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选解析第 15 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1、君子:妻对夫的称谓。于:往。役:指遣戍远地。 2、曷至哉:言何时归来。 丈夫当兵去远方,谁知还有几年当。哪天哪月回家乡?鸡儿上窠,西山落太阳,羊儿牛儿下了冈。丈夫当兵去远方,要不想怎么能不想! 丈夫当兵去得远,多少月呀多少天。几时团来几时圆?鸡儿上窠,太阳落了山,羊儿牛儿进了栏。丈夫当兵去得远,但愿他粗茶淡饭不为难。 (余冠英先生今译) 《君子于役》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对比渴望着心上人的归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