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的小车》教学设计

 关欣0619 2022-10-11 发布于黑龙江

新教材 教科版科学 四年级上册:3.6运动的小车 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

2.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教学重点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叉、斜面、木块、纸带、软尺、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号笔。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2分钟)

前面的课程,我们主要研究了小车的运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动的小车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运动的小车

学生任务:思考、讨论。

揭示课题。

二、聚焦

5 分钟)

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它们都具有能量。我们的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

学生任务:交流与讨论。

聚焦问题。

三、探索

30 分钟)

任务一:敲击实验。

活动:首先用橡皮槌轻轻地敲击音叉,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任务二:小车是否具有能量

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研讨:

问题一: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问题二: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大小有什么关系?

总结:

1. 从橡皮槌敲击音叉时发出声音大小和音叉振动和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木块滑行可以判断挥动着的橡皮槌和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2.通过总结实验现象轻轻地、缓慢的敲击音叉,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小,振动小。重重地、快速的敲音叉,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大,振动大。小车在坡度越高的斜面运动速度更快,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越远。我们不难发现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学生任务一: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过程:缓慢地敲击音叉、重重地敲音叉,对比实验现象。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实验

1.用小旗子或其他物体标记木块的起始位置

2.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

3.用小旗子或其他方式标记被撞后的位置

4.测量距离并记录数据。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的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并进一步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四、拓展

3分钟)

挥动着的橡皮槌和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学生任务:进一步了解能量。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并了解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