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和改善水体溶解氧的办法

 渔业生产队 2016-06-22


        一、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                              

1、藻类的光合作用 。

2、大气中氧的渗压(如:刮风,开动增氧机、水的流动)。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动物生存生长所必须的条件。

       水中溶解氧高时,水中生态环境完成的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氨氮转化成亚硝酸盐—硝酸盐被水中藻类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再产生氧气。         溶解氧高,养殖动物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通常情况下,每天平均有16个小时以上溶解氧超过4毫克每升,鱼类才能正常生长,5毫克每升是比较理想的活氧环境。        相反溶解氧低,鱼类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易感染鱼病,严重时会引起食欲不振,甚至引起浮头死亡。同时溶解氧低也会引起水环境各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受阻,引起水质恶化变质。如藻类死亡,硫化氢增多。氨氮—亚盐—硝酸盐—藻类增多。        当然水中的溶解氧过度饱和时,往往会使鱼苗鱼种患气泡病

二、改善水体养殖溶解氧的办法:

(一)、降低水体耗氧速率和数量

1、清淤,合理施肥投饵。

2.化学、生物药物氧化分解。

        (二)、加强增氧作用

       1、培藻、增加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增加水体光合作用。

       2、机器增氧(晴天下午开,阴天早上开,傍晚不开)。

       3、化学水处理增氧(碱性增氧粉—过氧化钙、中性或酸性增氧剂、过氧化氢、过碳酰胺等)

(三)、二氧化碳

Co2对鱼类和水环境有较大影响,它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缺少会限制植物生长繁殖。        Co2浓度过高对鱼类有麻痹和毒害作用。如使鱼体血液PH降低,减弱了对氧的亲和力,当游离Co2达到50mg/L“四大家鱼”幼鱼表现呼吸困难;超过100mg/L时,发生昏迷或侧游现象,超过200mg/L,引起死亡。

二氧化碳的调控:

1、水体施生石灰。

       对底质淤泥积存水体,过多、水体有机物特别是腐殖质浓度过高,水体混浊、鱼病有蔓延趋势的施生石灰很有必要。

2、补充碳源。

       有些水体缓冲能力差,PH日变化大,若水体原来PH较高,可增施有机肥,间接供给Co2;若PH偏低,则可直接施用碳酸钙,补充碳源同时提高PH。

3、Co2过高时,应减少游离动物、底栖动物和限制施有机肥,当Co2不足时,应适当施有机肥和清除水生植物。

(四)、碳源

微生物同其它生物一样需要从生活环境中吸收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使机体能进行生长与繁殖。

1、微生物的碳源分类:

       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的碳元素的营养源称为碳源。不同的微生物对碳源的要求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营养方式。

碳源分为有机碳源和无机碳源两大类。

(1)、有机碳源   

主要有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糖、有机质、醇、脂类。

(2)、无机碳源   

主要有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碳酸钙等。

2、自养和异氧微生物的碳源:

      凡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都是异氧微生物;如芽孢杆菌需红糖活化。无机碳源都是自养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繁殖慢约20小时繁殖1代,对异氧微生物来说,它的碳源同时又能作为能源是一种双功能的物质。

养殖水体碳源的调节:

1、微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分解者,在水体中有机污染负荷的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中溶解氧足够时,一定数量存在的微生物的存在可有效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耗氧分解产生无毒无害的无机物,并供给水中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营养盐。

       但若水中溶解氧不足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不彻底,同时还会将硝酸盐、碳酸盐还原诚有害的无机离子。

       因此要想让微生物发挥作用,充足的溶氧和碳源是必需的。

2、碳氮比(C/N)l碳和氮都是水中微生物必需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当环境中的C/N低于微生物需要时,微生物无法有效利用氮,异氧细菌会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使水体中的无机氮水平升高;当环境的C/N高于微生物需要时,微生物可以有效利用氮,细菌对氮的利用以吸收为主,从而减少无机氮的积累。养殖中后期,随着饲养投入量不断增加,鱼排泄增多,氮越来越多,而碳却相对不足,使水体的C/N偏低,可以补充碳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