已经醒了。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那就再看看江之岛对面的腰越岬赫然苏醒的情景吧。接着再看看小坪岬。还可以再站一会儿,当面前映着你颀长的身影的时候,你会看到相模滩水气渐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镜。此时,抬眼仰望,群山退了红妆,天由鹅黄变成淡蓝。白雪富士,高倚晴空。啊,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大海日出 撼枕的涛声将我从梦中惊醒,随起身打开房门。此时正是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四日清晨,我正在铫子的水明楼之上,楼下就是太平洋。 凌晨四时过后,海上仍然一片昏黑。只有澎湃的涛声。遥望东方,沿水平线露出一带鱼肚白。再上面是湛蓝的天空,挂着一弯金弓般的月亮,光洁清雅,仿佛在镇守东瀛。左首伸出黑黝黝的犬吠岬。岬角尖端灯塔上的旋转灯,在陆海之间不停地划出一轮轮白色的光环。 一会儿,晓风凛冽,掠过青黑色的大海。夜幕从东方次第揭开。微明的晨光,踏着青白的波涛由远而近。海浪拍击着黑色的矶岸,越来越清晰可辨。举目仰望,那晓月不知何时由一弯金弓化为一弯银弓,蒙蒙东天也次第染上了清澄的黄色。银白的浪花和黝黑的波谷在浩渺的大海上明灭。夜梦犹在海上徘徊,而东边的天空已睁开眼睫。太平洋的黑夜就要消逝了。 这时,曙光如鲜花绽放,如水波四散。天空,海面,一派光明,海水渐渐泛白,东方天际越发呈现出黄色。晓月,灯塔自然地黯淡下来,最后再也寻不着了。此时,一队候鸟宛如太阳的使者掠过大海。万顷波涛尽皆企望着东方,发出一种期待的喧闹——无形之声充满四方。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眼看着东方迸射出金光。忽然,海边浮出了一点猩红,多么迅速,使人无暇想到这是日出。屏息注视,霎时,海神高擎手臂。只见红点出水,渐次化作金线,金梳,金蹄。随后,旋即一摇,摆脱了水面。红日出海,霞光万斛,朝阳喷彩,千里熔金。大洋之上,长蛇飞动,直奔眼底。面前的矶岸顿时卷起两丈多高的金色雪浪。 △梅 古寺,梅树三两株。有月,景色愈佳。 某年二月,由小田原游汤本,谒早云寺。此时,夕阳落于函岭,一鸦掠空,群山苍苍,暮色溟溟。寺内无人。唯有梅花两三株,状如飞雪,立于黄昏之中。徘徊良久,仰望天空,古钟楼上,夕月一弯,淡若清梦。 △良宵 今夜可是良宵?今宵是阴历七月十五日。月朗,风凉。 搁下夜间写作的笔,打开栅栏门,在院内走了十五六步,旁边有一棵枝叶浓密的栗树,黑漆漆的,树荫下有一口水井。夜气如水,在黑暗里浮动,虫声唧唧,时时有银白的水滴洒在地上,是谁汲水而去呢? 再向前行,伫立于田间。月亮离开对面的大竹林,清光溶溶,浸透大地。身子仿佛伫立于水中。星光微薄。冰川的森林看上去淡如轻烟。静待良久,我身边的桑叶、玉米叶,浴着月色,闪着碧青的光亮。棕榈在月下沙沙作响,草中虫唱,踏过去,月影先从脚尖散开。夜露瀼瀼,竹从旁边,频频传来鸟鸣,想必月光皎洁,照得它们无法安眠吧。 开阔的地方,月光如流水。树下,月光青碧如雨滴下漏。转身走来,经过树荫时,树影里灯火摇曳。夜凉有人语。 关上栅栏门,蹲在廊下,十时过后,人迹顿绝。月上人头,满庭月影,美如梦境。月光照着满院的树木,树影布满整个庭院。影子里光影离合,黑白斑驳。 八角全盘的影子映在廊上,像巨大的枫树。月光泻在光滑的叶面上,宛若明晃晃的碧玉扇。斑驳的黑影在上面忽闪忽闪的跳动,那是李树的影子。 每当月亮穿过树梢,满院的月光和树影互相抱合着跳跃着,黑白相映、纵横交错,我在此中散步,竟怀疑自己变成了无热池水藻间的游鱼。 △大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面对着河川,人的情感确乎为此一语所道破。诗人的千言万语终不及孔夫子说的这一句。大海固然浩瀚无边,宁静时如同慈母的胸怀,生气时令人感到如同上天勃然大怒。然而,“大江日夜流”的那种气势和意蕴却是大海所不具有的。 你不妨站在大河的岸边,望着那泱泱河水,无声无息地、静静地、永无止境地流淌。“逝者如斯夫”,你一定会联想起时光的流逝,从亿万年的过去至亿万年的将来,这似水流年在无限的时空中流逝,永无止境。呵,眼前出现了点点白帆,一个接一个地在你面前驶去,随即消逝。所谓的罗马大帝国不也是昙花一现吗?呵,几片竹叶漂来了,在你眼前闪现一下之后,即不见踪影。无论亚历山大还是拿破仑,莫不如此。他们今日何在?唯有这大河之水奔腾不息。 我觉得,与站在大海之滨相比,站在大河之畔更能感受到“永恒”二字的涵义。 △檐沟 雨后。庭院里樱花零落,其状如雪,片片点点,飘浮在檐沟里。 莫道檐沟清浅,却把整个碧空抱在怀里。 莫道檐沟窄小,蓝天映照其中,落花点点飘浮。从这里可以窥见樱树的倒影,可以看到水底泥土的颜色。三只白鸡走来,红冠摇荡,俯啄仰饮。它们的影子也映在水里。嘻嘻相欢,怡然共栖。 相形之下,人类赤子的世界又是多么褊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