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我国古代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并创造的实用工具,在洪荒时代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商代是中国陶器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与青铜器一起迈入了历史上成就辉煌的青铜时代。
图为商代生产的白陶豆。[北京故宫藏]此陶豆系仿青铜器制式,其造型古拙、敦厚;豆器全身布满印纹装饰,装饰纹样与青铜装饰雷同,是极为罕见的商代白陶精品。
商代白陶是由河南当地所产的白色粘土经精心加工后做成,这种白粘土的属性近似于普通瓷土或高岭土,粘土中的含铁量约占百分之1.59—1.72,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烧成后的白陶与普通陶器不同,它质地致密坚硬,叩之有金属声响,像图例的陶豆就属于这种类型。
商代是我国陶器发展最成熟的时代,就陶器而言亦有粗细之分,粗者民用;细者胎土淘炼精细,器物造型庄重典雅,装饰纹样繁密,与青铜器一样展示出它的华美身姿。细白陶在商代所产数量极其有限,使用的人群多为上层贵族,因此,白陶在国内仅存不足十件。从北京故宫和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商代白陶看,其制陶的工艺水平丝毫不亚于同期的青铜器以及后来形成的瓷器。从白陶产生的时间及其工艺流程分柝:白陶是陶器向原始瓷的一个过渡阶段,它的成功烧制为陶向原始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种进步标志。在中国陶瓷史上,商代白陶似夜空中的流星一样划空而过,留给人们的仅仅是瞬间的印象,商代晚期后白陶就消声匿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