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拳斷手述要-王薌齋(1)

 秀外慧中1965 2016-06-23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前 言        

技擊之法,分門別派,要皆以拳套招術爲本,而拳套招術具是人之僞造,非發揮本能之學也。

意拳之斷手,拳套招術一概不用,是以各門各派之所長,歸納爲一,所謂“無長不彙集”,“集古大成”者是也。意拳之斷手,首要勁力均整,再要三角弦應,次要單重發力,更要無微不法,法在無念,最後要形力須歸一,神意不著象。故意拳之斷手,與別門別派之技擊均不相同也,蓋因其所重者在發揮人之本能活力而不在局部方法故也。  
  





意拳斷手模式,並不是多,而是極少,只有數式而已。然皆形簡意繁,具應付範圍皆是多方面的,其所運用之力,爲一種立體之力,非僅點、面、線之力,如別門別派者然,此種之體力,非是一種片面方法,而實爲一種發力方法,如能掌握此種發力方法,則技擊之道思過半矣。此正是他人所無而我所獨有者也。習學意拳,不盡在年限之長短,與功夫之深淺和體質之強弱,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動作之快慢,要在於有無真實篤誠之力,如有此種篤誠之力,又能運用立體發力之方法,則於拳道就不難升堂入室,然于學者,平日亦須用此發力方法將本能活力加以訓練,否則,亦不成功夫。此即“後天返先天”之謂也。本文所欲闡述者,亦即如何訓練人之本能活力,以期達到“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之境界也。舉一反三,我希望學者不要囿于我所說者,要從我所說者之中推出我所未說者,如是才可貴也。





勁力均整

意拳斷手,最重勁力之均整及各項力之綜合運用,要做到無動不動,己身之動,無論微著,皆須是整體機械之動,一指之指動,百骸皆動,所發一指點微之力,亦是均整之力。周身之意皆到,力不論大小,動不論微著,皆不許破體發力,發力不破體,須使渾身無任何執著點,一有執著點,發力必破體,其力亦無由均整矣,且易爲人所制,故發力無執,則體不破,體不破則力必均整矣,若能均整無執不破體,則對方挨著我之何處,我便以何處擊之,此即“周身光芒不斷”之真義也。  
  是故,技擊斷手之際,不論主動之發力與被動之接發力,在我則意無定向,無的放矢,六面支撐圓活,突擊內戰,何處觸敵,何處驚炸,既圓活又直射,神意形力,似粘糕之妙,即在於此。如果力有執破體不均整,則不能臻此意境也。然須知力生有兩,兩則能一,蓋反者力之用也,欲吐必吞,無吞則吐無以生,吞而不吐,則吞無以成。同理,欲上兜必下挫,欲左之必右向,前擊之中必有後撐。此即神圓意方,形曲意直也。    

禽獸各有其特殊之本能活力,然其活力及第一次自然力,即先天即有者,非後天自覺培養而出者也。人之本能活力,雖先天具有,但由於種種社會應力而減弱,甚至淹而不彰,然籍後天之鍛煉,使其恢復而增強,此乃人之第二次自然力也,人之此種自然力,即技擊斷手之資本。此種自然力須加以訓練,使之成爲人所特有的欲之即出而又出之有方的一種均整之力。因籍以訓練此種活力之形式可不同,斷手時此種活力之表現形式亦會因人而異,形式雖不一,但勁力必須均整不破體,力則無二也。    

意拳所運用之力,如炸力、旋力、慣力、杠杆力、離心力、彈簧力等,不能單獨使用,實際上亦不可能單獨使用。若單獨使用,亦達不到均整,且成爲局部片面之方法矣。各項力須綜合運用,尤須借對方之力以成我之力。須知各項力都是筋肉收放與精神假想之統一,二者缺一則力不成力矣。此種均整之力,須由樁法育之,由試力體認而得之,再由斷手訓練而專一之。均整之力是技擊之資本,斷手乃是其具體之運用。力之發,非點、線、面之力,乃立體之力也,即:立勁、橫勁、豎勁三者統一成體者也。故平日操練,不可偏專其一。蓋立勁發必以橫豎二勁爲支撐,則立勁始能定向,同樣,豎勁發也必以立橫二勁爲支撐,則豎勁始能定向,故平日必須練習三勁成體,六力錯綜,我身何處觸敵,何處即爲向敵突擊之鋒面,三勁成體,六力錯綜,鋒面突擊,皆是精神之集合,故斷手之操練,須以意求法,而法又須存於無念,出於無意,如是才是可貴也。        



三角預應  
      

意拳之技擊,非進攻性之拳術,乃自衛之術也。因此,意拳之技擊專講斷手,意即:“斷敵可來之手”,善守即善攻也。爲此,技擊時周身關節與具體面積之折疊處,皆應成鈍三角形,蓋三角形能産生預應力故也。對方不論拳打腳踢,我出手斷其來勁,周身三角所産生之預應力,能分解彼之集中應力也,況我出手即是均整之力,彼必難敵。三角不僅具有預應力,且我所發之各項力,皆是三角遒放與精神假想之分工合作,故三角力實意拳之重要法則也。渾身上下所形成任一三角,都是一項分力點,發力和接發力,實際即是處處求得合力點。一旦求得合力,就可以代替無數分力。故須切記不使各關節拉力所産生之三角分力破壞整體之平衡,即均整之力。而須在各關節拉力之貫串中,求得每一動作的合力點,即力之均整,此即形曲意直之義也。故平日操練時,全身關節須無微不含曲勢,同時,亦無關節不含放縱與開展,遒放互爲者是也。因無關節不成鈍三角形,且無平面積,而是斜面迎擊,尤無固定三角形,而是曲中直射,故我手臂與對方手臂一接觸,三角之螺旋力即輪旋不已,順力而逆行,守中寓攻。且我周身皆爲活三角,猶如一大彈簧,波動不已,柔靜而驚彈,起落如水之翻浪也。三角螺旋力與三角彈簧力實自活三角出耳,故接發力時動必活三角,否則即爲硬抗,抗必執著焉。如是操練,久之則自能有沖之不散、捶之不開之妙。  
      

單重發力  
      

任何一門拳術,步法實爲關鍵,而步法之妙,在於形體重心之調配也。據我數十年練功與實搏之經驗而論,三七步單重發力,實技擊勝人訣竅也。此種發力形式,須沾其身始縱力,抽我身勁已發,否則,難得其妙。須用意支配我身全體之筋肉松和空靈,刹那間一緊,而力已運至彼身矣。如此始能鬆緊不滯,力斷意不斷,意斷神猶連。樞紐穩固。此種發力方法,別門拳術得知者蓋寡也,實爲古代拳術之精華。我之所謂“欲復古元始者”即此類也,非單重發力,均整之力無法囫圇遞至彼身也。所謂緊,即爭也,所謂松即斂也,爭斂致用,緊松互爲。爭斂鬆緊之關鍵,在於虛實相互爲用。前進發力,兩足重量前三後七,前虛後實,後退發力,則前七後三,前實後虛。實非全然占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兩足非“丁”非“八”,其支撐範圍一尺七八,大則滯,小則靈,以能坐襠開胯爲度,前足大趾吃力,後足小趾吃力,要有植地生根之感。發力時,要利用呼吸之彈力,小腹充實,臀部力穩,坐襠提旋,穩定重心,增強兩足力量,與地心爭力,利用地面之反作用力,以加大力之爆炸,須記坐襠時要收斂臀部,使之成爲上體的支座,穩定重心,以增加力之直射速度。如是所發之力,才能實而透,切記兩足不許站在一條直線上,前足不許直線分出,後足不許直線後坐。須以三角螺旋形迂回進退,擰擺橫搖,若鯨之遊旋,如浪之起伏,進則能占勢,退則能避鋒,此即擦拉步之妙也。  
  

發力之際,腰與襠是調節勁度、重心和增強力之均整的關鍵。我力運至彼身,對方因受力而産生一種反作用力,爲克服此種反作用力,以控制已身之平衡,故我須使重心下降,始終下體穩固,上體虛靈。不倒翁之所以不倒,因其重心在其形體之下部故也。即使我發高拳擊對方之頭部,發力時亦須重心下降,斷手多用退步打法,敵方出手發招,亦多用踏重穿襠之術。如敵已向我發起踏重穿襠之勢,此際我須退步斷其手,發力始能便當,故退步打法較之進步打法更爲重要。技擊斷手之目的,實際即以暴力迫使敵方喪失重心,以保持我之重心,始終放在一條載七之實足上,以載三之虛足護衛之,其勢如不倒翁也,不倒翁之所以不倒,一則因其重心下降,一則因其重心始終在一個點上。其重心點外之面積,當受到外力作用而改變其位置時,隨時可改變爲其臨時的重心點。故重心點外之面積上的任何一個點都能起護衛其實際重心之作用,單重發力之奧妙,此其一也;再者彈簧力在身抱三角之情況下,非單重不能出之,只有單重發力,才能做到遍體彈簧似,使全體成爲一大彈簧,此其二也;另外在我無執而彼亦無執時,所生之來回勁,非單重不能出也,此其三也。只有在單重發力之情況下,才能以同一發力動作,發生二次打擊,此其四也,但須記隨時調整兩足虛實之比例,以控制平衡,保證力之均整,尤須切記發力時兩肩不許貫勁,始能源動腰脊,勁貫四肢,力隨足生,三角蓄勁,直線發力。如虛實不清,則犯雙重之病,雙重之病,技擊大忌。學者不可不察。        





無法即法 法在無念  
      

實搏不許用法,局部方法乃束縛神意之桎梏,故用法是取敗挨打之道。意拳之斷手,不用局部方法,不蠻用拙力。用法則無異做繭自縛,將本能活力納入框框之中,而無由發揮。用力則己身必有執著點,犯形破體而爲人所制。故斷手亦是一法不立而發揮本能之學也。然後可謂無微不法,因動靜皆依一定原理法則,而此種原理法則又非局部片面之方法,如別門別派之拳術者然,各項原理法則極其高明深刻,而體現此種原理法則之形式又是極平庸,形簡意繁。所以,意拳之學實爲極高水準而蹈平庸之學問也。  
  

關於意拳之原理法則,昔日我曾於其他文字中有所論述,此處不再重復。然有一點再扼要重述者,即無法即是法之意。亦即道家“無爲無不爲”,佛家“萬法皆空,即爲實象”之義,蓋技擊不用法,不用法本身亦是法,不用法之法,實質上不同於渾擊蠻打,因意拳技擊唯持本能活力之自然反應,而此種活力是經過各種原理法則嚴格訓練之觸覺良能,微動亦循法。此種循法而動之本能活力,實亦成爲人之條件反射生理功能矣。其動必循法,實出於無意識,實如赤子之哺乳,天趣盎然,非有意造作之行也。同一姿勢,有意爲之,局部方法也,操之無念,觸覺良能也。    各派技擊,不管其自覺或不自覺,都要遵循一項原則,即降低勁力消耗與提高技擊效率,欲降低勁力消耗與提高技擊效率。平日訓練本能活力之方法就愈少愈好,少而精,少而全面,形簡意賅。待將此種活力訓練至一定火候時,須將自己之精力專注于一兩項打法,操之熟練,宛如赤子之哺乳,春蠶之吐絲,“尋天籟”者是也。遇敵時自然不煩凝儀,不加思索,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率然成章也。        





提頓吞吐 沈托分閉  
      

斷手,從形上來講,是截擊對方所來之手,若從勁力來講,是斷對方所發之力。  
  

依據運動生物力學,斷手所用之力與物體運動時所産生之機械力相同,亦有三個特性,即:重量、方向、打擊點(即作用點)。斷手之目的,即斷對方所來之力,實即打擊力之此種特性也。上兜下坐,與地心爭力。利用地面之反作用力,有拔地欲飛之勢。旨在截擊敵力以改變其方向,此法謂之提。蓄彈驚炸,欲止先行,行而突然中止,正中寓斜,斜中寓正,斜正互爭,勁由脊發,力從足出,旨在抵消敵力之重量,或震撼敵力之源,即敵之形體,此法謂之頓。提頓爲一來回勁,提爲頓之來,頓爲提之由也。敵我交接,我無執著,令敵也無執著,引進敵力,使之落空,旨在使敵力喪失作用點(即:打擊點),此法謂之吞。吞之同時,順敵力而逆行之,敵力已喪失作用點,而我力已至其作用點,此法謂之吐。吞吐亦爲一來回勁,吞吐無間行者是也。驚彈如抛揚,支點似滾絲,螺旋力纏卷,堅漲於無形,旨在借斷肢以震撼敵力之源,即其形體,此法謂之托。驚彈似粉磚,滾錯疊墜,螺旋力裹擰橫搖於無形,旨在令敵力改變方向,喪失作用點,此法謂之沈。敵力來勢迅猛,我則不躲不閃,不丟不抗,順其力以解其力之重量,引其力以奪其力之作用點,進步占勢,退步避鋒,借急促之勁作來牽動對方之重心,使敵拔根提氣,這是突然的一蓄遒,此法謂之閉。接著乘對方重心不穩,而突然發力,全身炸力直射,隨高打高,隨低打低,手無空至,意無定向,囫圇逆體,力如炸藥,觸點如彈,這是突然的一發一放,此法謂之分。分閉之法,須借呼吸之彈力,始能發力透達也。    





八法乃斷手時用力之原理法則,非局部片面之方法。故此法運用之通當,須借對方之力,敵我兩方缺一不可。交接之時,切審敵意,則十分必要也。    

八法之運用,非心領神悟實未易有得,然於身外求之,庶手可矣。故在已身之外去求取,體認八法之妙,實爲切要,見性明理後反向身外求也。八法之妙,在於操練無念,無念即本能,有念即是法,是法則精神即被束縛矣。故習學意拳欲臻化境,實非唾手可得也。        



形力須歸一 神意不著象  
      

昔日我師郭雲深先生,一世之中曾以鑽、裹、踐三拳立於不敗之地,暮年他曾總結一條經驗,說道:“力不歸一,形無所居,意無所趨,神不瀟逸。故此,任你千招萬術,我有一定之規”。此真千古絕唱也。鑽、裹、踐三拳,作成一個動作,即三種力之歸一也。我青年時,曾隨郭雲深先生習學形意拳,每日晨,郭先生只站混元樁,將鑽、裹、踐三拳操練數十下。下下如氣錘,觀之大有震地欲鳴之感,功力實臻化境也,有見於此,故意拳所運用力雖多,接發力之法雖不一,但最後必須綜合而歸於一,定於一;純於一;精於一;人之本能活力方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應,應則必驗。平日操之純一,遇敵時則能得心應手,手到人翻矣。鑒定一門拳術是否高明,要在於養生效果與技擊效率而已。從技擊角度看,拳術之高明在於精簡。查中國古代之拳術,皆是形簡而意繁,當初形意拳只有鑽、裹、踐三拳,八卦掌也只有單雙換掌。故習學任何一門拳術,意拳也不例外,學者本人鬚根據個人情況對所學之拳術進行一番篩選工作。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姿勢,每一個方法,都要用“奧砍剃刀”削減一番,以求歸一。姿勢確爲神意之代表,本能活力之所循。然姿勢若繁多,則神意不易統一,活力不易果速,故對於姿勢應提出下列質疑:一,能不能將這姿勢取消?二,能不能將這一姿勢與別的姿勢合併?三,能不能用更簡單更合理之姿勢取代這一姿式?昔日我曾用此法對中國古代拳術進行過篩選,結果倡出意拳,習學意拳者同樣也可用此法對意拳進行篩選工作,以求得形力歸一也,形力能歸一,又須求神意不著象。要使歸一之法出之無念,成爲隋性本能之反應。身動起象外,法在無念中,其機其秘全在於有意無意之間耳。有意爲之即是法;即是局部;無意爲之而爲,即是本能,即是混噩。有形在意都是假,技到無心始見卻有惰性之本能反應,此意拳斷手之化境也。  
      

身動起象外 法在無念中  
      

數十年間隨我學習意拳者甚,其中亦有佼佼者,然亦有挨打者,此何故也?凡取敗挨打者,皆因其背離我平日歸一之教誨焉。由此我怵然有感,我縱觀中國之拳學史,發現一條規律,即任何一門拳術,皆經由鐵老虎演變爲紙老虎之過程,如形意拳當初只有鑽、裹、踐三拳,後人不解其妙,遂造出五行拳。十二形拳、雜式錘等拳套。又如八卦掌當初只有單雙換掌而已,其後人亦不能解其妙,遂造作六十四掌之拳套。再如太極拳,當初只有單雙纏打與擊地,披身二捶而已,其後人更不能深知其妙,遂演化出百八十式。更有南北之分,楊、吳、陳、武之派,習拳者被光怪陸離之畸形拳套緊緊束縛住,其本能活力窒息得奄奄一息,形意、八卦、太極、當其初創之時亦是虎虎有生氣,然何故愈演愈無生氣?何故習其拳者臨戰卻用不上拳套招術?更有甚者,何故習其拳者反被不習拳之外行以渾擊蠻打所擊敗?蓋此輩習拳者皆離精華而守糟粕,不識真老虎而只識假老虎也,一代傳一代,真者日淹而僞者日興,鐵老虎遂變爲紙老虎矣,我倡意拳,目的之一即是復古元始,隨我習拳者,亦有不解我之苦心者,遂走上取敗挨打之道,非我之罪也。我恐意拳亦遭形意、八卦、太極之災,遂不得已,寫此文字,以警後生焉。
 
   此處所欲述者,即訓練本能之方法,亦即打法。意拳之術語謂之斷手,斷手又名接發力,即斷對方來手之同時發力進擊之謂也。接發力之訓練是意拳中最實用之一部分工作。此部分工作可兩人實作,亦可單人試作,本文將神形意力四者,扼要述之,供學者練習參考。    

學拳貴明理,參理須用邏輯思維;練拳力感實,試作須用形象思維。以形取意,以意賦形,由形揣其意,因意度其形,非運用形象思維難得拳之妙也。故平日練習時,須富於想象,仿生擬物,想象萬千。無窮假借無窮象,似有如無,如無似有。設身處境,應鑽入所想象之形象中去,以體現其神形意力,大有“吾不知蝴蝶之夢周耶?擬或周之夢蝶也”之慨,果能如是,發力始能靈活透達也。    自倡意拳以來,我曾根據運動生物力學之法則與人體生理構造之特點,想象出若干打法,我本人和與我從學意拳諸同好在實踐中曾將其中某些打法應用於實搏,有些奏效甚著,有些則奏效較微。奏效甚著者存之,奏效較微與未實踐者此處皆棄而不述。所述者皆實踐服膺之拳術也。意拳發力制敵,手起之前不知如何起,既落之後不知如何落,莫知至而至,乃本能之反射也。故每次實搏之後,本人實難總結。然旁觀者清,我此處所述各項打法,皆系實搏觀摩之記錄也。            斷手之基本模式只有五式而已,由五式可以派生出若干具體打法,茲分別述如次:   


一 靈蛇驚變     

此式即技擊樁法也。    先談技擊樁之站式,亦即斷手時之潛在預備式。內清虛而外中正,三角預應,身斜勢低,重心下降,臀部力穩,兩足重量前三後七,腳站六面勁,形在曲蓄,意在直射,身微搖,慣性如如也。冷眼觀之,頗似西洋拳之架式,又似形意拳之虎抱頸。俱非也,此式實如兒童之玩具不倒翁。此僅就其形力而言。再言其神意,筋力空靈均整,神遊於無何有之鄉,既有吳漢殺妻之意,又有荊軻借頭之心。然滿面春風,敵縱有惡言詬罵,我亦笑容可鞠也。拳出即是禍,不畏禍。縮手即是福,不求福。既欲動手,禍福置之度外矣。意拳有兩個原則,第一,不動手,第二,動則不休,不將對方置於死地不罷休。故在平日練習時,不許任意活動,一舉首,一投足,皆須具技擊應付之能。技擊之際,既須形不倒,更須意不倒焉。        

外形笨拙手藏奸 心蓄殺機亦開顔    

隨遇不倒意靈巧 後其所發意搶先    

宇宙間靜者恒靜,動者恒動,惰性也。我身由靜而動,須克服自身之恒靜惰性,而使我身産生恒動之惰性。故欲動手,須先使自身進入恒動之惰性境界。處於此種境界,技擊時始能得力也,察電動之機輪,其起動所耗之電流,高於其正常運轉之電流,其理自明矣。故惰性如此,實即降低勁力之消耗而蓄力待發,此爲技擊之重要法則,亦動猶不動之妙也。    再談技擊樁法之展開式,即左右互換也,此爲意拳之基本斷手模式        

意力閃閃卷枯葉 驚赫天涯鳥飛絕    

裹纏橫繞雲龍蟠 光芒無限力如鐵        

運行當中,要筋絡鼓蕩。假想全身猶如大汽球,身體猶如懸空,唯風力是應。全身象有無數繩索牽撐,左蕩則右掣,前趨則後拉,上伏則下墜,縱橫皆浪力,起伏帶鋒棱,身動似螺旋,處處皆似滾珠機輪。對方挨我何處,何處即逆體驚炸。兩手運行,無論高低曲伸抱撐,一前一後,一左一右,永須慣性如如,炸力不斷。彌所彌時,處處緊跟對方動作合拍,既不丟又不抗,相機發力,於錯綜矛盾中求統一也。雙足運行無論進退刀叉分刺,一虛一實。實足不許全然煞死,虛足不許全然飄浮。進退皆走三角螺旋形,擦地拉腿而滑行。足隨手運,手進三分足進七,雙足之虛實比例始終應配合適當,充分利用地面之反作用力,以加強炸力之直射速度之強度。運行當中須假想假借,體認尋求,有象中求無形,虛無中求有處(“處”字讀如設身處境之處),局部中求渾噩,蠕動中求迅速,柔靜中求驚炸,笨拙中求靈巧,矛盾中求統一,三角中求直線。求而有得,則可進而探討整個技擊之學也。    技擊樁之法則,並非局部方法,然卻可以從其中演繹出局部打法,即斷手也。于此即述幾項從技擊樁法派生出之打法。    

(一)拂鍾無聲    

此即劈拳也,此法可作爲進擊發力,亦可作爲接發力,此法系利用分佈力也。    設對方單手起,當其已發未至之際,我起左手,橫截其中節部位,內藏裹攬吞墜之力,出左足。同時我右手自我左手臂之上出擊,奔對方面部往下摟劈,手足要同起同落,作成一個動作,在此動作中,腰脊至關重要,起左手出左足之時,全身由左向右借腰脊擰擺橫搖之勢發出旋力,貫于我之左手臂,至彼周身,迫使對方拔根提氣,同時我之左手臂與我之右手臂相交,別住彼之右手臂,我用炸力往下摟劈,敵必翻出,此項打法爲進步接發力,如對方出右手時,向我發起穿襠踏重之勢,我則退左步,其他動作與上同,此爲退步接發力。    

此項打法與形意拳之劈拳毫不相同也,于現實生活中,我嘗觀潑婦打架,常抓臉撓胸,操之如本能然,頗引我之興趣,世人常謂“打人不打臉”,此其過人之處也,由此我遂悟出劈打之法,聽我言自會有人譏笑意拳,彼或謂連潑婦打架之術亦納入意拳,實荒誕之至也。但我認爲鑒定拳學高明與否之標準是實踐,不論我所操之物是茶壺,抑或是夜壺,只要打上你,就是寶貝壺也,意拳之打法,多屬此類。凡世人所謂不地道者,意拳卻採用之,此即意拳手奸處也。    平日操練此法時,要左右前後互換,進退皆能發力均整適當,要由開展,逐步練到緊小脫化,有象而無形,無形而神似,兩手之鋒刃,有如寶刀利劍之拂鍾無聲,斷金如泥也,練習時還要體認力之運用,我之斷敵來之手須含蓄吞吐之意,引進彼力使之落空,喪其作用點,我之進擊之手既要有的放矢,又要莫知至而至,遇高則高處即爲作用點,逢低則低處即爲作用點,總之,觸實即發力,纏綿不斷續,敵身離我手,收勢勁又蓄。此分佈力之妙也。        

(二)蟄龍探首    

此項打法,可作直拳,亦可作指拳;可用於發力,亦可用以接發力,爲意拳之纏打法也。    設對方出右手擊我頭部,我左右手同去,同時出右足,我之左手以撐纏之旋力自其右臂內側直擊對方面部,或拳或指,與此同時,我之右手以掌型砸其右腕,並以我之左肩爲墊,手足同去同至,一個動作。此項打法爲進步接發力,如對方向我發出穿襠之勢,我即退步接發力。    

設對方仍以右手擊我頭部,我出左足,同時我之雙手同去,我之左掌以橫截沈砸之力擊其右小臂,並以我右肩爲墊,我之右手沿對方手臂之內側直擊其頭部,或拳或指,手足同去同至,一個動作。此法可用于進步打,亦可用於退步打,退步打,須利用地面之反作用力。    

以上打法之特點是將對方所來之手臂纏抱住,纏抱之同時即發力進擊,或以拳擊其面,或以指戳其睛。此法甚凶,對方必負傷,不可輕用;但用則心黑手狠,務使對方終生留念。    

平日練習此法時,要雙手左右互換,兩足進退皆可發力,兩手足須交替互演,此項打法之關鍵,在於所進之虛足和所退之虛足。虛足一著地,借助於地面所生之反作用力即刻發力進擊,力必均整適當。否則,難得其妙,練習時須體認力之運用,運行時我之兩手臂含著沈托捉拿之意,有纏抱橫截緊擊之力,內藏肩打之法,意力伸長,似覺地球有助我之勢,因之假想我真如蟄龍之振電直飛也,切記此法最忌雙重不化之病:        

神形拙笨無呆象 意力靈巧有鋒棱    

橫撐豎漲曲中直 兩足虛實認端詳        

習時,須操練拳掌,以增強其耐力。以此式之發力方法,瑪左拳擊右掌心,用右拳擊左掌心,兩手交替互演,雙足進退互換,于三角曲蓄之中求取直射發力之速度與強度。須記進擊之拳,腕部不許外凸,不許內凹,小臂須垂直於拳乏鋒面,如是力至敵身始能隔皮透骨。    習時,還須操練整體肌肉之耐力,力求逐步達到緊小脫化,肌肉如一之境界,動作愈習愈微,而神意卻愈習愈足,我意欲向何處,則眼神即到何處:力之作用點亦直射到何處,既注意打擊之要點,又無所爲而爲之,久之,本能反射自然敏感也。        

(三)座地起火    

此法即鑽拳也,然與形意拳鑽拳根本不同,蓋二者力之作用點不同,形意拳之鑽拳,其力作用對方心窩之下軟點,意拳之鑽拳其力作用于對方心窩之軟點,且所發之拳之雞心指拳,並帶旋力,故較形意拳爲厲害,實與西洋拳之悶捶頗相似也,此種打法,輕則能使對方休克,重則能使對方致命,學者宜慎用之。    

設對方起右手欲擊我之胸腹部,當其手已來未至之際,我出左足,同時我雙手並去,我之左手橫截裹墜其右手臂,引進敵身至我身前,迫使對方失重前俯,我之右手成雞心指拳,自我之左手臂之上,以旋力挺進擊對方心窩,上體上兜,下體下坐,上下對拉拔長,周身均整之力貫於四稍,敵必被擰出,此項打法之關鍵在於進擊右手之旋力與腰脊擰擺之旋力,借助於上兜下坐之拉力,而爆發爲炸力,炸力點雖爲對方之心窩,而力之延伸方向卻是直指天空,意在上鑽,故此項打法,實即利用“力生有兩,兩則能一”之法則,借上兜下坐這對拉拔長,而求力之均整也。    習時,兩手足須前後左右靈活互換,腰脊須有擰擺橫搖之力,而上體與下肢又有對拉拔長之勢,上兜寓於下坐,整體覺如大螺旋,旋擰不已,假想己身實有鑽天欲飛之勢,起火不點不燃,我之鑽拳不借力不發,蓋因其射程短故也:        

上兜下坐意沖天 引到身旁發鑽拳    

由己則滯從人活 心狠手黑打法奸        

查閱國內外之諜報工作者與反諜報工作者,皆精于此項打法,於此可見此項打法之實用價值,與其說培蓄均整之力,勿寧說訓練心狠手黑之心理也,學者不可不明。        
 
(四)伴窗觀橫雨    

此項打法,即形意拳之裹拳也。    設對方起右手,不論其意欲擊我何處,當其已起未落之際,我即已左手橫截抱攬其所來手臂,彼若抗勁有執,我之左手臂即以吞吐之力裹擰對方之右前胸,我無執令彼亦無執,引進其力使之落空,與我左手去之同時,我之左足出,與我擰裹彼之右前胸之同時,我之左足利用地面反作用之彈力,俯而抽身收勢,而已遞至彼身矣,此即裹擰之法也,此法能使對方失重倒地而無傷,此爲技擊手善之法,若欲加強力之直射強度,於左手裹擰之際可以右手加于我左手臂以助力,如是對方即有傷內咯血危也。    

習時,兩手須左右互換,兩足須進退互演,此法之關鍵,在沾身縱力,抽身勁發,不論進退,虛足一點地,借助地面反作用之彈力而發力,此法乃是利用蓄發互相爲根之來回勁,我出左手,以橫截抱攬之力斷其所來之手,引進其力使之喪失作用點,此即是吞,即是來勁也,待對方有執抗勁,我隨勢以左手臂之前鋒,用均整之力撞對方之右前胸,撞中帶裹,裹中帶擰,此即是吐,即回勁也。此法即是豎撞之法,卻是橫中寓豎,由發而蓄,因蓄而發,蓄發如海水之翻浪也,己身不具備波浪彈力,則難得此法之妙用,故習時,炸力通過腰軸擰擺橫搖所生之離心力,而推動整體,貫注於四肢,兩手左右互換,抱中有撐,撐中有抱,於撐抱互爲之際體認波浪彈力之微妙,三角蓄勁,直線發力,豎撞發力之際,須假借夜深人靜雨橫風狂:        

雨氣昏千嶂 江聲撼萬象    

雲翻一天墨 浪蹴半空花        

而我欲推窗觀望,窗開而狂風橫雨劈頭蓋臉而來,我本能地抽身避之,此種本能抽身避害之反應,橫擬之,即爲此項打法也。        


(五)驚蛇迂回    

此項打法即橫拳也。    設對方起右手,欲擊我胸腹部位,當其已起未落之際,我出左足,同時我之左手以橫截滾搓之力,引進敵力,使之落空,敵身有拔根前俯之勢,順勢我將左手臂猛然向上一翻,翻中帶揚,以左手掌內面與左手臂底部爲鋒面,用均整之力,向對方右胸部橫擊,彼必翻出,亦可用右手助力,以加強炸力之直射速度。此項打法,仍是來回勁,利用波浪彈力與上法所不同處在於上法裹擰之力,其方向是自敵身往下裹擰,而本法翻揚之力,其方向是自敵身往上翻揚,兩法皆是先吞後吐,因發而蓄,引進落空,力撥千斤也。    

習時,須兩手左右互換,進退皆鬚髮力適當,借腰脊擰擺橫搖之勢,練出波浪鋒棱,須於三角之中求直線,直中寓橫,三角化打,直線橫走,想己身猶如驚蛇之橫走豎撞,迂徊敵之兩側也,其要在於使己之重力位能轉化爲重力動能也。    操練此法,須以來回勁所形成之波浪力爲主,己身能有此種浪力,則不難得此法之妙。    

(六)勒馬聽風  

 

此意拳之栽捶也。    設對方出右手,欲擊我之胸腹,當其來手已實,我兩手同去,左足隨出,我之左手掌心向下,橫截對方右手臂,一接觸,我之左掌即刻向內一滾,以攬墜撐裹之力,將其手臂引進,使之喪失作用點,此際我之整體自左下方向右上方作一落千丈弧形旋轉,同時,我之右臂,握拳曲肘,以腰脊之弧形旋轉爲動力亦向右上撐提,在我腰脊旋轉所生之離心力的推動下,我之左手所引進者,不只是對方之右手臂,而是敵之整體,彼不僅拔根提氣,而是向前栽倒,我即刻順勢將整體往回旋轉,在腰脊迴旋之帶動下,我之向右上撐提之手以拳往下落,擊敵之頭胸腹部。    

設對方兩手同來,打法與上述亦略同,我之向上撐提之右手,於撐提之前須以叼怪ο蛐鄙蠐翁崞渥笫郑瘙鬼氂萌笏嶂Γ渌麆幼髋c上法同。    習時,須體認力之運用,此法之關鍵,在於腰脊來回旋轉時,所産生之離心力與向心力之相爭也,亦是來回勁。即爭力也:        離向本囫圇 陡頓離向分     源動在腰脊 蹬地定乾坤        

習時須左右互換,進退發力,發力不適當,須尋求於腰脊,腰脊外旋之來勁將敵身引進,使之落空,腰脊內旋之回勁複將引進之敵身擊出去,外旋變內旋全靠腰脊之突然一頓,而腰脊突然一頓之妙又生於所出於虛足之利用地面反作用力,此種用力之法即爲吞吐也,故習時,於腰足陡頓登地之際猶如:        

騎馬臨深淵 狂風襲面來    

勒馬聽狂風 撒手落懸崖        

發力之際,須有性命攸關之感,力力篤實。    

項打法甚是厲害,不至性命干連之際,不可輕用,故習時既須求力之篤實,更須培植肯忍狠之心理,否則難收實用之效。        

(七)猛虎搜山    

此法即反身旋打也。     設有敵自我背後襲來,我不知對方擊我何處,亦不知所來之手是單是雙,此際即須用顧我不顧敵之法,設敵方襲我時,我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我雙足原地不動,以兩足尖爲軸,整體旋轉一百八十度,原前足變後足,原後足變前足。我之整體自我左前向我右後起旋之際,我之雙手並起,兩臂皆曲肘作三角形,掌心皆向外,右掌不過眉,左掌之四指背靠近右肘之外側,要緊如焊接,須有九牛拉不開之勢,如是,我之兩臂即如一張豎起之大弓背,借我整體旋轉之勢,此一大弓背即産生一種旋中帶橫之力。對方所來之手豎勁,而我則是直線橫走之力,敵之手臂與我之手臂相遇,其力必被化走。當我手臂一感知觸覺,即刻雙臂化曲爲直,向我之前下方發力,觸敵何處擊何處,此即三角蓄勁斷敵手,直線發力奪敵身也。此法之妙,與其說在眼神之視覺,不如說在兩耳之聽覺與皮膚之觸覺也。察覺有敵襲我背後,靠聽覺,兩臂觸感一實即發力,非操練有素,具備毛髮勢如戟之功,則不能發力均整適當。    

此法之關鍵,在於鉚肩焊肘,兩手臂不論遇到何種手法,皆須捶之不開,擊之不散,如是才能將我之頂門至小腹這一範圍護住,故習時不許假想假設,敵來何種方法,我又如何應付,我只練腰脊如軸,肩肘自焊接,旋力靈活而已。聽到身後有敵聲,我即如此動,只顧我不顧彼,雖非混擊蠻打,卻也無招無術,雖曰無招術,卻也訓練有素。習時,須左右互換,虛實分明:        

聽力兩耳閑 觸覺要敏感    

旋轉身穩健 發力不靠眼        

且習時須思己身如被激怒之猛虎,有出林搜山欲崩之勢。平日如此練習,遇敵時自有不可思議之妙。        


(八)陸地行舟    

 

此意拳崩打豎撞之法也,可用於主動發力,亦可用於接發力,用於主動發力更爲適合。    設對方向我而立,其右足在一剛,我則出左足至其斜前方,隨即上右足至其兩足間,手並去,右手臂曲蓄斜豎,拳背向敵,左手放在右手臂之內側以助力,以均整驚炸之力向敵之胸部撞去,敵必翻出。在我出左足進右足之際,我走二二角形,此際借腰脊之擰擺橫搖,整體形成一種旋力,待此種旋力觸及敵體時,即以炸力形式爆發,此法迅猛異常。    

此法用於退步接發力,猶爲得力。設對方起手擊我胸腹,其所起之手不論單雙,如彼右足在前,窺取我之中央,我則退左足,同時我之雙手臂以三角蓄勁,提弓捉弧之勢,用沈滾推錯之力,此際敵身必失重前俯,我隨勢將雙手臂斜豎起,拳背向敵,以抨彈之勁向敵擊去,可落於其面部,可落於胸前,可落於肩頭,可相體選擇,又無既定目的,何處利於我,我即於何處發力進擊。此法之關鍵在於後退之虛足,須巧妙地利用虛足著地時地面之反作用力,此法若能運用恰當,敵必被抨出數步之遠。    

習時需左右互換,進退交替發力,雙足擦拉,兩手提弓捉弧,整體借腰脊擰擺橫搖之勢:    

進退手舞須揮浪 縱橫起落帶鋒棱    

我無預見聽敵力 好似游水泛空身        

習時須體認力之運用,此法仍以腰脊之旋力爲原動力,務使力達於四肢,貫於手足。實足不許全然占煞,須令支撐全體重心之能事,虛足不許全然無力,須充分利用地面之反作用之彈力,兩手臂既要無定型,又要有所處,心目之中既無欲擊何處之成見,又須有尋蹤追以發力之意向,惟感己身如不系之舟,泛於游水,惟風力是應,遇坎則止,順暢則流,意不停,力不斷,神不散,形渾噩。習時若有旁觀者,須給彼以一種形神意力皆是“稀裏糊塗”之感覺,方爲妙也。如是習恒久,自會感到奇趣橫生,遇敵時自得力也。            

二 香鯨遊旋        此即渾元樁之展開式也。    此式之奧妙,即其三角螺旋力。整體及兩臂雙足皆須依本三角螺旋力之規律而運行。切記須以整體旋力,帶動兩臂與兩足之旋力,務使局部隨整體而運行,不許局部破壞整體。內勁真力通過腰脊擰擺橫搖所生之旋力,推動兩臂伸縮輪旋不已。兩臂前伸,螺旋式前進,爲卷,生離心力。兩臂後縮,螺旋式後退,爲裹,生向心力。利用陡頓離向分之法則,當兩臂伸卷前進即將結束而其縮裹後退即將開始之際,在腰腿之配合下,兩手臂應一頓,使旋力化炸力,而貫於指端,此際,試力即爲發力矣。此種轉化,可隱於內,亦可顯於外。其隱顯之限,應以自己之意感爲度,意不內動,力不外發。從技擊效用講兩手臂螺旋式伸卷前進,支點猶如滾絲,肩肘似機輪,引進化走敵力於無形。三角蓄勁,橫擰直取,頓放敵身,而留痕於其眼底胸前;然兩手臂螺旋式裹縮後退L,力點不抗勁,肘腕皆如滾珠木棱,橫截推錯,曲中寓直,頓遒己身,吞噬敵力於無形,我臂已刻入敵腕之骨裏矣。此即:        

旋力吞吐於無形 離向沈托要留痕    三角螺旋曲中直 滑車杠杆作用長        

此法爲意拳之基本功。昔日從我習意拳之諸友好,能將此法操到好處者,千無一二。非我授之不詳,實此輩未將陡頓離向分之法則參透也,于此,特意指出,望後學者勉之。    

習時,須時刻體認螺旋力向炸力之轉化,借橫走之旋力,發出豎撞之炸力。三角蓄勁,直線發力,進退縱橫揮浪舞,起伏不定虛實睹,整體與手足動作之螺旋形,對方觸及何處,何處即能使對方失去平衡而倒地也,此法操之純熟,自有不可思議之妙。    此法爲一項發力模式,從中可派生若干具體打法,茲扼要述之如下:        


意拳
微信号:yiquan18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