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理如何做好高支模安全工作

 新华大队长 2016-06-21

建设监理


当前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形态也比较多样,使有的结构空间高度高、跨度大、构件多。所以在我们所监理的工程中,经常会碰得到高支模。对于高支模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高支模实施过程中,及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各项监理工作,确保高支模实施的安全。


1  做好高支模实施的事前监理工作

在工程施工前,我们首先要熟悉各专业的施工图纸尤其是整套结构图纸,要对整个工程的结构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对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的模板支架搭设高度5 m及以上、搭设跨度10 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 kN/m2及以上的属于危险性较大的高支模,我们要逐一列出这些危险源的部位清单,并督促施工单位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高支模实施的各项工作,确保高支模施工的安全。

在高支模实施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现行规范要求,编制好高支模搭设专项施工方案,确定好高支模的支设形式,明确高支模搭设的具体要求。对于高支模搭设的各种构件和基座要做好强度、变形和承载能力等验算复核,使高支模搭设必须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并要确保高支模搭设的安全、合理、经济。在高支模验算复核时,对高支模搭设所用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必须要符合施工现场实际,各种材料计算参数的取值也要合理。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必须要有高支模搭设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剪刀撑布置图、主要节点构造详图等,便于高支模实施时的交底、搭设、检查和验收。

对于施工单位编制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必须要经过其施工企业技术、质量、安全部门的审核通过和企业技术负责人的审批同意,且签字和盖章手续必须要齐全,才能报监理部进行审核。对于施工单位报审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我们监理部一定要及时进行认真地审查和复核,审查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在监理部审核通过后施工单位才能进行实施。对在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现行规范、现场实际和施工安全要求的部分,必须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修改和完善。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要求,对于高支模搭设高度8 m及以上、搭设跨度18 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及以上的超过一定规模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单位组织工程建设行业的专家组召开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对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做好论证。对于在论证会上专家们提出的修改和补充意见,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对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做好修改和完善,并在修改完善后及时报专家论证组组长做好复审且办理好认可手续。对经专家组论证通过并修改完善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再报监理部进行审核并签署好审核意见。另外监理部要在高支模实施前,编制好高支模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以指导监理人员的工作。


2  做好高支模实施的事中监理工作

对于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经修改完善并审核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高支模的搭设和施工。在高支模实施前,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向施工人员认真做好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高支模搭设的具体要求,从而在高支模搭设时能严格按照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组织好实施。对于高支模架搭设的施工人员,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持有架子工证的人员进行搭设,以保证高支模架搭设的质量。

对于高支模搭设用的钢管、扣件、木方、胶合板、可调支托等材料进场时,必须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规格和质量的检查验收,严把高支模搭设用材料的质量关,所有高支模搭设用材料都必须要满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并在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对于钢管和扣件还要做好质量的见证取样复试。对于验收不合格或取样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且在钢管上严禁有孔眼,旧扣件不得有裂缝和变形,扣件螺栓不得出现滑丝。

在高支模架搭设前,对于高支模架所在基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做好验收,必须要满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对基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的要求,确保不因基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问题而影响高支模的整体刚度或导致结构梁板裂缝现象。当高支模架座落在地下室顶板或楼层面上时,在高支模部位的结构梁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其下部各层结构梁板下的模板支撑都不得拆除。当高支模架座落在回填土层上时,对回填土的质量必须要做好控制,要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的回填土质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并做好回填质量的检测。回填土的分层压实系数要0.94,回填土的承载能力必须要满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高支模基座的地坪要做好混凝土硬化,且高支模立杆下要设置厚度≮50 mm、宽度≮300 mm的脚手板垫木;对高支模部位的地坪排水措施要落实好,不得有积水,要杜绝水土流失现象。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横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且高低差≯1 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500 mm。

在高支模架搭设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布设好梁、板下的立杆,对大梁与板下的立杆间距要对应,便于水平杆的拉通设置,并要做好高支模架立杆的垂直度控制。支架立杆的接长必须要采用对接扣件,相邻立杆接头要控制错开在不同步层内,并紧靠主节点。对于扫地杆、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必须要双向齐全,且扫地杆要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 mm处的立杆上,纵、横向水平杆的步距必须要满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且≯1.5 m;纵、横向水平杆的接头要交错布置,相邻水平杆的接头要错开在不同立杆范围内。当高支模架高度在8~20m时,在最顶步的两道水平拉杆中间要增设一道双向水平拉杆;当高支模架高度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的水平拉杆中间要各增加一道双向水平拉杆。对于梁、板下钢管托楞与高支模架立杆的连接必须为可靠的双扣件支承。对高支模架搭设后的扣件拧紧力矩要做好检查,扣件的拧紧力矩宜控制在50~60N·m,尤其是高支模架最上排由纵、横向水平杆所组成的双扣件要全数检查其扣件螺丝的拧紧力矩,及其双扣件是否相互顶紧,要保证双扣件的100%合格,现施工中的操作方法有的拧紧力矩不能保证。

对于高支模架的竖向和水平剪刀撑设置及高支模架的构造必须严格按照JGJ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相关内容要求搭设到位,且在高支架搭设时就要注意落实好剪刀撑的搭设。在高支模架外围四周和纵、横向间距≯5m及在梁下位置要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与支架的连接点必须要紧靠在支架的主节点处,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宜在45°~60°之间,且竖向剪刀撑下端均必须要可靠支承在基座的垫木上;在高支模架的扫地杆层、梁底水平杆层要设置水平剪刀撑,并根据模板支架高度和中部已浇筑的楼层高度设置好中间的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的间距≯6m,剪刀撑的宽度控制为≯5 m,以保证整个高支模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剪刀撑的接长要按规范要求采用搭接,搭接长度≮1m,且要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100 mm。

对于高支模架顶部有的采用可调支托时,要做好可调支托设置质量的控制。可调支托螺杆外径≮36 mm,螺母厚度≮30 mm,螺杆伸入支架立杆内的长度≮150 mm,悬臂支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高度≯400 mm,螺杆伸出长度≯300 mm,支托板厚度≮5 mm,并要保证可调支托的轴心受力。

在高支模架搭设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搭设质量的过程检查。对检查发现不符合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和现行规范要求的,必须要及时指出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整改,避免后期整改的困难,确保高支模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到位。

对于高支模部位的框架柱和剪力墙等竖向构件必须要先行施工,且高支模架的每一步纵横向水平杆都要与先行施工并有一定混凝土强度的框架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刚性拉结好,从而确保高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

对于断面尺寸比较大的大梁、厚板,要将大梁和厚板底部主筋间隔采用同规格的“L”型短筋与先行施工的框架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对应的外侧主筋进行搭接焊连接,以建立生命保障系统,且该大梁和厚板的主筋接头要采用焊接或机械接头,不得采用搭接接头。


3  做好高支模实施的事后监理工作

在高支模实施到位后,首先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高支模搭设质量的自查和整改。在施工单位自查和整改到位并报验后,我们监理部再组织施工单位一起按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对高支模的搭设质量要认真组织好专项验收,验收重点是高支模立杆基座的承载能力控制、立杆底部垫板设置、支撑立杆的纵横间距、纵横向水平杆的步距、扫地杆和纵横向水平杆双向布置的齐全性和完整性、扣件螺栓的拧紧度、可调支托布置的可靠性、竖向和水平剪刀撑布置的完整性及布置质量、高支模架与已完框架柱和剪力墙等竖向构件刚性拉结的可靠性、架体的整体刚度等,在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好高支模专项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高支模部位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在高支模部位梁、板混凝土浇筑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混凝土浇筑荷载的控制。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尽量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布料,并由中部向两侧分层对称浇筑,分层厚度≯500 mm,严禁在混凝土布料过程中的集中堆料现象,并要有效避免泵管对高支模架系统的振动与冲击影响。当采用固定泵浇筑混凝土时,要对混凝土泵管布设位置的支架采取可靠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布料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布料机站立位置也必须要落实好加强措施,从而确保高支模架的安全。

在高支模部位梁、板混凝土浇筑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专人全程监护好高支模架的受力和变形状况,当发现高支模架有问题时必须立即暂停混凝土的浇筑,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保证高支模架的安全。当发现高支模架异常情况严重时,必须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及时撤离所有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文章刊载于《建设监理》2016年6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