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投出了360、携程、如家、土豆、找钢网…他曾是IDG少壮派,他不练毛笔字,他是云启资本创始人——毛...

 taigeng 2016-06-22
云启家族


本期云启家族成员介绍是云启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毛丞宇,这篇文章是好买基金财富对毛丞宇先生的专访,无删节,授权云启资本转载。


毛丞宇

云启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曾任顶级投资机构IDG的资深合伙人,在IDG有15年的投资经验。IDG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投资基金,毛丞宇是IDG的“少壮派”,也是IDG许多项目的主投手。他成功领导和参与了奇虎360、土豆网、携程、如家、天鸽/9158、找钢网等多个项目的投资和上市及并购退出。

创立云启之后,毛丞宇在2014年中成立了他的第一支美元基金。截止目前为止,投资的20个项目中已有16个项目有后续融资,平均增值3倍。




“上海男人是比较温和。”毛丞宇这么说。

的确,初次接触毛丞宇,笔者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上海男人,温和细腻、平易近人、谈话里带着点小风趣。但在访谈的进行中,我们的思路被一点点带到了毛丞宇的投资世界中。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消费升级,这些最前沿、也是毛丞宇最擅长的领域中,他有他的坚持与放弃。对于创业者,15年的经历,他有犀利的判断。访谈尾声时,这个上海男人的形象已经淡去,只留下了思考缜密、专业投资人的形象。


交互方式改变带来机会 


在投资上,毛丞宇偏好有技术壁垒的行业,尤其是一些新技术以及衍生的机会。

每一次交互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大的机会。对此,毛丞宇很肯定。


现在的人工智能、包括AR、VR、语音,都是人机交互的一种界面。说到这里,毛丞宇提及了微软的小冰机器人。小冰机器人是微软近几年力推的一款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通过在大数据、自然语义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方面的技术,微软小冰可以实现复杂的人机问答交互。毛丞宇认为,在交互方式改变的大机会里面,有机会诞生一家类似滴滴的超级独角兽,甚至是新一代的BAT。


其实,不仅是人工智能,毛丞宇也看好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等。他认为,这些能够形成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技术和平台,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蕴含了很大的投资机会。


整次访谈中,“大数据”是毛丞宇提及频率最高的行业。他说,“未来,就像互联网应用到各个企业一样,大数据以后也会变成一个基础设施,像水电煤一样,各行各业都要用到。”他指出,现在许多行业已经在接触和发展大数据了,像一些销售机构,就会依赖大数据刻画顾客的肖像。顾客的肖像越精细,销售的业绩往往也会更好。不仅如此,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也把数据资产上升到国家信息战略的高度。毛丞宇表示,基于大数据这一技术本身,以及这些技术产生的投资机会,云启一直在大力关注。


投人、投人还是投人


当然,挑对了赛道,选手也很重要。


在IDG,毛丞宇是章苏阳的“学生”。“投人、投人还是投人”是章苏阳一贯的投资方针,也对毛丞宇有很大的影响。在挑选创业者时,毛丞宇有自己的把握和考量。他除了关注他们基础的思维方式、执行能力,也很关注创业团队的磨合以及创业者的背景。


首先,创业者必须有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毛丞宇在和创业者聊的时候,他往往会问创业者,“你觉得3年以后,这个行业是怎样一个格局?这个格局是怎么样形成的?你在里面的位置是怎么样的?你有想过你是怎么走到这个位置的吗?”


其实,他并不需要一个很正确的答案。毛丞宇说,这个答案也不可能正确的。但是,“我是看这创业者思路是不是清楚,想的是不是多,愿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


其次,创业必须有很好的执行能力。


光想不做肯定不行。毛丞宇会去考察创业者过去一年的情况,他也会去问创业者各种细节的问题,旁敲侧击的去考察创业者的执行能力。创业者平时怎么安排时间,公司的创业气氛浓不浓,创业者过去的承诺是否按部就班做到,这些都是他关注的重点。


第三,好的创业团队需要磨合,更需要领导。


毛丞宇指出,“真正要能够磨合一个团队,在公司要能形成一种比较健康、好的公司文化,不是那么容易的。”利益分配就是创业团队很重要的一环,从公司期权、股权的分配等等,都能看出一个创业者否把创业团队凝聚起来。


但同时,毛丞宇也指出,股权过于分散或者过于集中都不好。作为一个投资人,他其实也希望创业者能相对强势一些。“如果创业者的能力真的很强,我们也希望他的股份比较多,这样创业者能够有比较大的自主决策权。”创业者占40%-50%,其他各占10%,毛丞宇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第四,投资者一定要有专业背景。


由于云启的投资方向都很专业,所以投资者的专业背景也会是毛丞宇考量的重点。“如果我投大数据、云计算,我当然希望他是从谷歌、微软研究院出来的,能在这个领域有相对比较权威的经历。如果我投的是产业互联网,像千家万纺这个项目,我会要求创业者对家纺行业上下游要有了解,同时对于互联网也要有一点了解。”


对于创业者,毛丞宇不会轻易妥协:“太技术、太难交流,肯定不会投。”


作为创业者,更要拿得起、放得下 


2014年,毛丞宇离开了IDG。对于离开,毛丞宇还是有过一些挣扎的:“我当时在想,我要是不出来呢,也就不出来了。反正也做了15年。但是,如果再不出来,再等个5-6年,从这个年纪上来说,也不太适合了。”但最后,毛丞宇很决绝。在投资人的黄金年龄,选择去做自己的云启资本。


这个决定,毛丞宇没有后悔。他说,这是在圆他的创业梦,他也希望能够按照自己更好的想法,去帮助创业者做投资的决策。


成立云启之后,毛丞宇发现,自己在选择创业者的时候,眼光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对创业者的判断更全面,理解也会更加深刻。”现在,他更加看重创业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他们自身的韧性。创业后的自己能够感同身受,只有足够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韧性,才更有可能支持创业者克服从0到1的艰难。


在云启投资的过程中,毛丞宇会放弃很多已经花费了很大精力的项目。比如一个投资项目,方向比较好,毛丞宇也看了2-3个团队,但如果已经有一个好的团队被投掉了,剩下一个团队也还可以。或者,有时候项目价格比较贵。毛丞宇坦白,“那时候是最纠结的。”一个项目,他没有一定的把握,毛丞宇最后多半还是会选择放弃。



 

在访谈过程中,毛丞宇作为上海男人的温和渐渐褪去,作为一个投资者的魄力却浮现出来。他对TMT行业有很深的前瞻和见解,敢在风口微起时,便下大赌注。他对于没有把握的项目,情愿壮士断腕。


尽管在如今的创投界中,行业风口层出不穷让不少公司的热度、估值迅速爆发。但云启始终秉承顶级投资机构以研究驱动的投资理念,从不追逐看似简单的风口与能赚快钱的机会,而是耐心耕作于自己深入研究并认可的赛道布局于值得信赖的创业公司。云启高层不能仅依赖于风,更重要的是高远的眼光与翱翔的能力,一如他的创始人毛丞宇。谁知道,下一个BAT的伯乐,会不会正是云启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