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琮(三)

 天地虚怀xia 2016-06-23

玉琮(三)

放假了,终于可以得到机会写几笔了。每当我翻开那些考古报告,仔细端详着上面玉器和发掘现场的照片,我就把所有烦恼都忘记了,不容易,我也算终于知道了自己喜欢做什么。

接着聊玉琮。

玉琮是方圆的结合体,方在外圆在内。只有在玉琮的边上,也就是方圆结合的地方,良渚先人才雕刻了完整的仙人像,在四个角,都只是局部的像。以前说过,方就是裂,圆就是浸,然而读我文章的朋友们并没有实际体验过浸和裂,所以,我只好退而求其次,以大家最熟悉的开合来解释这其中的原理。开为方,合为圆。

亦方亦圆处才有完整的仙人像,也就是说,只有开合结合到了一起,才是完整的。然而一般人的体验,非开即合,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亦开亦合,不了解开合结合之后是什么。其实良渚先人已经指出了开合结合的方法,那就是合钻进开里面去,内圆而外方,这就是开合结合的方法。

以八卦掌的走圈为例。

走圈时候出内脚时为开,外脚扣的时候为合。内脚直出的时候,上半身向后拧,前手与外胯对齐,此时,前手与内脚之间形成一个极大的拉开,这个拉开,就是离中虚。此时外脚扣的时候,要全身那一合钻进这个大空档里去。外脚扣的那全身一合,就是坎中实,全身的一合往这个空档里一塞,就是取坎填离。如果填进去了,就会周身合成一气,好似定住一般,似乎一刹那间一点都不能动了,等它合成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自己重新迸发出开的冲动。但此时的开,与前面的开就又不一样了,好像经过了一次螺旋式发展似的。下一次的开合,总是比上一次更狠。开的越来越大,合的越来越密,就像揉面团,越揉越来劲。

但这只是一个大概,具体走圈还有很多其它细节,比如开的时候,第一动是尾巴骨开始开,就是竖尾,然后各处催动,各有各的搭配,最后拉开大空当是结果,外脚扣也是,周身各处搭配,不是只有脚丫子动。这也是为什么走圈别自学,学不会的。

以上仅是以开合为例说明玉琮的原理。开合太粗浅了,良渚先人的本意是在描述浸与裂的结合。如果谁沉迷于开合,就是误解我了。我的意思,是在解释玉琮的内圆外方,内浸外裂。

只有方圆结合了,也就是浸与裂结合了,从大局看才是一个完整的八角星。浸与裂的结合有一套自己的原则,比如巽出的裂,肯定是坎的浸去填,震出的裂,肯定是离的浸去填,等等。那才是真的上古之道,后世根本不见踪影。

有心人,仔细看看玉琮的四角,那里把天心的原理画的直白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