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流郑州

 wps0321 2016-06-22
水流郑州

王幅明

悲喜黄河

河,是一座城市的年轮。

郑州,因一条大河流过而自豪,而悲伤,而欢笑。

当然,黄河并不属于郑州,她只是从郑州身边流过。但是,黄河流经郑州,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这些用泪与笑写成的故事,全都流进了民族的史册。

史前的大河村遗址,存留了远祖的身影。邙山炎黄广场,展示着先贤的鼎盛。

邙山有大禹岭。大禹站在山岭之巅。大禹乃治理黄河的始祖。禹受舜命,修理河道。经过数十载不懈的努力,不羁的黄河第一次被驯服。

邙山有毛泽东视察黄河的纪念地。摄影师拍下了这一瞬间,成为黄河历史闪光的一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办好。”他沉思许久,留下一句话,掷地有声,响过黄河的波涛声。

国家治理黄河的机关,设在郑州。经过数十载不懈的努力,不羁的黄河再一次被驯服。

黄河南岸,花园口决堤堵口纪念碑表情忧郁。抗日战争初期,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政府炸开黄河大堤,致使豫、皖、苏三省44县蒙受水患,89万人惨死,390万人流离失所。黄河血泪滔滔,被迫改道8年之久。

曾经的悲伤,已经流入大海。

如今的黄河,总是露着笑脸。黄河游览区到处是渔村、湿地、休闲农庄,时刻向游人招手。

金水河,含金

金水河,一条流过2500年历史的河。

春秋时代的祖先有福分。郑国诞生了一位不毁乡校的贤相,大名子产。

他执政26年,以百姓为衣食父母,极尽谦恭。这个依靠言论自由和法典治国的贤者死后,天下同悲。思想家孔子泪流满面,称子产是先人留给晚辈的恩惠。百姓倾其所有为其送葬。他们怎知,子产已给家人叮嘱,礼金一概不受。百姓便将这些金银投到河中。河水因为珠宝的绚丽而金色闪闪。金水河由此得名。

郑州,曾被遗忘得太久,太久。

百年前,随着京汉铁路的开通,郑州作为重要的车站,再次进入世人的视野。60年前,郑州成为河南的省会。3000年前的商代故都遗址被意外发现。金水河,恰从遗址中间穿过。

金水河的北岸,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相传,宰相子产春游护城河,看到山下盛开的紫荆花,赐名此山为紫荆山。今天,它成为超人气的公园。

河水断流过,也受到过污染。如今,河畔建起连绵十多公里的滨河公园,绿树成荫,成为休闲者、健身者的天堂。

无数次在金水河畔漫步,聆听鸟鸣,在天然氧吧里吸氧,凝望灵性的细流怀古。

也一直心生感慨:游乐设施已经够多,唯独,少了一尊先贤子产的雕像。

熊儿桥下的河流

熊儿河,源于明代的一座桥梁。

某年深秋,郑州连下暴雨,南关外的小河泛滥,两岸百姓叫苦不迭。住户熊儿侠肠义胆,把自己多年积蓄慷慨捐出,带领群众挖河筑堤,排洪导水,最终把害河变成了益河。为方便人们行路,熊儿又在南城门外的河上修起一座石桥。

人们铭记熊儿的功德,将石桥以他的名字命名。无名河因桥得名。

郑州虽有多条河流,但真正从老城区流过的,只有金水河与熊儿河。

两条河流,共同见证了一座古城的沧桑巨变。

贾鲁河,被时光掩盖

赫赫有名的鸿沟,早已干涸。楚汉相争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者为汉,以东者为楚。

鸿沟相传2300年前为魏国所凿。其故道北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东流开封,最后流入淮河。曾几何时,河流淤废。元朝至正年间,一位名叫贾鲁的山西籍官员受命治理黄河。他采用疏浚和堵塞并举的方法治水,开凿了新的河道。古运河重新焕发生机。豫人感谢贾鲁的恩德,便把重新疏通的运河改称贾鲁河。

鸿沟干涸了,一段历史也被时光尘封。考古学家终于给出了谜底:今日贾鲁河,其前身就是远古的鸿沟。

贾鲁河静静流淌,默不作声。它心里明白,被时光掩盖的历史,终会复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