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原方医案分析

 369蓝田书院 2016-06-22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是一首治疗肺热咳喘的经典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疗效卓著,故为历代医家所喜用,同时也成为现代学者研究经方配伍规 律的首选代表方。

医案是历代医家宝贵经验的记述,里面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故对经方使用或配伍 规律的研究,首先应重视原方医案尤其是对历代著 名医家使用经方原方经验的整理和总结,可能会得 出更有价值的结论。对经方原方医案的整理和分析 是研究经方使用规律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医案来源
通过多种方式检索并查阅,对历代医家及当今中医从业者使用麻杏石甘汤原方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共检出33例使用麻杏石甘汤的病案。
2. 医案分析与讨论
2.1麻杏石甘汤的主症
本方的病机为肺热咳喘,据条文其主症为发热,咳喘,汗出。从以上医案可以看出,发热、咳喘为麻杏石甘汤证的主症无疑,出现发热、咳喘的案例分别为89%和83%,其次为脉数(56%)、舌红(50%)和口渴(50%)。而汗出与否,非此方证的主症,汗出仅为22%。因此,从病案统计结果来看,麻杏石甘汤方证的主症可概括为:发热、咳喘、口渴、舌红和脉数。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证本为外感风寒,风寒之邪失于及时疏散而渐次入里化热,邪热壅于肺中,致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现咳喘。据条文其主症当为喘、发热和汗出,但从实际应用来看,“汗出”在临床中已不多见,不再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2 麻杏石甘汤的配伍
《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的药物组成为: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据现代对经方剂量的研究结果,东汉1两约为现代的 13.8 g,25枚杏仁约合10 g。因此,如果将该方各药味的用量换算为现代计量单位应分别为:麻黄55 g,杏仁20 g,甘草28 g,石膏110 g。经方之奥秘不仅在于其剂量,更为重要的是内部各药的配伍比例。但随着时代变迁,时至今日中药用量已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少有医家采用张仲景原方用量施于临床,不过,原方内在配伍规律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根据原方配伍比例,石膏与麻黄为2:1,麻黄与甘草亦为2:1。但从后世医家使用情况来看,石膏与麻黄的比例已远远大于2:1,多为5:1(6例),而平均为4:1。麻黄与甘草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遵从麻黄用量多于甘草的基本规律,这也体现了后世医家的用药经验:“若甘草多于麻黄会掣肘麻黄的宣肺平喘作用”。
2.3 麻杏石甘汤证的分型
麻杏石甘汤证的基本病机为邪热壅肺或曰邪热迫肺。从临床使用来看,麻杏石甘汤不仅为经方大家所喜用,也被后世温病学家选为辛凉疏泄卫表的经典方剂。从上述医案统计可以看出,麻杏石甘汤证包括了“表热里寒”、“风热犯肺”、“痰热壅肺”和“邪热壅肺”4个证型,拓宽了经方的辨证思路。由此说明,在经方汤证与后世依病机辨证的证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方证较后世证型更为宏观,而后世证型是对方证的细化,辨证更为入微,是对方证的发展。 
经方古籍 ID:jinfangguji
经典 | 传承 | 交流 |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