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爬山94

 小涧男溪YM 2016-06-22

    2009-4-12南猴顶位于延庆县城北部群山峻岭之中,海拔高度1470米。

    本次12人队伍集体登顶失败(只有水晶客和小蛇两人在遭受“打击”的情况下,仍顽强登顶),主要原因除了人数多、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外,思想准备不足也是失败的主观原因。具体追思后思考如下:

    1、在石槽村开始攀登之后,当明显看到前方山脊上会出现较大强度的Y型路径选择时,没有坚持走山脊路线直行,而是选择表面上更为明显的右侧道路绕行。如果可以判断后面的横切绕行路线的登顶强度更大的情况下,完全应该坚持沿山脊直行的选择。因为,从远处观察可以明显辨认,这个远处清晰可见的Y型的登顶路线的右侧线路属于台阶型攀爬路线,对于这种锯齿状刀型山峰来讲,Y字的右侧台阶比起后面的“徒手攀岩”和“四脚并用的碎石沟攀爬”可能会更为轻松些。

    2、虽然自己没有忘记北京大部分山峰的特点都是“南陡北缓”,尤其是这种植被比较丰富的山峦尤为明显,主要原因就在于阳面冬季山峰的“冻融”和“风化”的双重作用。但对于小蛇自身希望不简单地行走山峰北部容易线路的考虑,没有向大家交底,以至于后面攀爬过程中失去了方向。

    3、总体来讲这个“山”型钉耙式山峰的南部攀登路线都是困难的,虽然登顶的线路可以选择两头的垭口附近的细微山体沟壑纹理攀爬和中部南北山脊徒手攀岩三种途径,但相对安全的方法,有强度但可以保安全的路线应该是在两侧。在中部突破除小蛇、水晶客继续攀登,历险登顶;其他10人(DBZ、路人张、闲云、HOPE、昙花、牛头怪和叮当、3K、葛洲坝和我)“知难而退”后选择南部垭口二返上攻时,在自己已经发现了一条植被相对密集的、虽然陡峭但还可以依靠植被进行安全保障的线路,但鉴于大队人马、干枯树枝无法承受众人摧残,以及自己上攻至1400附近仍无人跟进的原因,为了安全、及时地回家而选择下撤。

    后来,在12人重新聚齐后,当得知中部突破2人组曾出现的险情后,对此次行动的失败更有所感悟。

    毕竟生命第一,其他都是次要的,由此应接受的教训是:“有强度的,切忌难度过大;有难度和强度的,队伍规模一定要适当。”另如果安全不是确保的情况下、失败就必须成为的正确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