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wangdouzhi 2016-06-22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
隋朝时,更部侍郎薛道卫曾游钟山开善寺.他想给寺里的小和尚出难题,就问道:金刚何为怒目?菩萨为何低眉?

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四魔」是指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及天魔.)


「金刚」是佛菩萨的侍从力士,因手寺金刚杵而得名;「金刚怒目」是以金刚力士面目威猛可畏,来形容人之威势.「菩萨」是努力於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菩萨低眉」是以菩萨的慈眉善目,形容人之慈善.
金刚现怒目身以降伏恶人,菩萨则现慈眉貌以摄取善人.在佛教里,金刚力士现怒目身是为了降伏恶人,而菩萨现慈眉善貌是为了摄取善人,而二者都是为了方便度众生,值得赞叹.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不造作.」,说明人心是能善、能恶、知善、知恶的本源.
大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菩萨,是一种无污染、纯净的爱,如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大恨是大意志、大威德,是一种瞋恨的升华;也就是愤怒金刚、威摄邪魔的公义伸张.
《涅盘经》中,指出如有人危害社会而使社会受灾难时,菩萨会予以制止,阻其作恶,而菩萨已发愿承挑制止恶人的一切结果.
《瑜伽菩萨戒本》规定菩萨不得不护雪(护持雪耻)外来的「恶声、恶称、恶誉」.这是说,为了爱护众生,应代众生受怨受辱;为了维护三宝,应该护雪恶意的中伤.再说,菩萨对众生,当存慈悲心,但在必要时也应以威折的方法,使得众生驯服.所以,菩萨若见到有些人应加呵责,治罚、驱逐、默槟(不和他说话),而不如此处置的,便犯戒.

-----------------------------


四魔者,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也。 
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是。 
 
六道者,与六趣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是也。此六者,乃众生轮回之道途,故曰六道。众生各乘因业而趣之,故谓之六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