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胜利小学任庆申 2016-06-21

课 题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 动

目 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活动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活动准备

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 ,萝卜,橡皮

活动形式

实验   探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组织交流,概括

7.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         沉木块           塑料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