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凯巧吃“狗屎”保性命

 杏坛归客 2016-06-22

                         (61)

袁凯巧吃“狗屎”保性命

人物简介:袁凯 (约1316-?),明初诗人。字景文,号海叟。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好学,曾于杨维桢家席间赋《白燕》诗,一座为之惊服,都称他为“袁白燕”。元末曾为府吏,明初洪武三年(1370),荐授监察御史,后因受太祖朱元璋憎恶,他佯装疯癫,得归故里,常背戴方巾,倒骑乌犍,盘桓山水间,以避监视。袁凯性诙谐,善戏谑,终免于难。

 

我是在看《红岩》之后,才知道人是可以装疯的,并由此对整日神情呆滞,蓬头垢面,无论刮风下雨,总在白公馆放风坝里小跑,可他瞅准机会,逃出魔窟,直奔解放区的华子良肃然起敬。看来人有时装疯也是一计谋啊!

朱元璋称帝后,随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开始以严酷的手段强化对统治阶级本身的控制,对违法犯禁的官吏,除了平常随时惩办外,还进行几次大规模的集中清洗,如洪武四年的甄别天下官吏,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十九年的“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声势都极浩大。其中,尤以空印案与郭桓案的规模最大,两案连坐被杀的达七、八万人。

明初整肃吏治的斗争前后延续二三十年的时间,大约在洪武十八年至二十八年达到高潮。这期间,大批违法的官吏遭到鞭笞、罚做苦工、剥皮、挑筋以至抄家灭族的惩处。

据说,朱元璋每天上朝,如果把玉带高高地贴在胸前,这一天杀的人就少一些;如果把玉带低低地按在肚皮下面,这一天准得大杀一批,官员就吓得面如土色。在这种恐怖气氛中,不论大官小官,个个胆战心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大祸临头。传说当时的京官,每天清早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回家便阖家庆贺,庆幸又活过了一天。有人忍受不了,干脆装疯卖傻。监察御史袁凯就是其中最有名气的一位!

有一次朱元璋派了个工作给他,让他把处决人犯的名单交给太子朱标。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工作,但袁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就这样改变了。他把名单交给太子,太子看到名单上人太多,主张从宽处理,可问题是他并没有自己去找老爹说这句话,而是转告袁凯,让他去告诉朱元璋自己的意见。  
  袁凯心想,去就去吧,见了朱元璋,他老老实实的把太子的话原样说了一遍,完后叩个头,准备走人。谁知就在此时,朱元璋问他:“太子意见和我相反啊,你看谁说得对呢?”

袁凯觉得两边都不能得罪,只得回答道:陛下要杀,这是守法;皇太子想要赦免,这是心慈。

谁知朱元璋听后大怒,当面斥责袁凯狡猾,不说真话,然后把他赶了出去。袁凯回家后越想越怕,下了决心装疯。第二天,他就不上朝了,让家里人传话说自己已经疯了。
    朱元璋不信,派人到他家打探,派去的这个人也不是空手来的,还拿了一件木工钻,传朱元璋的话,疯子是不怕疼的,就看看你是真疯还是假疯。于是便用木钻去扎袁凯。袁凯不愧是装疯高手,任人来钻就是不出声,来人这才相信,便回去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以为他真疯了,就让他退休回到家乡。

后来,朱元璋想起用他,派使臣去召他回京城做官。这位使者来到袁凯家中,不见袁凯,问其家人,家人回答说主人在后花园。使者来到后花园,只见袁凯脖子上戴着铁链,蓬头垢面,趴在篱笆边捡狗屎吃。他见有人来,便瞪着眼,对使者唱月儿高的小曲。使者见了这般情景,心里也非常难过,回去如实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也感叹不已,从此再也没有理会袁凯。其实袁凯哪里吃的是狗屎,他知道皇帝要派人来侦察,预先叫家人用炒面伴糖稀,捏成节节,散放在篱笆下,一见生人来,就大口大口地吃,看似很恶心,实际上味道好极了。袁凯由此骗过了这位暴君,保住了性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