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力巧钻空子考取清华

 杏坛归客 2016-06-22

王力师从“四大教授”的清华岁月

1947年王力和陈寅恪在岭南大学陈家门前

(63)

王力巧钻空子考取清华

人物简介:王力(1900年——1986年)。中国语言学家、诗人。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钻空子一词,如今有三种解释:一是乘隙钻营投机或利用空隙或漏洞进行活动。二是专门找别人的漏洞利用别人的失误给自己带来利益。三是聪明人能把握的机遇。我很同意第三种诠释,也认为是对这一词组的完美诠释。王力老先生就应该属于第三种钻空子。

1926年夏,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准备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报考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大学毕业生;二、曾在中学任教五年的教员;三、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王力对国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决定报名应考。但他仔细地对照了这三个报考条件后,沮丧地发现,自己哪一条都不够格。

首先,他只读了两年大学,尚未毕业;而若再往前推两年,他还仅是“高小”,这只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学历,也就是说,他现在的实际学历仅是“高小”,何敢与“大学学历”攀比啊?

第二个条件,他同样不具备。虽然他曾做过小学教员,算是和教员沾了个边儿,但“小学教员”和“中学教员”之间的差距看似不大,实则这是一条“硬性规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没有半点商量余地。何况,还有“五年”这个时间要求呢?

现在,只剩下了最后一条:“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

他正在读书的这所大学,校长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 那是真正的名师。但章太炎只是挂名校长,从未到学校上过课,他只在开学典礼时远远地看到过章太炎一眼,这和“师从”显然不沾边儿。

王力转而又想:古代科举考试,仅仅因为考官是某某,考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自称是某某的门生,章太炎既是校长(虽然仅仅是“挂名”),那我应该也算是他的“门生”吧?至于“心得”,无非是说学生有没有“师从名师”的真才实学,如果我确有真才实学,借一下名师的招牌又何妨呢?

如此自欺欺人地“盘点”了一通,最后,他自己认定已经具备了“师从名师”且有“心得”的资格了,于是,便冒冒失失地报了名。校方一听说他“师从章太炎”,竟没做任何调查,顺利地放他过了关。

报考这一关算是蒙过去了,但这次入学考试的试题却出得极为刁钻:全部试题是要回答“四个100”,即100个古人名,要写出每个人所处的朝代和主要著述;100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

许多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报考条件的考生都傻了眼,可王力却欣喜地发现,自己对这些试题却一点都不陌生。他一直是靠自学,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苦读中,脑子里早已装满了各种丰富的知识,而这些试题对他来说也算不上太难。不出所料,凭着过硬的国学功底,他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二十六名的好成绩被录取了。

就这样,当时年仅26岁的王力仅以“高小学历”的实际文凭,一下子钻进了素以“研究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清华国学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