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需要圆滑但不世故

 文公武夫 2016-06-22


 

曾经我一度认为,不娇柔不做作,想什么说什么,不口是心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慢慢的我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需要全部真实,有时圆滑一点可能效果更好。

我原单位有一位同事,他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因为他是经验阅历丰富的前辈,所以他总是在业务中帮助其他同事,特别是新人。但是他只是心好,嘴并不好。与他熟识的人,摸得清它的脾性,言语沟通之中能够把握好度。但是不熟悉的人,特别是新人,初次被帮助是会被吓哭的。他总是在做好事,但是做完好事,却总是留着一个让人很不爽的尾巴,也因此,他一直出于公司中层管理者,却进不到公司核心管理层。

我的这位同事,并不是不懂圆滑,情商不高,只是嘴上的情商不太够。

生活中,我们需要真诚以待,伪装会使人们疲惫,亲人之间、朋友之间、,我们不需要装饰,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有时会因为自己一句脱口而出的话,伤害到亲人朋友。对于在外地打工的小伙伴们,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往往打回家的电话,是报喜不报忧的,善意的谎言可以免去家人不必要和过多的担心,为什么不呢?朋友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好到穿一条裤子,但是适当的委婉,会让友情变得更加牢固。

没有人活着,就是想听别人的批评和责备的,圆滑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但是,圆滑,绝对不等同于世故。我们用智商、情商将事情处理得当,但是,却不需要一味的趋炎附势、溜须拍马,太过浮与表面的东西,大多没办法长久。

在有原则、有底线的前提下,尽量的圆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方外圆。我们可以严苛的要求自己,但是不能用严苛来要求别人;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很多框架条款,但是却不能将框架条款强加于人。自我修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为人处世中,我们需要用合适的方式让别人更好地接受。

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否则我打你屁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