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

 水之源处 2016-06-21

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小洲村、琶洲街道黄埔村、花都区花东镇港头村列入今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记者了解到,此次入选名单的广东省共38个古村落,其中广州市有3个,而海珠区就占据了两个。海珠区的小洲村和黄埔村均入选。

点击加载图片

小洲村,位于海珠区东南部,面积4.17平方公里,古称“瀛洲”,自元代开村以来,历经800多年历史。该村是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落,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同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自然生态类广东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不少艺术家爱好者喜欢居住在该村,村内保存有简氏大宗祠、西溪简公祠、慕南公祠等27座岭南古祠堂和北帝庙、天后宫、简佛祖庙多座古庙宇。

点击加载图片

更为难得的是,小洲村内还保存了四间罕见的“蚝壳屋”,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迹。“蚝壳屋”是珠江三角洲古代沿海居民生活智慧的体现,蚝壳屋墙一般厚60厘米,防潮防蛀,冬暖夏凉。这种墙体的房屋,现在已成绝境。

点击加载图片

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小洲村成为艺术家们寻觅灵感之地,大批专业人员到这里进行艺术创作。

点击加载图片

黄埔村位于海珠区东部,面积2.5平方公里,原名凤浦、凰洲。至于“黄埔”的来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外国人的讹传,当时外国人来做贸易,因为发不准“凤浦”的音,叫着叫着就变成了“黄埔”。

点击加载图片

“十屋一祠”是黄埔村一景,漫步村内随处可见祠堂,精致的浮雕,交错的屋梁,还是百年前的模样。黄埔村至今还保留有清代祠堂14座、家塾4座、宫庙1座,商业街遗址2处,以及数十座建于清代的民居。

点击加载图片

黄埔村因港口经济兴盛一时,村内建筑延续千年古韵,砖雕、木雕、镬耳屋、青石板路……独具岭南建筑风格。

点击加载图片

位于花都区花东镇的港头村原名“港洲村”,是一条数百年古村,历史可追溯到1351年。自曾氏祖先曾文孙迁徙此地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点击加载图片

村内民居呈块状聚落,东南西三面有水环绕,有“三水朝北,四水归源”美誉。

点击加载图片

村内建有大量的古建筑,如文孙曾公祠、云门曾公祠、序五祖公祠、云门别墅等。

点击加载图片

这里是宁静的古朴村落,穿越时光的隧道,摆脱城市繁杂,收获乡间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