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

 西门逸老 2016-06-22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X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
很多人到了平武,都对报恩寺大感意外。
深山的小县城,竟然拥有如此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是平武的又一个奇迹。有了报恩寺的平武,就像是一个寻常百姓家藏价值连城的祖传古董,立刻身价不凡,底气十足。
这是中国并不多见的建筑经典。我觉得,即使把它放在北京,它也能够为古都锦上添花;把它放在成都,它可以在古建筑中傲视群雄;把它放在绵阳这样的城市,它们简直就要受宠若惊了。
第一次去报恩寺,是在好多年前的一个晚上。那天恰好停电,寺前大街上烛光闪闪,小贩们在微光下做生意,寂寞地守着少人问津的纪念品、小吃或者卤菜小摊。在文管所长向远木的引导下,跨进报恩寺,布满铜钉的厚重大门一关,就把现实的世俗社会关在了门外。巨大的古建筑群内部黑咕隆咚,死一般的寂静。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如同在历史的深处梦游。临时栓起来的狼狗在黑暗里发出威胁性的低吼,不知名的大鸟在参天古柏上扑腾,凄厉地鸮叫。无数的古碑,漫长的回廊,一重又一重的大殿,全部深陷黑暗和寂静。只是那一束引导我的电筒光,摇曳着,惊醒了殿上打盹的菩萨。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
事后,我记不清到底看了些什么,只觉得被震撼,再震撼。
马年正月,正午,我又一次跨进报恩寺。
那天也是晴天——在大山深处的平武,晴天总是很多,人们不知道霾为何物。几个包头巾裹黑袍的安多藏族女人,挎着鼓囊囊的口袋,从报恩寺浓重的阴影里走出来,融入广场的芸芸众生。之后,寺内就再没有游客了。我像一个享受个别辅导的小学生,跟着一个姓孙的女导游,走在空旷的殿堂里,一步步踏进藏在时光深处的那些故事。
报恩寺是白马土司的家庙。位于龙安城的正中,建筑占地四十亩。据说昔日的规模更大,是现在的三倍。
报恩寺之精彩,可以用“六绝”来概括。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
一绝是,报恩寺所有的柱、梁、椽、檩等木质材料皆为清一色的楠木,这种木材有不蛀、不结蛛网之奇性,这在全国独一无二。
二绝是,大悲殿内的千手观音,全身贴金,戴宝冠,披菁纱,璎珞垂地,赤双足,立于仰覆莲花宝座上,体态柔媚,高大匀称,正身以一根千年楠木精雕而成,高九米,身后呈放射状密布一千零四只都长着眼睛的手,它们前后参差,左右环绕,上下重叠,互不遮掩,悬空排成十五道圆弧,抬头凝望,婉如一朵巨大的金菊绽放,形成一个巨大的庄严肃穆的宗教之“场”。
三绝是,华严殿内巧夺天工的转轮经藏,高为十一米,直径为七米,共分七层,形似一座七级佛塔。它结构复杂,制作奇特,工艺精巧,雕饰繁复,藏体上各种神像、木雕彩绘美轮美奂。信奉佛教的人将它转动一圈,犹如念诵“六字”真言一遍。诗人舒婷体质纤弱,作家阿来也不见得强壮,但是我曾经在旁边亲眼看见,他们居然推动转轮经藏旋转如飞。
四绝是报恩寺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龙,它们或刻或绘,或铸或塑,盘踞在寺内柱额梁枋、天花藻井、脊饰瓦当,乃至香炉、匾额、钟钮等处,将偌大寺院变成了龙穴、龙窝、龙的会所。
五绝是报恩寺的建筑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一大特色,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而报恩寺的斗拱,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式样,都是全国之最。四十八种近三千朵斗拱,让建筑学家看到了一座“斗拱博物馆”。
六绝是报恩寺的壁画,在大雄宝殿和万佛阁内现存三百多平方米的珍贵明代壁画,有帝王君主、天神玉女、天王力士和佛教僧侣。各种人物画像比真人还高许多,阁内供奉的金身佛像有如众星拱月,前呼后应,动静相生,构成了一幅幅庄严又生动的“护法图”。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
正因为这些“绝”,并且在近六百年的漫长岁月里,经历了改朝换代、兵荒马乱、文革浩劫、强烈地震,一次次逢凶化吉,一次次躲过灭顶之灾,所以报恩寺名气很大,在建筑学界地位特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把它定为教学科研基地。专家们说,报恩寺是明初罕见之遗构,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
很多人注意到,在风格和规制上,报恩寺明显有故宫的基因。
当年有名有姓的工程师,比如卢瑀、郭鼎等二十多人,据说都来自北京,其中就有修过紫禁城的工匠。于是,有人说,这是白马土司在为自己修宫殿。早年我还听说一个更骇人听闻的说法:土司在深山修建宫殿,犯了僭越之罪,害怕败露,竣工之日就设了鸿门宴,将北京来的工匠全部杀了。
报恩寺到底是宫殿还是寺庙?
几十年来,平武的文人们对此争论不休。从孙女士的说法看,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现在渐渐分出胜负:人们更相信,报恩寺原本修的就是寺庙。
走进第三进院落万佛阁,故事的主人公终于出场了。
王玺和王鉴,他们是父子,分别是第十、十一代白马土司。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
父亲王玺是修建报恩寺的决策者、建设者和主要出资人。也是他,利用进京朝贡之机,向明英宗皇帝争取到了同意他修建报恩寺的圣旨。皇帝批示说,“既是土官,不为例,准他这遭”。短短的语句里,我们读到了皇帝的勉强。勉强也许是因为规划的过于宏大,而此番破例,大概是因为这个王玺是边陲的土司,因为他有屡立军功的背景,还有,他看到了这个五品官员的恳切和耿耿忠诚。
报恩寺工程过于浩大。土地还相对容易,导游说,王玺将自家的菜园子捐出来了。但是,整个基建耗费,对小小的龙州而言,仍将是一笔天文数字。有资料说,因为王玺在宣德年间“累著奇功”,皇帝给了他四万两银子的奖金。我想,正是皇恩浩荡,让“世受国恩”的王玺的感恩之心如长河水涨,修报恩寺成了他尽忠报恩的精神出口。奖金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修报恩寺的主要经费来源。
王土司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看来已经到了圣人的境界。
但是,我对此并不敢深信。小小的土司,在战场上只能是配角,论功行赏,首先是军队主将。轮到他时,皇帝再出手大方,也没有一下子就赏给四万白银的道理。何况,大明一朝,财政很少有充盈的时候。假如四万白银的奖励不成立,羊毛只能在羊身上打主意。关于报恩寺的一切耗费,最终还是要他的“臣民”——白马人来分担。
在山穷水恶的龙安,这不等于是在鸡脚杆上刮油吗?这样的推断,似乎也难成立。
但是,毫无疑义的是,经过父子两代人长达二十年的坚持,殚精竭虑,报恩寺最终是圆满竣工了。他们创造了一个超越时代的人间奇迹,为平武,为中国,奉献了一件稀世国宝。关于他们一切的质疑,一切是非功过,在这一份太珍贵太有分量的遗产面前,一切都可以原谅,一切都微不足道。
我非常认同当时的绵州知事金学的说法,王玺是非常之人以非常之才,干了非常之事,成就了非常之功。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
说远了,话题还是转回白马。
修报恩寺,理由千条万条,白马人其实才是更深层的原因。白马土司父子两代人拿出了吃奶的劲,二十年前赴后继,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跟白马人没有关系?
如果说,衙门和军队是朝廷和白马土司统治白马人的暴力机器,报恩寺则是白马土司用来驯化和奴役白马人的文化工具。一硬一软,两手并用,这才符合朝廷和土司衙门的根本利益。
但是,王玺的良苦用心似乎是徒劳的。因为我从来没看见有白马人进报恩寺。他们的心目中永远只有山神。
万佛阁里,王玺和王鉴父子俩肃立着,正虔诚地在殿中听佛讲经。他们被塑得白白胖胖,富态雍容,一脸福相,同时也显得老实巴交。他们高矮胖瘦一样,五官眉眼相同,仪态表情也没有丝毫差别,他们不像父子,更像是一对双胞胎,甚至是同一个人。从纯艺术的角度看,作品的艺术水准与报恩寺的地位不太般配,肯定出自本地一位民间艺人之手。
报恩寺竣工是在王鉴任内。在所有项目中,最敏感也最令王鉴在乎的,恐怕就是给自己塑像了。关于塑像,每一个细节必然都要经过他的推敲。那么,王土司将民间艺术那种泥土般的稚拙和质朴用在自己的塑像上,也许更有深意?
我抬起手,轻轻拍了拍王玺的后背。他只紧盯着佛,似乎说,对你这个隔了五六百年的后来者,我一切都无可奉告。
报恩寺:岷山深处的建筑奇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