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飞读诗(第2期)

 江山携手 2016-06-21

江飞读诗(第2期)

江飞读诗(第2期)

江飞读诗

(第2期)

 

编者按语:“领略中国诗歌文化魅力,聆听诗人真实灵魂脉动”。尊敬的各位“中爱”诗友,大家好!我是江飞,很高兴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些许时间到我们《中国爱情诗刊》------《江飞读诗》栏目做客!您的关注、支持与厚爱,我坚信,这个栏目一定会走的更远!

江飞读诗(第2期)


  “水姜花”---一幅如梦如幻的迷离画卷

------浅读女诗人冯青的唯美诗歌《水姜花》

 

/江飞

 

知道诗人冯青其名,是从这首《水姜花》开始。接触诗人作品甚少,也无诗人简介与诸多诗歌论述,但我还是希望通过这首“水姜花”,能和诗人来次灵魂对白和精神的拼醉!就这样,走进诗人的精神领域,与诗人在心与心的精神碰撞中,聆听属于晶莹、委婉、空灵、飘逸的------“诗”的声音!

 

未品之前,还是随着一段古典的舒缓音乐,让我们通读这首诗歌的全部章节吧!------《水姜花》:然后,就在这样窸窣(xisu)的水面,看到,月光涌动。两岸的灯火也湿了,我眉睫的露水盈盈。开了又开得素花,静静的在秋色里疲倦。而每次,就是这样的靠着你的肩,诉说,水的寂寞。你将会在冰凉中,逐渐,感觉我。

 

诗歌不长,仅三章节,十三组文字排列的构架,却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如梦如幻、空灵绝美的水墨素卷。不由叹服,诗人情景交融的诗歌驾驭功底。整首诗歌关键词有:“月光”、“水面”、“灯火”、“眉睫”、“素花”,种种意象,充满古典、唯美、纯净至灵之感,营造了一个充满至灵的婆娑意境,每一个字如春枝摇曳,都能撩拨到读者的心陬。

 

这是我在读著名女诗人雪莹大姐《又见水仙》和冰花大姐《荷的心事》之后又一篇绝美、上乘的爱情佳品,堪称“婉约诗风的经典范例。不难看出,这是一首“朦胧”的爱情诗,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意象,来委婉的传达自己的精神诉求,将“写象藏义”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我经常在和“中爱”的诗友交流时,会谈到爱情诗歌的“朦胧美”。“朦胧”就等于给诗歌穿上了一层薄纱,镀上一层月光,敷上一层禅意,这就会让一首诗歌增加一定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国人向来就有东方婉约之美的圣誉,古代一些文人通过“红叶赋诗”传情,“弹琴传递心音”来表达思慕之意,曾留下多少动人的爱情传奇!但,“朦胧”和“谜语”不是对等式,这就需要诗人精确的把握住一个“度”。其实,说了简单,往往这个“度”实难把握。写的太朦胧,人看不懂,就很难使读者产生共鸣,这样的诗歌一定是失败的;写的太直白,就会失去诗歌的厚度和韵味儿,这首诗歌的艺术价值就会缩水。这一如炒花生,火候大了,就会将花生炒焦黑;炒的时间短,就会外焦里生,这就需要诗人具备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主控能力,要真正做到恰到好处,精确到位,才能将一首优秀的诗歌用心分娩出来。

 

整首诗歌:语言精练、委婉含蓄;“字字如花语,句句似月吟。精读每个字符,都是那么的净美、动人。这和诗人内具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是一个天才的女性细腻、干净的唯美诗风是分不开的。这,就是一个诗人的现象。说起“诗人”,早先曾和著名诗人蒋德明先生在电话交流中说及这个话题:诗人,这是一个很厚重的词眼儿,往往一位诗人在未出世的时候,就在一本无字的天书上写好了,具有宿命观。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这张厚重的标签的,即便是自己标榜自己是诗人,但历史不是一个喜欢撒谎的小孩儿,总会“开棺验尸“(诗)的。因此,我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诗人、自己能不能成名、自己在报刊上发表多少文字、自己得到多少浮云般的所谓鲜花和掌声,重要的是我们喜欢诗歌,这已足以!诗歌是最好的精神良药;诗歌,是人值得坚守一生的精神信仰;诗歌,是人们寂寞的时候,一个伴儿;诗歌,是爱好,因为诗歌,我们的生活显得如此丰盈而具有色彩,因为诗歌,我们内心总是充满对整个人类的精神关怀;因为诗歌,我们的精神不再贫穷;因为诗歌,生活充满灵动与温暖;因为诗歌,我们内心畅流着一泓生命的流光,光照自己,传播他(她)人;因为诗歌,不管我们生活在哪一个生活层面,我们的内心一如清风徐徐,梦似碧海云天。“上善若水,身心皆陶然”!因为诗歌,我们用心感恩对我们好的,对我们坏的;帮助过我们的,伤害过我们的。人生苦短,人生难得一次遇见,因为诗歌,我们学会的包容;因为诗歌,我们有了大爱的精神和善良的风骨;因为诗歌,我们深爱着盈盈宇宙、芸芸众生;因为诗歌,我们有了一朵永不凋零的灵魂之花、精神之花;因为诗歌,因为诗歌------让我们在感谢诗歌的同时,也感谢天下真正的爱诗者吧!感谢一切为诗歌无私服务、无偿奉献的尊敬的义工吧!

 

    记得陕西诗人马新宝先生在自己的诗观里如是说:人品=诗品。由此可见,一首诗歌,就是一个人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声音,一首纯净的诗歌,和一位诗人无尘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一旦诗人将自己狂躁的情感宣泄隐成一杯波澜不惊的场景时,一旦诗人能将自己所表达的情感意愿通过含蓄、委婉、隐喻、意象、通感的种种手法慢慢流露开------来,那么,这首诗歌,就具有了文学价值和艺术的厚度。

 

我看好这首诗歌的原因,就是诗人冯青,将自己所感的对象,很隐秘的掩藏起来,且通过另一种具体、相吻合的具体意象,现表出来。何况,语言美、框架美、情景美、内在旋律美,这来自于一颗无尘的诗心。

   

    此诗另一看点,那就是除了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和内涵美之外,就是精炼。随着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的诗歌进去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代,大有超越唐朝诗歌的繁华盛世之势,但,一种实物在任何时候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也是一个诗歌频临边缘化的时代,一个诗歌遭遇灾难的时代。纵观诗坛,江湖厮杀,流派林立、山头旗帜各自挥动,拉帮结派处处可见,骂人、炒作自成风景;各自恭维、标榜、溜须、拍马甚至自己索性注册多个马甲进行吹捧的怪象,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好像人人都在写诗,人人都成了“诗人”,这使得诗歌,这个世界文学范畴里贵族文学形式,在经历了一场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打破碎、“大浩劫”,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在引导文化主流,传播正确创作理念的路上,任重而道远啊!四年前,和著名诗人王雪莹大姐聊天时,她极力反对太对随心所欲的写作心态。纵观网络诗坛,一些诗歌写成了长篇红颜散文诗,写成了口水诗,写成了“羊羔体”,写成了下半身,写成了“骂人”、“卖淫”也能上《诗刊》的份儿上,这不能不让天下真正的诗人内心充满了纠结、迷茫、疼痛!我曾经给一位有些绝望的大学生说过:“不是诗人病了,是社会病了”!而这首小情诗,却给了那些浮躁的、日夜加工的、咬尽脑滋儿抄袭、剽窃山寨版的、无病呻吟的、小家子情调的、任意堆砌的所谓“网络当红“诗人的诗歌一个诗风上的黑白对照,同时应该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灵魂的预防针。我一直相信,只要是艺术的,就是有价值的;只要是温暖的,就是长久的;只要是有情有爱的,才是有艺术生命力的;只要是接地气儿的,就是永恒的。而这首诗歌的精炼度,已经达到了多一个字,多;少一个字,少的程度,这,就是诗歌语言艺术的魅力!

 

整首诗歌,意境悠远、韵味十足;字字唯美、句句精湛,诗人通过一个个场景的再现,用“蒙太奇”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水墨素卷:“窸窣(xisu)的水面”,是最能体现空灵的和最容易让人滋生相思之意的;“涌动的月光”是最能体现唯美、婉约的和滋生相思的;“湿漉漉的灯火”,是最能体现揪心、感伤、悲凉的;“露水盈盈”,是最能体现感情的纯净之美的;“素花”,是最能体现褪去奢华的素洁性的;“萧索的秋色”;是最能体现诗人此时此刻的凋零心情的;而“疲倦”,是诗人在经受长期的相思之苦,经历寂寞、风雨、等待之后的一种最真切的身心体会。

 

诗之首句,乃为“龙眼”;中间为诗歌的“龙身”(血肉部分)。“尾句”为“龙摆尾”的“完美收稍”!我个见,难免主观化。一句“然后”,这其中省去了很多的情感铺垫?给诗歌留下了一个大的空白,为读者留一些想象空间。“然后”,“然后”的前面是什么呢?是一段原本就是一厢情愿的奢望期许?还是。。。。。。这,只能读者自己去揣摩、去猜想、去意会了。而“就这样的水面”,这是自己用心坚守的精神家园,也是诗人独具匠心的为“水姜花”的现实生存空间埋下伏笔。看到“月光涌动”,那是对红颜的虚拟想象,还是这样的月光,那样的遥不可及,却又一直倒影在自己的心的水域里;这水面和月光的交相呼应,画面婆娑、迷离,给人一种悲凉怅然之意。

 

    不妨,您挤眼冥思一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感受,那月光,是那样遥远;那水域,是那样的冰凉;而我,在这样的等待中,只能“望天月扑朔,望水水迷离”的落寞。

 

“水姜花”,自然物化的是诗人本身,而我在水中苦苦相思的自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红颜知己了。“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管风与月。”,“水姜花”,为了自己的愿意以身相许的“他”,心甘情愿在水中(水中只是一个诗人苦等的精神荒凉的领域。)苦苦守望;“水姜花”,为了自己的爱情理想,一生无怨无悔于这冰凉的水域。这是灵魂的后花园,是精神的祭坛,是爱的道场。

 

诗人,该是一个信仰缪斯的虔诚歌者,更是一位诗歌高手,她不愿意将对方说的太明显,更不愿将自己的遇见、相识、相知、相爱和别离的种种过往说的太过于清晰,正是这种“语出而速止、一现而快收”的艺术表现手法,给我们更多的再想像、再思维、再创作空间。诗歌不是散文,不是小说,可以用一整段甚至千言来描写一个历史背景,回忆一个历史事件,刻画一个人的内心活动;诗歌,只是一个精神彰显的艺术形式,诗人可以通过一个点儿,一个面儿,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诉求。我在给“中爱”诗友在日常的交流中这样说:写情诗的至高境界:“写伤不见上,处处皆感伤;写痛不见痛,字字皆揪心疼;写苦不见苦,心儿坐苦莲:。这就需要自己将内心的精神诉求,通过一些具体、准确的意象,艺术的传达出来。让人在艺术享受的同时,和您的诗歌心魂互动、血脉互畅,才是情诗的真奥义。当然,这仅是个人主观、偏激的诗观,仅供参考尔!

 

而我们读这首《水姜花》,可见诗人在这方面,无疑是充满了决定性智慧的,正是诗歌的大面积流白、断裂、跳越、蒙太奇的西方诸多诗歌表现技巧的巧妙运用,加上自己具备的中国古典文化涵养,使得整首作品,得到了读者的情感参与,这,不能不说不是诗人的精神层面的有了一定的高度才会心酿此诗。

 

毋庸置疑,诗歌,一旦少了情感参与,就实难使读者产生共鸣。当然,诗歌的创作时期正是朦胧诗歌活跃的时代,而诗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大量借鉴和吸取西方文风的补养,并和东方婉约、含蓄、唯美文化底蕴吸收、升华后巧妙活用,使得诗歌有了多重因素的丰盈、完美体现。整幅作品,呈现出单思之美,让人心疼。

 

“两岸的灯火也湿了”,这是此岸和彼岸,我呢,一生眷恋的水域,自然是湿漉漉的,那远处的灯火,是不是已经给我这样潮乎乎的心境感染了呢?还是。。。。。。我们慢慢品味,眉睫间的露水盈盈,那是相思的泪水吗?那样的洁净而纯粹;开了又开的素花,一句开了又开,可以让我们想象到,为你爱人的到来,我期待了多少个春秋。漫漫的相思苦啊,凄凉的秋色啊,让我身心疲倦。第二节全部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对爱久久期待、孤单、落失、怅然、迷失、痛苦、悲凉、凄清的场景,将诗人内心的落寞,展露的一览无余。

 

“而每次,就是这样靠着你的肩”,其实这是爱人的肩膀,许是一种自拟的虚像,许是诗人在思慕的场景里有心设置的精神寄托本体。但是,就是有了这个肩膀,我才有向他诉述寂寞的机会,而“水的寂寞”和“水姜花”是这样的相得益彰,而你呢,你来,才会在冰凉中,逐渐,感觉我。

 

长久的倾诉,也许是诗人唯一招魂情人情感回归的无奈之举了;但不管怎样,诗人表达中的主人翁,依旧那样至死不渝,你想啊!素花开了一次又一次了,秋色又是那样的让人疲倦。这是一首上乘的单思情诗之极品,整首诗歌都在表现一位女性对爱人的期许和坚守的落寞之痛,这是多么伟大而又坚贞的爱情啊!

 

江飞读诗(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