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变:海上的暴雨

 黎荔专辑 2021-12-17

突变:海上的暴雨

黎荔


轻盈地坐在电脑桌前,准备敲字,无端端地,一个词坠入了我的脑海——“突变”。
 
说起“突变”,我想起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一幅作品《海上的风暴》。约翰·康斯太勃尔(1776-1837)是18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英国风景画家之一,第一流的最诚实的大自然的讴歌者。他的风景画突破了传统风景画的固有模式,忠于眼前所见的自然进行描绘。
 
《海上的暴雨( Rainstorm Over the Sea)》这件作品,来源于画家对于自然风暴的观察。康斯太勃尔善用绘画记录天气,并且为素描留下过详细的注解,例如这样的记载:182295日,朝向东南,中午非常清爽的风,明亮而清新的云移动得非常快,不时会展现非常明亮的蓝色天空。康斯太勃尔很早就购买了福斯特的《大气象研究》(第二版),并且在书上添加了许多注解,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他经常不同意福斯特有关层云的观点。
 
康斯太勃尔画《海上的暴雨》这幅画,一定是为了告诉自己和别人,在惊涛骇浪的海上,暴雨是什么样子。这是天地之间一种突然而剧烈的变动。这件作品一定是从一个精心布置的构图开始:面前是海滩,帆船在远处平静的海面上,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被描绘得很阴沉。此时,康斯太勃尔的心情就像是气象的突然转变,他创造了聚集的云层,用黑色和白色条纹让暴雨快速落下。风云突变,汹涌怒海,这是生气蓬勃同时也是澎湃可怕的自然力量。康斯太勃尔用急速转动的笔触夹着使用刮刀,描绘了翻卷的浓重乌云和远处的海面,表现暴风雨来临前的瞬间景色,呈现大自然的咆哮和自己心中的波动。
 
康斯太勃尔是如何使那翻涌的层云与波涛,显得如此真实生动又如此怒不可遏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一定充分体验过大海的威力,海上风暴横扫一切的震撼。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想象,没有天气预报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当这样一场剧烈的大风暴急速涌向海岸,大风将吹掉无数房屋的门窗,甚至被掀翻屋顶,有的地方被夷为平地,大树被连根拔起,或者被拦腰折断,港口或海面的大量船只,被吹得横跨海域,漂流到异邦,或是被狂暴的海浪瞬间吞没。对如此辽阔的大海和天空,观看者只会感到了自己在天地之中的渺小自己短暂的飘摇海舟一样的短暂:我们只是一个孤独的存在面临着茫茫无涯的大自然,一个人面临着整个宇宙之咆哮


 
我想象着,那在海面上如一片树叶般漂流起伏、剧烈颠簸的小船,在猛然倾覆之前,船上临死之人的最后一瞥:无数波涌凝作兀立的山岩,小船深深沉落于涡流的洼底,在看到大海竖立起来的惊心一瞬,这可怜的人的眼中,壁立千纫的大海只剩一片亘古的荒凉。我想,康斯太勃尔一定将大海看作是那些可怕的、永恒的自然力量中的一个,它那狂暴难驯的破坏力,能够摧毁人的生命,但它同时也是生命的泉源与包容死亡的归宿。大自然会突如其来地变脸,对人的命运施加一种无法逃避的影响。只有从这个角度看这幅画,才能理解它的全部含义。
 
如果将这突变的风暴延伸到人世来思考,人类历史上有一些时期,属于变动极其缓慢的时期。在这些时期里,文化是延续性的,而生命不是割裂的,人人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文化幻觉里,文化创造禀守着逐渐积累的法则,今生今世只是漫长文化时期的一个局部。历史上有一些时期,属于突变的时期,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它是罕见的,但却一定有一代或数代人恰巧遇上了。原因复杂、不可阻挡的巨大变化,使人类发展的长河出现了断裂,出现了巨大的波峰浪谷。新事物、新文化纷繁出现,旧事物、旧文化迅速沉落,生活和世界突然之间全部被刷新了,宛如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翻江倒海。在以往,社会的基本结构和文化传统一般可以延续,而这一次的时代变革却把社会的基本结构和文化传统全部改变了。虽然传统秩序被打破,可新的稳定秩序却未曾建立起来,世界变得多元,流动而非固定,但同时却像是来到了一片雷区,随时都可能踩,气候可能突变,病毒可能进化,工作可能消失,爱情也可能飘动不居,捉摸不透的流变和风险冲击着这一时期的人们基本的生存状况。
 
突如其来的风暴没有预兆,难以准确定位,但随着海况的恶化,有些人应该能够看出,一场极其剧烈的风暴正在酝酿。无数表情复杂的鸟,面上骤然四散惊飞,翻开奇异的花样,而天空上翻腾的团云已由淡到浓,云顶的轮廓逐渐清晰,呈圆弧状或花菜形,巨大云体耸立成塔状,而云的底部则是模糊和黑暗的,沉重地向着海面不断下坠。这个时代,一定已有许多先感者,认出了风暴,心已如大海翻涌走到了时代的拐点,有种不确定预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