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坚决不给儿子报学前班

 伯川居 2016-06-23


小树:其实在要不要给孩子报学前班这件事情上,小树当时也纠结了好一阵子,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不报。一是觉得孩子的成长是有自然规律的,干嘛非得让一个5岁的孩子按照6岁孩子的作息生活呢,二是觉得一年级的课程很简单,孩子认真听课都会很快学会。在女儿入学的第一年,上过学前班的孩子确实表现的比她优秀,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基本上看不出来有什么差别了。今天这篇文章是成长树的一位妈妈,也是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她从学前班教授的内容和上小学的孩子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两个方面来说明了为什么自己不会给孩子报学前班。



文 | 乔雪


我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本学期结束,还有一年就要上小学了。很多和他情况一样的孩子,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


九月份开学,是继续上幼儿园大班,还是报幼小衔接班?


因为我是一个小学老师,所以很多朋友,还有我儿子同学的家长,向我咨询这个问题,孩子到底要不要报学前班。


对这个问题,我的态度相当坚决,我的儿子坚决不上学前班,我也不赞成上学前班。但是,就像世间所有的问题一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回答,只有那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不给儿子报学前班,并不仅仅是因为我自己是老师,事实上我们同事有很多给孩子报了学前班的,而是有我自己的思考,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说说我为什么那么坚决吧。 




先看看学前班能提供什么


目前市场上的学前班,可以说几乎没有国家机构办的,因为国家不允许公立学校办学前班。


为了求生存,很多机构办的学前班,授课内容完全迎合市场。一般会有算数,识字,拼音,国学基础,英语入门,比较契合学校的教学。上学后要学什么,学前班就先教什么,国家的教育制度有什么改革,学前班也会及时加入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国学。教学效果好不好,好,快速见效,立竿见影。会让家长感觉孩子变化很快,钱没白花。当然了,不然怎么让父母满意呢?

 

一般说来,长期的学前班或者幼小衔接班,在作息上会向小学靠拢,可以帮助孩子更快更好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



再看看上小学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第一,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走入社会的第一站,主要任务是生活,生活中学习,老师会照顾的很周到,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不会吃饭还可以喂,上厕所还管擦屁股。小学是孩子成长的第二站,开始学习本领,学习任务重,生活上必须靠自己,喝水自己接,吃饭自己打,上厕所自己擦屁股,擤鼻涕自己擦,冷暖自己加减衣物。不是老师不管,实际上老师都会尽己所能去关心学生,但不可能去一一照顾。


第二,规则意识。和幼儿园比起来,小学里的班级人数会更多,少则三四十,多则五六十,遵守规则是保证安全,搞好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小学里有严格的作息制度,明确的学习任务,从按时上学放学,到按时完成作业,从做广播操,到上科任课,再到中午吃饭,都有明确的规则,需要所有学生遵守。


第三,交往能力。孩子在学校里一天,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和小朋友交往。能不能交到好朋友,会不会和小朋友玩,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有的孩子个性好,会交流,好朋友多。但是哪个班里都有不会交往的同学,想和别人玩,但是方式不对,同学不喜欢,孩子就交不到好朋友。

 

第四,耐心和专注。在小学,一节课40-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上午四节课,下午二三节课,8:00到校,3:40以后放学,一天在学校待七八个小时,有各种科目的学习,内容多,孩子也很累。在这样的情况下,好动的孩子,好分心的孩子,无疑就吃亏。吃亏在哪里,一是孩子自己不适应学校生活,不开心。二是自己的学习受影响。三还会影响其他同学。


第五,学习能力。包括听讲,思考,理解,记忆,交流,书写,应试。



对比:家长想要的,

或者说上学需要的,学前班能给吗?


这么一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学前班能给孩子的,只有知识,而知识的获取渠道,并不仅仅有学前班这一种。而上小学需要的,学前班并不能够提供。


生活自理能力,主要靠家庭培养,再加上幼儿园。


规则意识,恕我直言,市场化生存的所有机构,尤其是面向学龄前孩子的机构,在这一点很难做好,原因很多,有的是老师做不到认真负责,很重要的原因,是要挣钱。机构要挣父母的钱,根本不敢管理孩子,而是一味的“鼓励、表扬”,把所有的孩子都夸成一朵花。


交往能力,耐心和专注,学习能力,都属于能力培养,而这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报个班、看几本书、唠叨几句,就能得到。更不能寄希望于学前班。


有很多父母,是希望通过上学前班,孩子能更好地适应一年级,在小学的起始阶段,就树立好自信。这个出发点很好。我也不否认,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在一年级起始阶段,肯定是能较快适应,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在班级里比较突出。但这不过是因为——你提前学了。然而小学还有六年,要学的那么多,不可能都提前学,那时候孩子的优势还能保持吗?


更大问题是,因为学前班的市场化生存,他必须追求短平快的教学内容和效果,知识类的教学内容,是最好的选择。儿童时期的记忆是人的黄金期,只要多重复,识字、算数、英语单词、古诗文、拼音,都能很快“掌握”。没错,我加了引号。什么才是真正的“掌握”?记得就算?恐怕不是,是理解,是运用,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能力包括很多方面,而学这些只用了记忆能力。


举个例子。一年级数学很大的学习比重是20以内加减法。我和数学老师求教过,很多老师都说,学生学前都会算,有的还很熟练,所以孩子自己在课上不听讲,以为自己都会,父母也觉得孩子都会,不是吗?明明都能很快算出来,做题都能做对。


但是,这样的学生,忽视了学数学更重要的部分,就是思维。加减法的含义是什么?老师不会把定义给孩子,但会通过很多方式讲给孩子听,那些自以为会算的孩子,因为不听讲,就学不会思维。而这样的缺陷,会随着学习的深入,成为孩子的短板,影响他的深入思考,影响他的理科成绩!


而识字、古诗文背诵、英语,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孩子短期内,能够很快记住学过的知识,但是他们懂么?理解么?会用么?


当然,不是说没上学就不要学习了,识字、古诗文、英语,我也是给我儿子渗透的。我只是不赞成,短时间内的大量重复,以机械化记忆为第一目标。我始终认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学习一切未知事物的兴趣,具备好的学习素质(即会听讲、理解、思考、交流、记忆等)。



我为什么坚决不给儿子报学前班?


【1】有自信、有底气,能不随波逐流。其实有很多家长,并没有自己的观点,看别的家长做什么,自己也做,生怕没做到,耽误了孩子。学前班,别人都报我们也报。对于上不上学前班,建议父母要自己想清楚了再决定,不能只是随大流。


【2】不人为缩短孩子的童年。上小学,就是学本领,学本领,就是会有检查、有压力,这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既然国家有入学的年龄限制,我就遵守规定,幼儿园上满三年,人生那么长,用不着以牺牲一年为代价,换取并不一定存在的所谓“优势”。


【3】在孩子的成长上、教育问题上,起更大作用的是父母。不要通过外包,把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推给别人。


【4】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平时的观察了解,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交往能力、耐心和专注、学习能力上,具备了入学的条件,不需要再借助学前班,来增强入学的自信。


所以,任它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周围的人再怎么议论,我也只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的态度很坚决——我不给儿子报学前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