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让通用技术课程灵动起来

 lztiandi 2016-06-21

通用技术是本次课改中一门新增设的课程,已在普通高中全面实施。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摆在每位通用技术教师的面前的新问题。本文就在具体的通用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认识通用技术这门课程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以学生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以此为基础,通过新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技术教育应当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需要大批懂技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同时,更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技术素养的各级各类技术人才,相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中的技术教育都针对于特定的人群而言,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更具有一般性、通识性。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正是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全体学生,而技术教学又是每个学生所必须经历的学习内容。不管是准备升学的学生,还是准备就业的学生,也不管是准备升入理工农医科的学生,还是备考文科、音、体、美等科的学生,都应该修学通用技术课程;普通高中技术领域的课程内容不是职业的和专业化的教育内容,而是较为宽泛的,体现一般性和通用性。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教学科目。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教育理念促动着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内容的革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激情

大家知道,任何课程都有相同的特征: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一旦这门课程有了考试的支撑,无论多枯燥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我们教师想要达到的要求。可是“通用技术”没有高考的支撑,学生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副课”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这门课程内容又偏重于技术思想与方法,似乎让人感觉到是一门无聊的课程,如果照本宣科,有可能影响学生对“通用技术”系列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内容。而且陕西省用的广东科技出版社教材浅显易懂,内容大多贴近生活,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了解其意义,基本上能掌握相应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增加一些素材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去。在讲授技术的性质中技术的两面性时,给同学们放了一段视频“一节电池的作用”说明电池在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同时也说明了一节废电池污染的地下水,使7人死亡,也可以污染一平方土壤寸草不生。对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污染,也对我们人类和动物造成了危害。补充了这样的案例后,使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

三、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新。技术课程是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与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广阔舞台。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构思,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在《技术的一般过程》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我具体安排了两个课时。上第一节课时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书本上的一个举例设计课题“在一所学校和村庄之间,有一座过河大桥。最近两个月连续发生了晚上紧急送病人到医院救治使,由于小桥没有路灯而发生人员掉到河里的事故,村民们希望能在小桥边上装照明灯。”我让同学们进行设计照明灯的线路。到第二课时,我把每一个学生交上来的线路图与同学们共同分析,然后我作简要的点评。结果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物理上的线路分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总结出技术的一般过程。说实话,这堂课,我惊喜的发现原来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的学生是有创造力的,且总结能力也是很强的。这让我对教好技术课也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学生能够针对自己设计的产品主动地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件乐趣事。

采用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中做,做中学”,体现了本课程的特色。通过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造潜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而且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

四、转变教学方式,共建课堂活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通用技术课程中生动而简洁的正文内容、精彩的案例分析,发挥多媒体、辩论活动在教学中的优势,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要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技术课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讲授广东版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节《做一个优秀设计师》中,有一个“空城计”的例子,如果光让学生阅读文字就讨论司马懿为什么会这样做,学生就没有兴趣和印象不深刻,但如果我们把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有关“空城计”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相关人士的表情和动作反映出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学生就一定很有收获。而且这个例子是不可能通过实物来呈现的,在这里,多媒体技术在完善通用技术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中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又如,在《发现问题》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刚上课时,就问同学们对自己身边的哪些东西不满意,然后我一条一条的列在黑板上,从列举条款上看,问题很多,有课桌椅、眼镜、黑板、教学楼走廊、学校操场、家里水龙头等等问题。这样一来,我就利用这些素材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教学。学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劲头很足。在临下课时,我叫了几个所提问题有代表性的同学讲述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如对课桌椅高低统一固定的问题,他说:课桌椅高低统一,对矮个子和高个子的同学来说使用不合理,使用时间长了,矮个子同学会引起近视眼,高个子同学可能会引起脊柱弯曲变成驼背。解决方法就是制作成能够调节高低的课桌椅以适合不同身高同学的使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

五、运用“留白”艺术,为学生创造自主空间

在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天地,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活动。例如,在讲到“制定设计方案”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设计问题:给幼儿园小朋友设计的小凳子和给春运时回家的打工人员设计的小凳子从材料到颜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问题的提出,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在预留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独立探究或相互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并在自己的设计中领悟设计理念,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增强技术设计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的“留白”,给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和牢固。

通用技术课程是设及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创新潜能的开发、能力训练的实践,个性特长的发展。这既是该课程任课教师的挑战,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开发并逐步发展的机遇。所以,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我们一定要接受挑战,抓住机遇,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培训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4]浙江省高中新课程课前培训资料《通用技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印,2008.

[5]蔡铁权.高中新课程实验100问.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