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三)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6-21



来源:网络




导读  iINTRODUCTION 

(第三期)

本微信号将分5期介绍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项目预制构件生产、现场施工等关键技术,敬请期待!

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东麒路,占地面积217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858平方米,6-01、03、04栋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8层,建造高度为56.2m;4号中心地库连接6-01~6-04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层高为3.4m;6-05栋为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加钢支撑结构体系,地下一层,地上15层,建筑高度为45米,建筑面积10380平方米。


(接上期)

第一期链接: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一)

第二期链接: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二)

第三章  施工吊装体系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施工节点的图纸深化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图纸进行深化设计,例如梁柱节点处的支模节点,预制柱吊装后的固定节点,以及施工过程中临时的安全防护的节点图,及时跟进,做到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前就将其解决, 书面形式跟甲方监理进行沟通后实施。

1.2、吊装机具选择

1.2.1起重机械选择

为保证施工进度,本方案吊装机具选择时尚没有地上结构图纸,根据业主提供的数据,采用2节柱吊装工艺,计算出的构件最不利工况的作业半径38.13m,重量为5.2t,因此选用一台ST70/27型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2000KN·m),起重臂长50m,起升倍率为2倍。

6-05栋建筑高度为46.2m,塔吊基础顶标高为-2.85m,塔吊自由高度为51.7m,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安装高度为57.7m,需附墙一次,附墙位置选择在11层结构面(标高30.15m)。

根据最新图纸确定最不利工况为Z轴交B轴框架柱(编号ZB17),构件重量3.9t(2节柱)、作业半径38.13m,吊装参数如下表所示:


1.2.2钢丝绳选用

钢丝绳选用 6×37类 ,钢丝绳直径选用计算过程如下 :

S=Q/N × 1/sinβ=39KN/2 × 1/ sin90=19.5KN(Q为吊物重量,N为吊索数量,S为每根吊索拉力,β为90度),起重用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值取6,P≥SK(P为钢丝绳的破断拉力(KN),K为钢丝绳的安全系数),P≥19.5×6=117KN,

查资料可选用直径为φ15的钢丝绳(破断拉力为119.5KN)。

1.2.3塔吊基础设计

现根据经验参数、理论计算、原位测试三种方法进行综合确定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详见下表。                                                                                                                      
  6-05栋塔吊基础位于《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中9-9剖中勘测点 J69处,由于塔吊基础底标高以下为2-1土层、2-2土层,此层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工程性质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20Kpa、70 Kpa,根据塔吊参数知塔吊基础下的压力大于120kPa,因此2-1土层、2-2土层无法满足塔吊的基础的承载力。

  本工程塔吊基础形式采用桩基承台基础,基础下打入4根15米长的PHC-500(125)AB-C80预应力管桩,管桩中心距为3.9m。

  ±0.000标高为11.4m,桩顶标高为-4.5米,桩底标高为-19.5米。

  塔吊基础配筋根据H3-36B型塔吊使用说明书,平面尺寸为5.9×5.9m,基础厚度1.7m,塔吊基础承台底标高为-4.55米,顶标高为-2.85米(相对标高±0.00米相当于11.4米)。基础下浇筑100厚C15混凝土垫层,每边宽出基础100mm,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1.3构件编号

  预制构件进场前根据构件标号和吊装计划的吊装序号在构件上标出序号,并在图纸上标出序号位置,这样可直观表示出构件位置,便于吊装工和指挥操作,减少误吊几率。详见附件三《构件编号表》

1.4、吊装前必须在相关预制构件上将各个截面的控制线提前放好,可节省吊装、调整时间并利于质量控制。

2、吊装施工前的机具准备

吊装机具如下表所示。


3、场地准备

3.1、预制梁板吊装前下部支撑体系必须完成,吊装前必须测量并修正柱顶标高,确保与梁底标高一致,便于预制就位。

3.2预制构件放置在6-05栋东北侧杨庄东路上,构件堆放场地面积150㎡。考虑构件加工厂离施工现场较近,故堆放场的面积可以满足吊装构件的堆放。

4、现场构件临时堆放措施

4.1根据塔吊位置和现场条件选中预制构件堆场位置,后附图四。

4.2将预制构件堆场位置按构件吊装位置(构件出场时已标注在构件上具体轴线位置)进行划分,并用黄色油漆涂刷分隔线,并在各区域标注构件编号,堆放构件时一一对应,提高吊装的准确性,便于堆放和吊装。

4.3由于吊装点位置不同分为两种堆放形式:对预制梁、板、阳台等横向构件进行竖向堆放,中间用10x10cm的木方隔开,高度不超过一米;对预制柱等竖向构件按单层进行堆放。



5、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如下表所示。


6、标准层工期计划

 共计7天一层。


二、 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区段划分

  6-05栋将分为两个施工段,1-8轴为Ⅰ施工段,8-17轴为Ⅱ施工段。

2、现浇顶板柱的钢筋预留

  6-05栋PC结构一层及地下室为现浇结构,现浇施工至1F顶板,一层柱主筋需出二层楼板8D+20mm保证满足伸入二层预制柱的套筒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钢筋的定位钢板在工厂加工,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加工,钢板开孔通过精密的设备开孔,进场前将进行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定位钢板将退还加工厂重新加工开孔。

安装精度方面通过使用红外线仪器精确定位,并有质检员逐个验收,确保安装合格之后才允许浇筑混凝土。

3、钢筋定位套板制作

根据图纸钢筋定位尺寸在加工区制作钢筋定位套板,套板使用5mm厚钢板制作,例如500mm×500mm的柱子加工尺寸为600mm×600mm,孔的数量及定位根据图纸现场加工。

4、套板定位与固定

定位:套板定位时专职测量放线员使用经纬仪和全站仪投放定位线,并用油漆做好标记,确保套板定位的准确。并及时复核放线的准确性。在施工前将各个型号的柱钢套板逐个分门别类,并保证每个都配置一块钢套板。在每个套板按照图纸尺寸在钢套板表面印刻好轴线以及轴线编号,安放时将轴线与纵横轴线相对应,保证套板定位准确。如下图所示。



固定:套板通过螺杆与梁的钢筋焊接在一起牢固定位。如下图所示。


1F顶板浇筑混凝土前将全丝杆焊接到梁主筋上,上部钢板用螺母固定,全丝杆长度300mm,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跟踪复测,及时调整。

在管理上,相关管理人员注意交底保证套板安放完毕后不移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跟踪复测,及时调整。定位钢板拆除需要在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并且本层的轴线及控制线都投放完毕之后,如此一来定位钢板上的轴线跟楼面的轴线对照,以便核对定位钢板或钢筋是否偏位。

注:套板务必根据图纸统计各种类型,并且将每个定位钢板都编有一个序号,且此号与柱编号相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钢板不乱用,不混用。定位钢板要在加工区按照图纸尺寸加工准确,防止预制柱安装时钢筋不能顺利插入套筒中。

5、现浇层清理

2F结构板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清理板面,柱接头处清除浮浆,拉毛处理,保证预制柱安装时接头灌浆结合可靠。

6、吊装施工放线

结构层施工完成后吊装预制构件前需要投放①:轴线  ②:柱轮廓井字线;③:柱定位控制线(柱轮廓线以外200mm);④:预制柱纵横轴线;⑤:梁安装控制线(在出厂前就在柱子上弹好);⑥:支撑体系的平面网格线(立杆),斜撑拉杆的定位固定点(固定点用红色油漆进行标识)。

在弹出柱子的定位轮廓线的同时对照钢筋对弹出的线进行复核,以此类推。对于超出允许范围的偏差,由技术负责人确认后,报监理、业主共同核查后做出钢筋偏位的修正。

 因为这样,要求确立检查人员在测量记录后立即向工长确定,工长在看了其数据后,将柱子就位要调整的地方,尺寸在同表格中记入并作出指示。作为相关责任人需要每层的测量数据用图表或CAD来表示,建筑物的状况也能目视管理。

施工结束时将每层的检查表(包括调整指示记录)与目视管理表等于施工管理记录已一并保存起来(作为可追溯的资料)。

7、预制构件吊装

 7.1预制构件的吊装顺序

 吊装的总体顺序是柱→梁→板→楼梯阳台栏板等。吊装采取整体推进式吊装顺序。确保框架的安全性。在吊装预制梁的时候需要先吊装边梁。预

7.2预制柱吊装

预制柱吊装如下图所示。



柱子在吊装到楼层时预先根据已经弹好的线进行定位,一般吊装完两跨柱子后,专职放线员使用经纬仪控制柱的垂直度,并且进行跟踪核查,垂直度复核要求后,用斜拉杆进行固定。吊装点为两个M16螺栓,钢板为14mm厚。

7.2.1、预制柱吊装的施工流程

7.2.2、预制柱吊装的施工要素

(1) 根据预制柱平面各轴的控制线和柱框线,校核预埋套管位置的偏移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图纸将预留钢筋的多余部分割除,若预制柱有小距离的偏移需借助撬棍及F扳手等工具进行调整

(2) 检查预制柱进场的尺寸、规格,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检查柱上预留套管,预留钢筋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套管内是否有杂物;同时做好记录,并与现场预留套管的检查记录进行核对,无问题方可进行吊装。

(3)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吊装前在柱四角放置金属垫块,以利于预制柱的垂直度校正,按照设计标高,结合柱子长度对偏差进行确认。用经纬仪控制垂直度,若有少许偏差运用千斤顶等进行调整。

(4)柱初步就位时应将预制柱钢筋与上层预制柱的引导筋初步试对,无问题后将钢筋插入引导筋套管内20~30cm,以确保柱悬空时的稳定性,准备进行固定。

 7.3 预制梁吊装

 由于预制梁的长度较长,且截面相对较小,为减小预制梁在吊装过程中的受外力产生破坏,且减小吊索水平夹角,因此在预制梁的吊装时采用铁扁担吊装。

7.3.1预制梁吊装的施工流程

  梁板支撑搭设→上梁吊耳→外防护栏杆→梁吊装→调平。

7.3.2预制梁吊装

7.3.3铁扁担加工

7.3.4施工要点的控制

  (1)梁板支撑在吊装前必须调到设计标高在图上画出支撑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主梁、次梁及叠合板,梁用立杆支撑,叠合板用线支撑即在顶撑上加木梁(规格100*100的木方)。预制板的标高通过速接支撑体系的顶丝来调节。

  (2)梁起吊时,用吊索钩住扁担梁的吊环,吊索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吊索和扁担梁之间的角度不小于60°;当梁初步就位后,两侧人借助柱头上的梁定位线和撬棍将梁精确校正,在调平同时将下部可调支撑上紧,这时方可松去吊钩。

  (3)主梁吊装结束后,要检查主梁上的次梁缺口位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需做相应处理后方可吊装次梁,梁在吊装过程中要按柱对称吊装。

 7.4预制板的吊装

 7.4.1预制板吊装示意图如下。


预制板起吊立面示意图

 

预制板起吊示意图

7.4.2预制板吊装的施工流程

   梁板支撑搭设→上板吊耳→板吊装→调平。

7.4.3施工要点的控制

(1)板吊装前应检查是否有可调支撑高出设计标高,校对预制梁之间的尺寸是否有偏差,并做相应的调整。

(2)当一跨板吊装结束后,要对板整体校正,以确保其平整度。

8.楼梯吊装

8.1吊装过程

8.1.1吊装工具准备

(1)起吊扁担


用途:起吊、安装过程平衡构件受力。

主要材料:20工字钢 。

(2)螺栓


用途:受力主要机械、联系构件与起重机械之间受力。

主要材料:根据图纸规格可在市场上采购成品。

(3)调节葫芦


用途:调节起吊过程中水平。

主要材料:手拉倒链。

8.1.2 吊装过程

支架完成


(构件安装1)

(构件安装2)

(结构连接)




预制构件起吊


安装就位


收钩完成

8.2施工安装及后期处理

构件安装控制尺寸误差:(标高≤±3mm,平面尺寸≤±3mm )。

现浇结合部位及预留钢筋位置偏差:(标高≤5mm,平面尺寸≤±10mm )。

应使用吊梁、吊葫芦,尽量保证吊点垂直受力。

安装流程:构件检查—起吊—就位—精度调整—吊具拆除。

现浇梁挑板应达到结构受力需求强度的前提下方可拆除支撑。

(1)安装要点


(2)后期处理要点


三、 支撑体系

1、预制柱斜撑固定

预制柱的支撑采用钢板固定,采用14mm厚钢板焊接(见下图)。


在塔吊吊装之前,施工人员在构件吊装到相应位置后需及时将支撑钢板固定在预制柱上,在预制柱按照测量员投放的线安装到位后,施工人员将斜撑的钢管支撑在支撑钢板上和露面的支撑点上。


斜撑预制柱节点


节点1详图


节点2详图

2、预制梁板支撑

预制梁板的支撑采用速接架作为支撑体系。详见附件十二《支撑体系图》。将各个的支撑柱的位置在楼板清理完成后放线,定位准确

(1)对梁底速接架支撑的顶托进行定制加工,如下图:

  
边梁支撑体系(钢板卡包住)

(2)对梁两端的预制柱预埋S10螺栓进行支撑,如下图:

  

(3) 对跨中进行加稳措施



3、梁柱节点支模

根据设计图纸,将梁柱节点部位根据尺寸深化为几种类型,并根据这几种的节点尺寸绘制出节点支模的详图,以供现场施工配模。节点大样如下图所示:

  
梁柱节点支模平面图 


 
固定梁柱节点模板的三脚架效果图

  在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中需要梁留有预留孔,保证角钢能固定在梁上进而固定住木方和模板。  

               

预制梁吊装节点

4、支撑体系材料转运与垂直运输

  材料转运:

  防护立杆及安全网的防护三层周转,柱支撑杆两层周转,流程示意图如下:

  
  说明:吊装5F的预制柱,并做好支撑固定。

  

  说明:5F叠合板浇筑完成后一天,对预制柱套筒进行灌浆连接。

  

说明:5F预制柱套筒灌浆完成后,将5F预制柱的支撑拆除转运到7F并做好支撑固定。

 支撑材料的垂直运输:

 通过电梯井进入升到上一层:

 

支撑材料主要通过电梯运输到上一层,运输工具如下图所示的小推车。  


小拖车平立面图

隔板的垂直运输将通过电梯转运,隔板重量不是很重,所以使用电梯调运满足需求。


(未完待续)

附 : 本文目录




 
您可能还想看: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一)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二)

叶浩文教授: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未来建筑的发展

毛志兵:绿色建造是未来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中建科技建造全国首个EPC建筑工业化项目

国内最高装配式住宅落户深圳,进展顺利

建筑工业化时代,且看中建如何玩转EP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