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镜新拾之Carl Zeiss Jena 35mm F/2.4:东蔡第一剑客

 lixj1028 2016-06-23


东德蔡司旗下镜头的三剑客包含中长焦端的135/3.5(点击参考博文),标头50/1.8,以及本博文的主角、

小广角人文头35/2.4。这三支镜头的素质都很高,而人文头能居于三剑客之首,是有其原因的,它除了拥


有几乎所有德头的优秀素质外,其微距功能也丝毫不输专业微距镜头,能远景、能人像、能写实、能静物


、还能微距,让人最大限度地感受德头的魅力和空气感,可谓是理想的挂机头!在这里,我们就一般讨


论该头的一些摄影技巧(小广角、人文、手持夜景等),一边看看该头拍出的样片吧~


(注:一下图片均为转接索尼a7拍摄;单机图片查看大图,博客图片压缩严重,


大图与压缩图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比如空气感)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在上面那张图中,博主采用了逆光拍摄,选取了一个合适的角度,使得光线打在镜头上,出现漂亮的光晕效果。这种光晕是对镜头素质的一次大考验,表现不好就会白茫茫一片。而东蔡这支头在逆光时还能拍摄出光线打在空气中的轨迹,让博主想起了镜头中的高光之王——梅耶(参考博文:Meyer 30mm/f3.5),虽然梅耶的逆光要更胜一筹,毕竟是出了名的“太阳镜头”。再来看一张不那么极限的逆光照片,焦内细节清晰锐利,焦外虚化柔和自然,高光控制得也十分得当,空气感十足。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逆光拍摄时,肯定是最大光圈出来的光晕最漂亮,但是光圈一大,景深就小了,比如下面这张,对焦到了正中央花的左边缘,但右边就有些模糊,因为二者不在一个水平面里。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对焦到了王冠主体,但是王冠上的十字架就稍微有点虚了。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该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可达0.22米,放大倍率接近1:1,且具有优秀的解析度,完全不输专业微距。作为一款公认的非专业微距镜头,当然必须做到焦内锐利焦外柔和了,再加上较近的对焦距离,和2.4的大光圈,非常适合进博物馆拍摄,或进行模型摄影,比如下面这张。(注:微距照片建议点击打开大图查看)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这张中,模型意在表现盼到海船归来时的喜悦。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该头虚化的过度也十分浓密自然,如下面这张图。在拍摄类似照片时,由于远近的过渡具有连续性,故其难度在于选择一个好的对焦点,不同的对焦点选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当然,像下面这张存在对焦主体的情况,对焦点的选择就容易了。但是在拍摄时,注意是否需要缩小光圈,使得整个主体都在景深范围内。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下面这张也是如此,对焦到了剑柄上。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JPG直出)

博物馆的环境一般偏暗,大部分博物馆是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这时候,该头的大光圈配合上超强的微距能力,确实是带去博物馆的最佳选择,不输博主当年使用的2.0大光圈腾龙60微。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JPG直出)

说道大光圈,则不得不说起该头暗光,甚至是手持夜景的能力。首先来一张博物馆内的剪影照,暗部细节表现的很好。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沉船博物馆里光线十分昏暗,此时必须光圈全开。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JPG直出)

而且对于这样的庞然大物,35mm的小广角视角稍显不够用,但这毕竟是少数情况。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JPG直出)

前面几张模型图,一下下面这两张,都是在暗光条件下拍摄的,效果都不错,显示出该头的在光线不足下的优异表现。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除了光圈全开外,在进行类似的拍摄时,应宁噪勿抖,即宁可开大ISO忍受噪点,也不要放慢快门造成抖动模糊,因为噪点可以通过后期修复,但是抖动是无法修复的(PS那个修复抖动的锐化工具就是个摆设,不信可以试试)。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然后是手持夜景,先从黄昏开始说起吧。要拍出好的黄昏照,博主的建议是,跟着夕阳,利用此时柔和的阳光来进行构图。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当然,在利用阳光时,最好是能找到主体。比如下面这张,景色是很美,配合上北欧独有的建筑风格,夕阳带来的感觉也很足,但总是缺了点什么(看压缩图很难看出感觉,建议单击打开大图)。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没错!就是缺了主体!下面这张中,博主等到了两个路人,把她们放入画面,是不是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如果夕阳已然下山,此时就要合理利用其它环境光,比如车灯和路灯等。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下面这张照片利用了残余的一点夕阳光线,更多的则是街上和船上的灯光。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这张照片主要利用了街上的灯光及其倒影。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手持夜景就是方便,想拍就拍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上面那几张对比度下手稍微有点重,看看这张只调了曝光的。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几乎完全沉浸在夜色中的塔楼,那时天已几乎全黑,背景的光大部分是城市的灯光了。这时候照片已没有多大的后期空间,全靠相机和镜头素质了。但博主很喜欢这种明暗感,从明到暗过渡得十分自然。如果带上三脚架,快门可以开到一秒或更长,出来的图片应该会亮很多,但可能就会失去这种宁静的黑暗。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夜色中行驶的列车。由于列车处于运动状态,所以这里对快门的要求就更高了,以免列车模糊。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下面这张就犹豫快门速度不够,导致列车出现模糊,但是也是另一种动态的感觉吧。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再来看看远景拍摄吧。比起其强大的微距能力,这支头的远景能力稍弱,不过绝对够用。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后期调色)

其色调显示出浓浓的德味,与北欧特有的风光相得益彰。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微量调色)

35mm的小广角将国王花园的鲜花尽收眼底。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对于老镜头,黑白摄影的出片能力总是非常强大。
老镜新拾之东蔡第一剑客: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
(黑白处理)

最后,博主将这支头与其它手动老镜做些简单的对比,同时总结一下此头的特点。这款镜头不愧为东蔡三剑客之首,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全能镜头,和博主用过的其它镜头相比,其高光可比拟太阳神镜梅耶Meyer 30/3.5,微距接近专业级别,锐度优秀,色彩是地地道道的东蔡德味,不输三剑客中那支以色彩见长的长焦CZJ 135/3.5
老镜新拾之Carl <wbr>Zeiss <wbr>Jena <wbr>35mm <wbr>F/2.4:东蔡第一剑客

这次出行,在镜头的选择上,博主实测了“一自动、辅以多手动”的策略,除了携带上了索尼自动套头FE 28-70,这支CZJ 35/2.4用于人文小广角外,还携带了东蔡另一支头CZJ 50/1.4用于夜景,康泰时 135/2.5用于人像。把CZJ 35/2.4和CZJ 50/1.4对比,感觉解析度上,这支35/2.4更强,当然,那支50/1.4胜在光圈;而康泰时胜在色彩真实度强、细节更好,但抗逆光较弱;这支CZJ 35/2.4在各个光学素质上完爆FE 28-70的35mm焦段(公平起见对比同一焦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