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海,为何喜欢,一开始多是因为它平抑自己浮躁的性格及本色,年轻甚至粗野,有时又颓废和沦丧为一体,依然是清晰可辩的自己,但却是矛盾和纠结的自己,惟独在大海边,似慈祥的母亲目光下,似温柔的情人环顾中,一切可以平息下来。 这是在海边的自信。别人早已在海上驰骋和跨越,上周在空中鸟瞰琼洲海峡,看似滇池大小的距离,但自己却从来也没有想过要穿越。 山野穿越这些年,经历了无数的准探险式的探路,但只有一个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那就是生命的完整性。时间、路况、体能、温度等无一不在关键时刻随时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即便如此,厌倦了城市低成本生活的人士,想要荡涤和革新自身生命的愿望却驱使着大家前赴后继。 年轻女人们结婚后,一般出面和露头的机会少了,媒体人IT人不管是装腔作势地英雄还是恰如随意地回归,每个人到了山野里,扎扎实实地处理好自己的身体之外,什么混帐情感和男女生理,大都属于低成本生活的伴侣了。 许多时候总是想起海,想起那些曾经的岁月,想起那潮起潮落的追逐,不少时候,曾经幻想也可以像肖申克那样,一页小舟,荡漾在异国他乡,所谓家不是我家,所谓国不是我国,了此一生岂不快活。 这些都是幻想。 自然,植物、动物和人类组成的自然社会,人类是最无耻的,尊重原驻民、保护原生态的行为,终究其主流是要以人类本性来驱使的,否则人类总体贪婪的群体就会很快将那个不“以人为本”的政府吃掉。即便有时学者和宗教人士有类似的见地,但也礼貌般、自我保护地弱化了。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热爱大海,可是却没有能力去亲自热爱我的大海。此时此刻你们或迟疑甚至嬉笑,但我要说,热爱大海就如同热爱女人一样,必须要附注行动的,没有行动,那就是残废的爱,那就是无耻的爱,即便是那位诗歌语言大师或者什么至高无上的领袖。 不是吗?不涉身踏入茫茫大海,你能听到它真实的呻吟吗?不泛舟与波涛汹涌的无际海洋,你能感受自己的渺小吗?而我,一个生长在陆地,没事海边走走,报刊上看看,网络上侃侃,但却永远无法拥有那磅礴的热爱大海之心。 或许,上帝会带个老师给我,教我上船,教我掌舵,教我系帆,虽然这些电视里会有,书本上也有,但不亲临现场地实践,是无法认真体会的。怀疑自己此生没有这个机会,这个如梦想般的愿望,已随着年龄增长而越走越远。但向往,这个比挑战自我极限更无限的念头,从脑海的波涛中来,从脑海的霞光中渐渐离去。 海,自然的毫无边际的海。海,自然地扫光人际的海。海,自然得不能战争掠夺的海。这广袤、温暖、湛蓝的保护地球总体平衡、保佑人类不灭绝的海。 在宇宙中它或许是唯一这么深刻地眷恋这片人类主宰自然环境的自然本体,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污浊无休止地肆虐它的行为进行下去,哪怕这种肆虐般污染,海洋它还可以承受亿万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