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天子之宝

 百了无恨 2016-06-22

大清天子之宝

大清天子之宝

清二十五宝之一,大清嗣天子宝

宝玺为国之重器,皇权的象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的封建国家,他的印章称玺。自此“玺”成为皇帝印章的专用名词。唐朝,皇帝的印章改玺为宝,以后各朝就把象征皇权的印章改称为“宝”了。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宝玺的数目不一。印文内容前后多有继承,又随着朝代的更替、情况的改变而不断有所增减。

清初御宝有二十九种。乾隆十一年,皇帝根据《周易·大衍》“天数二十有五”之记载,希冀清朝亦能传至二十五世,而钦定御宝为二十五种,世称这二十五方印章为“二十五宝”。其顺序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满文)、“皇帝之宝”(汉文,檀香木)、“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之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彰经史之宝”“巡狩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驾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大清天子之宝大清天子之宝大清天子之宝大清天子之宝大清天子之宝

初定二十五宝,除“皇帝之宝”是满文外,余皆为满汉两种文字,汉书用篆字,满文则用本字。乾隆皇帝觉得这两种书体不协调,因之决定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天子宝”以及满文“皇帝之宝”四方乃“先代相承、传为世守者,不敢轻易”,其余檀香木“皇帝之宝”以下二十一方,一律改镌,将其中满文本字悉改为篆体篆刻。

大清天子之宝大清天子之宝大清天子之宝大清天子之宝大清天子之宝

二十五宝皆为金质或玉质,形体硕大。大者达19.6厘米见方,小者乃6.8厘米见方。其钮式有交龙、蹲龙及盘龙三种。

大清天子之宝

内容来源:沈阳故宫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