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经鼓励恰到好处,批评基于感情

 昵称26632109 2016-06-21

家教经鼓励恰到好处,批评基于感情

鼓励恰到好处,批评基于感情

一位“培训师妈妈”的教育原则

有一套教育“忽悠经”,这是学生和家长对“培训师妈妈”孙翠珍的最初印象。运用“忽悠”技巧,她帮许多孩子重新找到学习乐趣,也让许多家长学会和孩子愉快相处。除了“忽悠”,孙翠珍还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本期,她携新书《给些阳光就灿烂》到来,告诉家长,“忽悠”只是技巧,教育更需要讲原则,尤其是在对孩子提出鼓励或批评时。

A不当鼓励反成压力

“很多家长大部分时候在给孩子无原则的鼓励。”孙翠珍说,真正的鼓励不是告诉孩子,“这次你从60分考到了80分,下次一定能考90分。”这样的鼓励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被孩子理解为“你对我这次的成绩并不满意”。事实上,家长也很清楚,90分不是说考就考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和孩子的基础紧密相关,基础较差的孩子,要考这个分数,需要的不仅是鼓励,还有家长的具体帮助。抛开这些,脱口而出“一定能考90分”,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鼓励要恰到好处,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所以,鼓励需要讲原则,其中一点是鼓励时提出的期待要符合孩子的个人水平。另外,连续的鼓励虽能对孩子的进步起巩固作用,但也不必天天说,当孩子把某种努力变成习惯后,家长的口头鼓励就应该退场。

鼓励的第二个原则是不能滥用物质奖励。“频繁的物质奖励更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孙翠珍不建议3岁以上孩子的家长总以物质“诱惑”孩子进步。孙翠珍会给每个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三年级学生一块橡皮作为奖励。得到橡皮的孩子变得更积极,随后,孙翠珍减少了发橡皮的次数,有孩子问:“我写完了作业,为什么你不奖励我了?”孙翠珍回答:“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一块橡皮。”孩子又问:“那为什么之前你给我们奖励呢?”孙翠珍又答:“奖励橡皮,是为了引导你们发现学习的乐趣。”

当物质奖励“退场”后,需要精神鼓励及时“补位”。在孙翠珍看来,精神鼓励可以是拍拍孩子的背,也可以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写下一句鼓励的话,总之应该是一些在孩子看起来特别的行为。有一次,孙翠珍突发奇想,带了一把痒痒挠到教室,认真思考问题的孩子可以得到“胳膊上被挠3下”的奖励。这个动作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孙翠珍赋予了它鼓励的内涵,“被挠”这种“特殊待遇”也被孩子当成“殊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每个“被挠”的孩子都笑眯眯地特别自豪。

B批评要注重“感情基础”

“那位同学,不要讲话了!”“你再不好好学,就别读书了!”这样直截了当的批评话语,经常出现在课堂上与家庭中。孙翠珍不认同这样直接的批评方式,因为这不但起不到纠正效果,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师生和亲子感情。在她看来,批评需要讲原则,这个原则便是“要有感情基础”。

“没让孩子心甘情愿接受‘打压’,就不能轻易‘打压’孩子。”孙翠珍说,作为培训师,她一生气,孩子们都会安静听话。她解释,这不单纯是因为“怕”,而是因为她平时对孩子很关心,她说,“孩子们接受了我是为他们好这一事实,在被我批评时,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接受。”

去年,孙翠珍教过一名五年级的男孩,他在班里的成绩倒数第一,数学考试长期只有三四十分。孙翠珍首先帮他建立自信,对其单独辅导了一段时间,看到进步后,再让他随班学习。离开单独辅导,孩子一回到大班级就不再那么用功,成绩又下滑,几次考试成绩再次回归三四十分。最后一次,孙翠珍气得把男孩的卷子撕了,又拿出一张卷子让他做题,这次他答出了80分。经过这次,男孩随大班学习也不敢马虎,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测验。

“如果没有前面的耐心辅导,让孩子感受到我的关心,那撕卷子一定会让他伤心,甚至气愤。正因为有前面的交流做铺垫,我和孩子建立起了不错的感情基础,他非常了解我生气不是为了羞辱他,而是心痛的一种表现,所以才不会被批评伤了自尊心,才能正确认识错误。”孙翠珍这样分析。不只是老师,家长也因如此,要先接纳孩子,付出精力帮助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其后的批评教育才能被孩子心甘情愿接受,继而发挥作用。

批评淘气的孩子时,更要注意这一原则。不能一上来就是打压,对孩子说“你不能这样”、“不准那样”,要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淘气捣蛋是不是想引起关注?”先给予理解、关心、尊重,随后再谈改正缺点这个问题,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好说话”很多。

C让孩子从场景教育受益

除了鼓励和批评,孙翠珍对常态的教育也有坚持的原则。她认为,要让孩子明白一件事,讲道理是很无力的,而情景教育方式却能让孩子更快接受和牢记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感同身受原则。

课堂上,难免有喜欢说小话的孩子,孙翠珍不会对他们说“你不要讲话了!”她会请爱讲话的孩子上台扮演老师,当他开始“讲课”,孙翠珍就“号召”其他同学干扰他。这样一来,孩子有了切身的体验,自然懂得上课讲话是对授课者的不尊重。当然,孙翠珍也会给孩子改正的时间,她会与孩子商量好,如果发现他在课堂上讲话,老师就会做一个面向他伸手握拳的手势,看到这个手势,孩子就能回忆自己站在讲台时的感受,停止说话。这个办法,在孙翠珍的课堂上发挥了不错的作用。

孙翠珍说,“场景教育,就是在用自然的手段引导孩子发现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一次,孙翠珍在课堂上监考,不知不觉就把腿盘到椅子上。一个眼尖的孩子立刻指出老师的不恰当动作。孙翠珍立刻放下腿,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考试结束后,孙翠珍请同学们都留下来,帮她训练礼仪。她先让孩子们将桌子推到一边,然后只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处,将腿偏向一边,一只手扣着另一只手放在腿上,抬头挺胸,笑不露齿。大家坚持了一会儿,开始哈哈大笑,男生们提出异议——这是女士坐姿。一位男生示范了男士坐姿,双腿并拢,腰自然挺直。随后,又有女生发现,之前示范的女士坐姿不适合课堂,男士坐姿不妨通用……一场欢乐的游戏过后,所有人都学到了正确的课堂坐姿,以后谁再坐得软塌塌,就会被同学提醒,“你不记得那次坐姿游戏了嘛!”

人物档案

家教经鼓励恰到好处,批评基于感情

孙翠珍,从事教育培训工作15年,对家庭教育指导颇有心得,已出版相关书籍:《与儿子一起成长:妈妈当好培训师》、《给些阳光就灿烂》、《滴滴答答微童话》、《忽悠老师讲童话》等。

她的话

  • 鼓励时提出的期待要符合孩子的个人水平。

  • 没让孩子心甘情愿接受“打压”,就不能轻易“打压”孩子。

  •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其后的批评教育才能被孩子心甘情愿接受,继而发挥作用。

对话

说出合理期待就是鼓励

本报记者: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大多能识破家长鼓励和批评的真正动机,这时该怎么办?

孙翠珍:的确,对初中的孩子“耍手段”,他很快会识破你的用心,结果就是不买账。所以,我认为,对中学生的鼓励不妨是直接说出合理的期待,切忌用“我相信你能行”等空洞的鼓励话语。发现问题,也不要单纯用鼓励来重塑信心,而是要就事论事地帮他们找办法,解决问题。至于批评,只要不是原则和道德问题,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批评初中的孩子。因为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及独立意识,直接批评被接受的几率不高。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多聊天,若想孩子改正某种错误习惯,可以通过聊天来暗示,或经过辩论来明晰道理。

本报记者:是否应提倡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

孙翠珍:我并不建议将家长辅导变成孩子学习的一种常态。一是因为家长大多没有系统的学科知识,未必能胜任辅导工作,若只是把答案草草告诉孩子,这不会对孩子有帮助。二是因为家长辅导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懒得自己思考。具体的科目、具体的题目,家长都不必给予辅导,但一定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要督促孩子回到家先完成作业,书写要工整等。另外,辅导班的老师,也不应该给孩子事无巨细的辅导。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自主提问,然后再帮其归类问题,举一反三,这才是辅导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