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活着状态的时候必定会想到的几个问题,比如“宇宙是什么?有多大”,“世界是怎么产生的”,“我是谁?你是谁?为什么有你我之分”等等这些看似无聊却又谁都思考过却又无法想透的问题。从古至今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模型,有上帝创世,有真主创世,有梵天梦世,有一切皆空,有一切皆无,无论是那种宗教都是围绕这个何生何为何灭的疑问而发,让人难以理解和如此的神秘。在此文中“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来解释这一问题,希望和每一个思索这些问题的朋友们进行讨论。 宇宙是什么? 一切问题始于人本身,思考问题的主题是我们自己的大脑。人类如何认识这个宇宙,通过人的感受。人有视觉、味觉、听觉、触觉,正是通过这四种感受来了解我们所在的宇宙。感受到外界的变化,人类的探索欲望不断的促使自己想了解更广、更深的范围。人类发展过程产生的宗教、科技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在不断的扩大认知。然而千年的发展,人类在宇宙面前实在是过于渺小,人类永远看不到宇宙的尽头,无论是茫茫太空,还是微观元素中的组成。那么人类就如此陷入到迷茫当中了么?那先从先从认识自己开始,看到了自己的身体,看到周围的环境,看到生物,再看到了…… 规律,每件事物都有一个规律。大到世界的变迁,自然万物的法则,小到人生,每个人的人生会有规律不,据说看懂命运的决择,往往就能感悟自己人生的规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生存于这个世界,每个人对这个自然世界都总有一些自己的奇思妙想。然而,往往因为各种因素 ,而忽视自己的思想。其实,按着自己的本心去思考 ,认知这个天地,写意自己的人生,往往会有一份自己的精彩。命运就好像这篇文章。会不会让你看到,这是上天的安排,谁也无法预测,而选择看完还是选择忽视,就完全在于个人的选择了,只有每个选择之后,才能知道新的选择。人生也许只是在不停的选择吧。 宇宙是什么?有形状么?有颜色么? 古今一直在研究宇宙,宇宙怎么产生,宇宙会灭亡吗?我则认为人对宇宙了解的深度和对人类了解自己的深度是成正比的。若是单方面的去研究宇宙产生的过程,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人和宇宙是一个嵌套关系:人生活在宇宙中,宇宙图象在人的脑组织思维中。单方面研究宇宙的时候总是提到宇宙怎么来的,现在观点是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爆炸理论我不完全认认同,因为观察到局部在膨胀所以就说宇宙越来越大?那观察到局部缩小,那宇宙就越来越小了么? 人类现有的观测设备能力非常有限,也只能观察到很微小的局部,用局部的变化来推导整体的运行是不妥的。因此我不完全认同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个理论说白一点就是宇宙是炸出来的。为什么不认同,我是这样看待的:人如何描述所谓的客观世界?用数学模型来描述,遗憾的是人所建立的这几千年的数学体系也只能描述太阳系这么大的系统了,再大的系统,就不好描述了。 一个足球有多大,50个立方厘米。一个地球有多大,1000万个立方米。一个太阳有多大,1000亿个立方米。那么宇宙的大小呢,就无法描述了,超出了现有数学体系。一个无法用人类文明中的现有数学模型去描述的大小还如何去描述? 再一个,能用数值去描述,说明这个物体可以量化,可以量化说明它有范围,宇宙是圆的还是方的,很遗憾,宇宙没有几何体,如果有几何体,就存在边缘,那内和外又是什么?不就又出现逻辑上的死循环了么?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宇宙在爆炸之前是什么?宇宙爆炸在什么地方? 所以宇宙不可以用现有的数学体系去建立模型,只能对我们能观察到得,或涉及到得范围进行量化。 这就发生了一个奇怪的显现,似乎是我们探索到什么地方,这个象才产生了。那宇宙到底是什么呢?我说:“宇宙是人类这种生物结构运行时产生的一个思维感受。” 这个观念的理解导致的却是对传统客观世界认知体系的毁灭,因为这一切都是虚幻的。(注:世界的理解,世指人活的时候为世。界指界限。世界就是人活的时候所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状态为世界。表述的是一个范围。) “我有我的宇宙,你有你的宇宙,你的宇宙不因我的宇宙消失而消失!”这句话听起来感觉很废话,我们运用置换的方式来理解这句话,我们把“宇宙”这个词置换成“感觉”,这句话就是这样:“我有我的感觉,你有你的感觉,你的感觉不因我的感觉消失而消失!”。下面我阐述人认识世界的方式。 宇宙随我们每个人个体的诞生而诞生的,当我们出生后,自己的宇宙就产生了,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宇宙,那岂不是有无数个宇宙了? 不是的,每个人的私有的宇宙都是一个宇宙,我们个体对这一共同的宇宙产生一个镜像副本,可以理解成共同的认识,这个认识是在人后天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交流达成的一致的认识,虽然达成一致的认识并不代表这个认识就是对的。 个体对宇宙的认识存在于自己私有部分,这个私有部分中有对世界的共同认识,也有仅对个体的自我认识,这就是每个人认为自己和其他人差异的部分。其实这部分用佛的理论到容易解释。那么宇宙是什么呢?宇宙是我们个体产生的感受现象,本质仅是附载的一组信息,道家用的名词为“无”,佛用的名词为“空”,因此是无法用一个量去描述的,比如大小,形状等这种方式。 那么在这个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物呢?比如外星人?我的观点是对于生命的理解,我们认为的生命是碳基生命,我认为这个为狭隘生命观念,生命体可以扩展到硅基的,或其它基的,以及波的形式存在。那么生命的广度将大大扩大。 人类现有的探测手段还很有限,也就是从色、味、听、触觉、温度。宇宙这个词用来表述这种状态,用另一个词或许会更好的理解这一点,宇宙=系统。每个生命都会对宇宙的概念产生一个自己物种生命体的副本。人类有对宇宙的理解,昆虫有对宇宙的理解,一切生物都有。 人是什么?什么是命运?有什么用?我们都在这个宇宙这个系统中。其它生命也可能在另外一个系统中。让我们再次理解一次宇宙:宇宙本身是一个信息系统,人对宇宙的理解仅是人类对这个信息系统中部分信息的接收。特斯拉说:“想了解宇宙么?当我们把身体的频率调整和宇宙的频率一样时就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必须从宏观转移到微观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所知道的物质都是波的形式存在的,世界由非常微小的波粒组成。 我们了解宇宙是什么,那么我们在来了解人是怎么来的,然后去明白为什么有你,有我的区别。与其说人是怎么来的,不如狭隘的说地球上的这些生灵是如何来的。 孩子问父母,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父母会说,你是爸爸妈妈生的,爸爸妈妈是祖先一辈一辈这样生下来的,而老祖先是猿人变得,猿人怎么来的,是单细胞生物一点点进化的,从水中到陆地。 生命是彗星这样的星际物体带来的,被雷电产生的,那么再往前呢?这些都是巧合?人真的是进化来的么?我不太相信,我只认为进化在阶段局部发生。无论从什么地方来,换个角度来看,以我们自己为分析体。组成人的基本是元素,是各种各样的元素。人身体有铁、氢、氧、铝等等一系列的矿物元素。有趣的巧合是人身体中的元素比例和地球的矿物元素比例基本雷同。 人从自然中来,我们的母体父母分别从自然界吸取各种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份来自自然包含了人身体所需要的各种元素,这些营养包含了阳光等等一切我们所存在的自然界。 我们的父母将精子卵子结合启动造人程序,受精卵按程序开始从母体吸收自然界的元素,这些元素就如同原材料,汽车上的钢铁、油漆、橡胶这样,在造人程序的步骤下将这些元素组合成人。 这个时候个体的宇宙空间已近产生,但是信息副本还没有完成,副本在记忆功能完成后形成个体的宇宙。在母体中是受精卵中的造人程序进行人型的制造过程,在人型制造结束后,进入母体外进行自然界信息输入,这一过程包含了声音语言的程序编写、视觉形状的程序编写、味觉程序编写、触觉程序编写,这一过程全部为强迫过程,就是外界如何,程序就写成如何。 这个时候依旧只是人型,当这些外界程序编写完成后录入到个体的宇宙中,这个时候就是该装入我们自己记忆体产生记忆力的时候到了,人可以自动的时候了,宇宙也产生了。有人能回忆自己出生的时候的情况么?都没有,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记忆体。 下面就是我们使用已有的几大程序在这个自然界中自动运行的时间了,直到人的结束。人的结束呢,其实也就是细胞不在分裂,维持人这个系统的配件使用期到了,这个计数器在细胞核中有记录,分多少次是一定的,但多长间隔分一次可以变。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层次的时候,会有一个可怕的发现,人其实是一个信息载体,是一个程序的执行体,是一个生物计算器的一部分。这就是系统论,后面再说。 还是先说人,人不是进化的,不是被电化学产生的,人是制造的。人类往往很牛B,那是人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主宰,有点可笑。上面已经讲了人的原材料是我们所在的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元素,那么把这些矿物元素组合起来的是什么工具? 给你一个人所需要的所有元素能组成一个人么?当然不能,搭积木是要按规律的,没有规律就搭不成积木。这个个规律的信息就在我们一直谈的基因中,这个基因组建中有很多功能开关,精子卵子结合后,激活程序启动开关,向母体提出当前元素需求,在基因组件控制器下,对双方信息载体中的信息进行重组,重组完成后定型,定型后的控制器进入细胞核内控制器控制细胞分裂,按顺序(计数器)将干细胞依据信息的制造要求分裂成不同的组织出来。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这个系统论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偶然的,全部是必然的。偶然的说法是我们自己因为信息少而个体产生的观点。这就是人,按母体信息继承运行的一种自然元素的设备,动力来自辐射。太阳就是我们最近的一颗电池。所以么不要讲人是什么可以站立的可以思考的宇宙万物的至高无上的生灵,都是可笑话,不过是一个具备多功能的设备,生活在一个创造的世界里罢了。明白了人是如何制造,下面讲为什么有你我的差别。我是谁?我是一个执行代码的执行体,被实例化的信息载体。我们有了自我的感觉,正是因为有自我的感觉,才相对出有“他”的区别体。我和他有区别在我们都有相同的宇宙信息的副本,不同的是由于基因属性的变量值不同,导致了我们的差别。 也正是因为基因属性的值不同而产生了这个差别。思维活动在自己的宇宙中运行,由于基因代码的不同,在我们相同宇宙信息副本中产生了属于个体的思维活动。而这些思维活动在确定前不用通过行为反应出来,只在个体的宇宙中模拟。 在信息确定结束后才通过行为反映出来。而只要有行为就意味着信息的传递,传递在各个体的宇宙中,这种行为对个体所处的环境信息体都有联动效应,而在社会体系中更为明显。 这个地方举例说明一下这个过程,一遍我们更好的理解。如我这个人的存储基因的每一个细胞核中的DNA的颜色属性中对短发美女反应值大,这个属性在我看到10个美女后,在我的脑海中最后决定和其中短发美女接近,这个接近的行为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我想要和这个短发美女接近而是我的基因属性导致的一种必然结果。其他人喜欢长发的,那么这种属性的差异就是“我”和“他”的分别,每个人的基因属性都不同,正是这种属性的差异导致了有 你我的区别。而在“类”的角度上,你我都是属于人这个“类”,不同的只是被实例化的时候我们“类”中的属性不同。这个不同是在我们继承父母双方信息时产生的,换个说法就是我们的基因信息都在按一定的规律在运行,你的行为都是必然会发生的,没有一丝的偶然性都是必然的。 总结一下,你我的差别感由我们的基因信息属性不同而在自己个体宇宙中产生不同的思维模拟信息导致,而在类结构上我们都是一样的。用佛的理解就是在意个体为小我,考虑类为大我,信息化后即为无我。 “类”是什么,如果你懂编程一看就明白,如果不懂编程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困难。说到“类”就必须说面向对象,这是在计算机编程里一个很出名的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是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面向对象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理解和抽象的方法,是计算机编程技术[1] 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面向对象其实是现实世界模型的自然延伸。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以看作是对象。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相互作用。另外,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归属于某类事物,任何对象都是某一类事物的实例。如果说传统的面向过程式编程语言是以过程为中心以算法为驱动的话,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则是以对象为中心以消息为驱动。用公式表示,过程式编程语言为:程序=算法+数据;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为:程序=对象+消息。 对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类是对对象的抽象。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其定义为: class 类名{} 它们的关系是,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简单了解一下就行,不懂的自己可以百度。综上所述我们从微观的角度看宇宙,小到无限的小,最后成为波的信息,我们的一切都是由这些粒子组成的信息体。 大到无限的大,大到最后成为一组信息,我们的一切都是一组一组的信息结合。一些信息成为了我们的基因信息,一些信息成为我们的结构体,相同的东西因为功能的不同在宇宙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那么我们这个共同的宇宙到底是什么呢? 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出一个题目给大家做:小明的爸爸让小明买一盒能够全部都能划着火的火柴回来。这个题目怎么解?把每一根火柴都划一遍就知道这盒火柴是不是都能划着了,可是这样做后,这盒火柴也就没有用的,它也就不是火柴了,是一盒被燃烧后的小木棍。 在说说人类的计算器,最先算是用绳来记录,有一个物体就打个结来替代实物,这个叫做模拟。 后来记录的物体太多了,绳打结的方式有限了,于是发明了珠算,有一个算一个珠,有十个算一个珠,有百个算一个珠……,用算珠来记录的数就更多了,可惜人的认知大了,这个珠算又不行了,炮弹的弹道都无法及时的算,于是有了电子计算机,这个厉害了,不但可以记录数,还可以用数来代替一个物比如茶杯用0001表示,椅子用0002表示,10个杯子就是10个0001……人可以用数来代替物,建立了数信息的模拟世界,网游就是典型啊,这些数的信息在电子计算机的硬件设备的运行下,通过显示设备展现给我们一个活生生的模拟世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导致了原子弹不需要实体实验,直接计算机数字信息化模拟就可以得到实体实验的结果。这个是不是很厉害,哈哈,火柴可以模拟么? 可以,在模拟状态下就可以知道是否可以全部划着,把火柴的信息全部数字化后进行模拟,得出结果这样就可以不用划火柴了。这就是解题的最好方式。 那这个题目和我们的宇宙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关系?听我慢慢泄露。绳打结为嘛不用了,到功能瓶颈了,珠算为嘛不用了,到功能瓶颈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会有瓶颈么?会,它的原材料性能就是瓶颈,电路的铜微米技术再发展也有限,主频的增加是通过多核来实现。现代提出的最佳方案就是生物计算机,不是电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的存储和运算要更大更广。生物计算机? 对,生物本身就是一台计算机,代码是DNA,编译器和输出设备就是生物体。人也是这样了。最近爆了一个新闻,人的DNA中有97%的垃圾的基因不是垃圾,是被屏蔽的,这个习惯和我们编写程序时的毛病一样,不用的写错的调试的用注释语法给暂时屏蔽掉。生物计算机的瓶颈后是什么?是波信息计算机。现在有阶段性结果了,我们所在这个宇宙就是一个计算机,一个模拟计算机。宇宙是系统。我们人就是一组代码的模拟组件,用于运行个体中一组基因代码,叫做执行体。在这个系统中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就是关于时间概念的问题,很多朋友在学佛的时候总是不明白佛的世界是没有顺序的,尤其是没有时空的概念。因为宇宙本没有时间,时间的感觉是因为我们人类一种感觉。只有生物才有时间的概念。时间是程序运行控制器中的顺序部分。 在电子计算器中有一个时钟部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宇宙本没有时间,时间是人类这个组件运行时产生的感觉。我们觉得1天时间很长,那是人的感觉,简单的理解就是人间一年天上一天的意思,不同的状态下时间感也不同,我们认为的几千万年,对于另一种生命体或许就是一秒、一天。现在明白了宇宙就是一个波信息计算器内部状态,人就是这个计算器中的一种代码载体运行器。一个小组件。现在我们来看我们人活着的意义,说出来会让大家很失望,当然这个也是不同看法的。 为了得到一个结果,X将一行代码放在人类运行器中执行,这个地方要明白的是不是在执行人,而是执行这个代码,看这个代码最后的运行结果。对于我们的视觉理解就是,X在地球这个系统上,制造了一个人,在人的身体中运行DNA代码,这个过程就开始了,运行过程为,人类按代码规则制动执行,对于我们人类认为运行了几千年,而对于X来说,这个过程几千年也许就几秒钟。来大胆的预测一下人类代码运行结果。人类DNA代码让人类制动吸收系统资源(利用地球环境中的资源)创建文化,建立国家、互相战争,最后统一或消失,当人类灭亡后,这段程序就运行结束,X得到这个DNA结构代码的运行的结果,该程序完成。 当需要运行另一种DNA结构代码的时候,X就投入一个新的执行体到这个系统中,可以放在地球这个系统中,比如新的DNA结构代码的执行体为恐龙样子的,装载信息后就开始运行了,运行完毕后,这个执行体在系统中的作用就要被系统回收,这个程序员应该及其容易理解的。恐龙就消失了,有人说恐龙消失是小行星撞击导致的,也有人说是气候大变异等,换个思维理解好不好,小行星的撞击或者气候大变异就是这个系统的回收方式,对于系统里面的执行体的认为是小行星撞击或者气候大变异,而对于X来讲这只是一个回收行为。太可怜了,人活的意义就是为了执行体内的一个代码。我们的行为都是一定的,按规律在发生,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抬腿,都是执行DNA后的结果。没有真真意义上的想干就啥干啥。在按这个方式理解后,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既然我们的行为是按规律必然发生的,那我们就什么都不要做好了,就顺其自然好了,也不要有进取了。sorry,这个只是其中一种人的想法,他的基因决定了他接受到我发出的信息后的反应就是这样,其它类型属性的人看到这个信息后会无所谓,会留意等等,都是不同的必然反应。我的基因信息让我到现在时刻必然做出了发出这个总结的信息给周围,在其它执行体看到我发出的信息后,对他们体内的基因结构中的一个属性产生影响,提高了他们在系统中能有一个自认为的更协调的方式运行。 比如理解我说的内容后,这个个体知道原来自己对外界行为的反应是由自己基因信息决定的,那么他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去避免让自己处在一个自认为不利的局面下,避免让自己有那种不好的反应。而有些人的基因信息属性中对外界信息学习能力低的,悟性值低的自然也就不会对我说的话产生反应。 所以能看到我写的内容的人是必然的,看不到的也是必然。所以有学习接受能力高基因信息属性的人会将自己的性格、能力多做分析,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一生也比较平稳幸福。以前不知道的,在理解我说的话后,对自己多做分析,让自己处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状态,自然也就平稳幸福。世界发展到了这种局面:人人以追求物质为至尚,大地资源被严重破坏,人现在大多是吃饱了,然而意识上却仍在一个大局中不能自拔。许多为了现实利益的商人,不则手断的生产不良食品,生活用品等,这种趋势已心动灵界上层,给人意识提高的时间有限,改变趋势是在于每个人的思考,幸福是什么,需要好好深思。命运能改变么?命运是什么?命就是就是之前我说的承载基因代码的执行体,运是什么?运是这个运行轨迹。命运就是这个执行体在按基因代码的属性在这个宇宙系统中的运行轨迹。这个可以画图理解,在一张地图上,用一个点来表示自己,将自己每时刻的点都在地图上标记出来,注明时间、和周围环境发生的信息传导事件、注明自己(就是代码执行体)的身体状态,这个轨迹图一直从生到死的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是这个人的命运。命看不出好坏,只有在运行后,与其系统中的信息互相传递才能看出好坏。尤其什么叫好运,什么叫坏运,这个都是人类自己所定义的,活的时间长,在社会中或得较多的物质资源,多儿多女等等这些人类的观念形成的。佛则认为命运都是苦难的。无论是民间的认识,还是宗教的理解,这些都是带着人类自我色彩去感受的。而在系统论中,命运只是一组基因代码执行体在系统中的组成和回收。 有人问学习能改变命运么?呵呵,学习能力的高低每个人在基因信息中的值都不同。学习基因高的,没有学校都能学到知识,学习基因差的,有学校都不学。因势利导是教育小孩的最佳方法,压迫式的是最差的方法。珍惜我们这一次的执行轨迹罢(一般命运只有一次,记忆回收旧没了,当然也有特殊,暂不说)。命运可以改变么? 我的回答是命运可以改变,难度太大。后天的学习,机遇等等都不是命运的改变,因为这个是执行体执行基因代码后的必然行为。想改变命运只能通过改变我们的基因信息属性。因为基因信息属性是决定执行体(我们的肉体)行为的唯一参数。 现在我们知道一是通过生化方式来改变基因片段,如病毒。二是通过放射线的方式,用射线来改变基因片段,这个过程类似用紫外线擦写单片机用的可改写芯片。这是现阶段的方式。改变代码后执行体在系统中的反应行为即可改变,趋向平稳。 而现今的基因代码执行轨迹在图表中的表现如同沸水中的分子运动一样易变。当所有基因都理想化后,图表表现的就如同冰冻结晶后的状态,分子有序排列。在此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动静、冷热的这些阴阳的易变关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系统内的阶段性命运改变。有一些疾病是病毒导致的基因突变,如I型糖尿病,在基因被病毒改变前,个体的行为和正常人一样,可以随意的吃喝跑动,这是基因的执行状态。当病毒改变基因后,个体的行为便发生了改变,随即在命运图表中的运行轨迹和之前未变前的趋势发生变化。运行轨迹的变化就是命运的变化。 这种就是命运在系统内的阶段变化。而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也是一定的,所以叫做系统内的阶段变化,这个是从个体角度来说的。人类科技有可能运行到能够自己随意改变基因结构和基因属性值的阶段么?不知道,这次代码实验还没有结束,也不知道会得出什么结果。总之全部是“好”基因的话,我们这个世界也就“死”了。人人都不争斗,人人都没有矛盾,也没有文化差异,也不以消耗资源的情况来破坏自然,这是一个什么世界,一个“死”的世界。水清则无鱼。当然,全部是“坏”基因的话,世界会更快的消失掉,我之所以还能写,你之所以还能看,是整体代码体还在运行着,还有给我们共同思考的时间。 追求世界大同作为一个目标是现代政治的目标,当真的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也就是终极的时刻。也可能人类最后被自己的代码本性(贪性)造成的战争武器所毁灭。因为目前世界趋势是人人都要好的资源,当智慧没提升上来的时候,只有战争是最有效的手段。或许这个就是人类基因代码运行到最后的结果,毕竟这次代码还没有执行完毕。这盒火柴还没有划完。很多人看来我是属于先知派的,也有很多人认为宇宙的发展谁都不知道,属于未来派,就是茫茫无边际的天文学中的宇宙从古至今只产生了这一次,我们是经历在这一次宇宙爆炸过程中,地球的历史在我们所在的宇宙中也是第一次,我们现在在地球上文明也是第一次,地球从彗星带来了生命的种子,然后从单细胞一点点的进化到有我们人类这样伟大的物种,人类以后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步的走出地球,进军太阳系,然后从太阳系发展到其他恒星系,在扩大到其他的星系。还会结识外星人,共同在宇宙中玩耍,永无止境的一个游戏。我不反对这些观点,谁都没有真真的跳出我们这个系统来看待问题。我们的身体结构导致了我们有功能上的瓶颈。就如同要一台286去执行一台586的功能一样。结构上的不同,286永远也想不通586的事。这也是一些人永远无法沟通的原因,或许不愿意沟通,也许沟通留下的只是神化传说…… 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存在? 达尔文说过在一切偶然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必然现象(自然规律也就是这么来的)。目前教科书上科学的解释是这样: 地球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并不特殊,却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怀疑宇宙间可能有繁殖生命的星球,但至今还未发现它们。 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与太阳相距1.5亿千米,这样的距离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如果距离太阳太近,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太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则无法生存。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你别小看这个大气层,它的作用可大哩!一是提供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空气;二是保护生命安全,使其不受陨石和宇宙射线损伤;三是保护地球表面的热量。 在地球演化的历史中,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随着地表温度的逐渐下降,水汽经过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有了液态水,就有了生物体绝对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由此可见,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生物的出现和进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就像在地球形成后并没有生命,但是在很巧合的情况下,氧、氮、氢、碳等元素在太阳的紫外线和暴雷或者由于地球上的火山爆发带来的影响等的作用下,形成了很简单的有机物;又很巧合的是地球正好处在距离太阳的适当距离,在这个距离内陆球有适宜的温度并且地球的质量大小又足以形成大气层使生命体免受致命的宇宙射线的辐射。在这些苛刻的条件下才使生命得以存在。 进化的又是因为,某一生物的基因变异,而这变异出的又比原由的物种更适合环境,在接着适者所以,就因为这么多的巧合才有了地球的生命。 就拿数学的概率来说吧,在一袋子内装进1万个白球和一个黑球,而在你眼前有10个这样的袋子,但是只有一个袋子有黑球,现在要你拿出其中的黑球……这就是产生生命的概率。 生命不是自主产生的,要知道生命是被动的产生的,就连进化也一样。当那些可以产生生命的元素在很多种被动的情况下才产生的。..........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