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叙述的穿越——山中有道必有路、山路有始必有终
恰逢母亲的造访打乱了可以随意安排的假期登山计划,但无论如何也还是要出去一趟,这样“芦幽穿越”也就成了一种最佳的选择,一段自身体力恰当的一日行程,一处被自己搁置近一年的穿越盲区,加上被大家冠以“芦幽密径”的名号,以及近日他们的无功而返,倒是激发了再次一探究竟的兴趣。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里真的不想赘述具体的经过,可以参照(http://www./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43277637)就可见大概了,在经历了大山小水磨练之后,一种永不言败的信念、冷静沉着的性情和许许多多的山路规律经验,促使自己在此次穿越中起到一点作用,要感谢一年来诸位山友的帮助,但真正教育自己的老师还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没有一次次的迷失与探询,没有一遍遍的锤炼与阻挠,没有一座座大山默默的教诲和辅导,自己还是要在一种卤莽和无知的混沌状态下,无休无止地冲撞和迷失。 总结今天的成功应该是两句话:“山中有道必有路、山路有始必有终”和“山峦有路逐峡谷、山道有理辩道由”。前面一句是无数次的探路后的迷失与迷失后的探路后的事实写照,而后一句话,则需要诸位自己浏览过往、研究地质、地理、环境、气候差别后,对实际环境的理解与分析后得出。“芦幽密径”与“幽谷神潭到紫云山的穿越探路”相比,长度和强度类似,但难度如果在树木干枯的冬春季节里,更有点像佛岩沟到蝴蝶谷的“道理”——“通过顺着山势一直横切的方式,逐步接近不断抬高的可穿越峡谷的同时,来解决这种大落差、不易攀爬的悬崖峭壁之尴尬”。好了,写多了又显说教了,就此别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