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明儒学案
[清] 黄宗羲
卷四十二 甘泉学案六
文选唐曙台先生伯元
醉经楼集解
论学书
諯洁杨止菴先生时乔
文集
文定王顺渠先生道
文录
次阳明咏良知
来自: DonaldKing2589 > 《四库全书类古籍》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明儒學案:甘泉學案2
知觉的是天理,便是道心,知觉的是人欲,便是人心,非概以知觉为天理、为道心也。总是喻之又喻,以至於化,为之又为,以至於忘,造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处,只好说有喻义之心而至於化,有为善之心而至...
孟子字义疏证 (清)戴震
程子、朱子见常人任其血气心知之自然之不可,而进以理之必然;於血气心知之自然谓之气质,於理之必然谓之性,亦合血气心知为一本矣,而更增一本。人之为人,舍气禀气质,将以何者谓之人哉?是孟子言人无...
杂学辨(附记疑)四库本 (宋 朱熹)
愚谓此言务为高远而实无用力之地圣贤所以告其君者似不如是也夫学圣人之道乃能知圣人之心知圣人之心以治其心而至于与圣人之心无以异焉是...
四书蒙引 卷三
君子中庸【章芟六条减二百三十八字第四条凑合】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注】本文中庸字属君子章句乃把作道理解者盖道理本自中庸也故承之以惟君子为能体之体之者依...
儒家內聖靜坐心法
儒家內聖靜坐心法。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為頭腦,道家以「煉心煉性」為工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像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天地萬物人我一體」,與明...
明儒学案·甘泉学案·端洁杨止菴先生时乔
《易》言“穷理”,分析乎理之谓,《大学》“致心之知者在格,万物万理,本於一物一理”者,意正相同,故举以为释,未尝谓随万物而一一穷之。以上下言,知者道,由者器。似儒非儒,故阐之曰:“佛家从...
孟子私淑录孟子字義疏證戴震
孟子私淑录(清)戴震(此文本來源於“北大中文論壇”)孟子字義疏證(清)戴震孟子私淑录(清)戴震(此文本來源於“北大中文論壇”)簡介《孟子私淑錄》是錢穆先生在抗戰時得到的,原為照曠閣鈔本,...
宋明儒论《中庸》未发、已发,徇流忘源,往而不返——“已发”出偏差,须回到“未发”上对治,从《大学》正...
宋明儒论《中庸》未发、已发,徇流忘源,往而不返——“已发”出偏差,须回到“未发”上对治,从《大学》正...一、《中庸》为何从“喜怒哀乐”切入,以“未发”“已发”引出“中和”?《中庸》云“喜怒...
儒家圣功神化之道/萧天石
」直心即儒家之正心與誠實心;天理之心,亦即道心。故伊川云:「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心不為物轉而能轉物,心不被境轉而轉境,此致知於心內之理,而非致知於心外之理也。從未發時下手,於心體上作存...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