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国称霸为磨灭记忆曾刻意磨毁铜器铭文

 芝润斋 2016-06-23

       在考古发掘出土的有铭青铜器中,经常见到春秋时期的铜器上有不少铭文,经刻意磨毁、改刻或作器者名字被削刮或改刻铭文的现象。河南淅川县下寺楚国M2王子午墓(春秋晚期前段)出土的蟠虺纹“荐鬲”就是楚国称霸,磨灭“记忆”的范例。

       器腹上攀附浮雕、透雕立体六条怪兽均匀分布,与立体怪兽互为映衬,怪兽回首顾盼而奋尾欲动,凹腰收腹而紧贴于鬲腹,前爪紧扒鬲口而双目圆睁,整器造型生动,铸作精工,庄严厚重,尤其近平底、实心足,已与春秋早期空心深腹的铜鬲风格迥异。泄露“天机”的是宽宽的口沿上有一周篆书铭文,但起首作器者姓名3字被刮去,仅存12字:“□□□作其荐鬲,子子孙孙,永保用之。”另有出土的1件鉴,铭文也被刮去。此鬲出土之时,鬲内还放置一件青铜匕,长16厘米,显系与鬲相配的取食工具。

      鬲(作国名和作姓时念gé,表示器物时用lì),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鬲(lì)是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青铜鬲。青铜鬲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这是商代中期孤品饕餮纹四足鬲(图4):通高22.8厘米,口径21厘米,腹深16厘米。直口,兽面纹,宽沿外折,四足鼎立。鼓腹分为四裆,形成四个袋足,颈部饰雷纹,足上腹裆各饰变形饕餮纹,饕餮的眼睛为高浮雕,纹饰清晰,铸造精美,造型奇特,装饰性、立体感极强。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出土的青铜鬲中,除称“鬲”外,还有自名为“鼎”、“羞鬲”、“豊鬲”、“荐鬲”等器物。

       蟠虺纹“荐鬲”的“荐”字,在西周晚期虢叔旅钟铭(集成00238—00243)之“上鬲丨下丨鬲御于天子”应与铜器自名“上鬲丨下丨鬲”+器名”两种文例联合考虑“上鬲丨下丨鬲”,该字应读为“荐”,作副词是“再”、“重”的意思。《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经典释文》:“荐,重也。”《诗经·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荐臻。”《尔雅·释言》:“荐,再也。”两个“荐”字都是再次、接连、频繁的意思。古文字资料中有“荐鬲”、“荐鉴”、“荐鼎”等铜器自名。在《说文》中有另一字“瀳”从“荐”为声。《说文》:“瀳,水至也。从水荐声。读若尊。”瀳或作洊,《易·坎卦》:“水洊至”。“上鬲丨下丨鬲”可能是从水、从两个鬲可能是从水、从两个鬲(“荐鬲”之“荐”的专字)的“瀳”字异体,“瀳”与“上鬲丨下丨鬲”只是声符替换的关系。

       淅川县下寺楚国王子午M2墓中出土有2件荐鬲,而在M1楚国女贵族墓中也出土1件尊鬲 ,通高10.2厘米,口径14.7厘米,重1.8公斤。宽平沿,束颈鼓腹,平裆三蹄足,与足对应的腹上有扉棱。腹饰三组兽纹。出土时鬲中放一铜匕(图6)。内壁铸未被刮掉铭文15字(其中重文2)。铭文:“江叔上次下虫,作其尊鬲,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殷周金文集成》3.677)器型纹饰与春秋早期的齐趫父鬲、鲁伯愈父鬲、黄子鬲(黄夫人鬲)、王作贙母鬲、鲁宰驷父鬲相类。“江阝,从水从工从邑,当为‘江’字,此‘江’字从邑,当为江国”,表明原来曾属于另一个名为“江”的小国所有。而楚国王子午M2墓出土的2件荐鬲,极有可能是属于同一主人的。江国铜器为什么会出现在楚国贵族墓中呢?

       江本为小国。春秋早期,江国先依附于楚,楚成王曾嫁妹(江芈)于江,以会盟方式图复兴。待齐国称霸时,江又依于强齐,与齐、宋伐楚。《春秋》僖公二年(前658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左传》曰:“服江、黄也”,杜预注:“江、黄,楚与国也,始来服齐,故为合诸侯”。江国的都城大概在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这里发现有江国故城遗址。据《史记·秦本纪》、《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载,江国始祖玄仲为伯益之子,其子启即位后封玄仲于江;伯益是帝舜赐嬴姓各族的祖先。“江”为东夷族与夷的一支;江,又作“邛”、“邗”、“鸿”。这里的“江”,不读jiāng,而读gāng,其中一支的江氏称为正宗(念hóng,鸿)。卜辞有“鸿”的国名,系以鸿鸟为图腾,以后发展成为国号。

       《春秋公羊传注疏》鲁文公四年(前623年)、楚穆王三年:“秋,楚人灭江。”故而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氏。楚穆王为改变楚在“城濮之战”后的劣势,先后灭江、六、蓼、舒、宗等国,控制淮南、江北(今安徽中、西部)地域。两国交兵,战胜国首先要作的事就是毁其宗庙而迁其重器。蟠虺纹“荐鬲”铜器或许就是楚国灭江、劫掠瓜分江国的战利品。“磨灭社会记忆”也是一种“记忆的惩罚”,就是把别国的“纪念碑”转化为“耻辱柱”,成为自己的“功德碑”,以传告祖先及后世子孙,王子午墓中的两件蟠虺纹荐鬲即属此例。但王子午却欲盖弥彰地将原主人的名字刮去,却未料同为楚国宗亲的女贵族未作处理,泄露了这一段本也难以掩盖的历史。

       江国“荐鬲”泄“天机”,楚国称霸磨“记忆”。据王子午鼎铭文纪年考证,繁缛的透雕、浮雕立体状附加装饰的蟠虺纹荐鬲,铸造年代应为春秋中期(专家厘定春秋晚期前段),然笔者认为,此器不是楚国所铸,应为公元前623年“楚人灭江”前之器,上限至少比春秋晚期的王子午鼎早铸71年,它的存世距今至少有2639年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