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书法杂志| 何绍基临《毛公鼎》

 moyurw 2016-06-23

文 | 黄镛

1843年,曾国藩在写给其弟的家书中褒扬何绍基:

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以余观之……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

此后170余年的书法史印证了曾国藩的如炬慧眼。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县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历任国史馆编修、总纂、提调,典试福建、贵州、广东乡试。咸丰二年(1852)任四川学政,三年后因得罪权贵遭诬陷而被革职。此后无意于仕途,钟情山水,饮酒赋诗,挥洒翰墨,先后主讲于济南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晚年经曾国藩、丁日昌举荐,赴苏州书局、扬州书局,主持校刊《十三经注疏》。

何绍基出身豪门,家中藏书万卷,碑帖盈室,他得以博览群书,精研金石碑版。史称其“书法具体平原,上溯周秦两汉古籀篆,下至六朝南北碑,皆心摹手追,卓然自成一家,草书尤为一代之冠”。何绍基的书法早期以楷书为主,中年行书多于楷书,中晚年之际又以篆隶书为多,至晚年,书法已熔草、篆、分、行、楷于一炉,变化多端,如万年古藤,天龙翔舞,神妙莫测,被誉为“有清百余年一人”。

何绍基   金文四条屏

何绍基能达到如此成就,其形式技巧的支撑点在于线条的高质量,他的线条将艰涩凝重与洒脱空灵有机地融为一体,格高韵古,“内力”无限。这与他书写时“篆籀古意”的融入密切相关。

在何绍基的书学思想中,“古意”是他考量书法的一个重要标准。他心目中的“古意”即是“篆分之意”。如其言:“君看南北碑,均含篆籀里。”“真行源自隶分波,根矩还求篆籀蝌。坚质横平生变化,未须欹侧效虞戈。”“有唐一代,书家林立,然意兼篆分,涵包万有,则前惟渤海,后惟鲁国,非虞、褚诸公所能颉颃也。此论非深于篆分真草源流本末者,固不能信。”“腕间创出篆分势,扫尽古来姿媚格。”在凡能体现其风格的楷书、行书、草书及隶书作品中,均参有篆意,形成各种书体的线条都呈现出苍茫浑厚、古拙朴茂之趣,“金石气”与“书卷气”在其作品中浑融无际。

“篆籀古意”的取得当然来自何绍基对周秦籀篆的大量临习和矻矻探求。从其传世的临作来看,所临金文不下20种,著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钟》《楚公钟》《叔邦父簠》《蔡殷》等。

毛公鼎铭文全拓

《毛公鼎》是周宣王时重器,铭文497字,是迄今出土的铭文青铜器中字数最多的。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文辞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毛公鼎》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自出土以来,被视为金文中的经典名作和书法艺术瑰宝。其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线条饱满遒劲,体势沉雄庄重,文字书写无一不表现出高超的形式美感。李瑞清题跋该鼎云:“《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毛公鼎》(局部)

从何绍基临习的金文来看,他并不讲究与原作一点一画的肖似,而是参以己意,以意为之。或取其神,或取其韵,或取其度,或取其势,或取其行气,或取其结构分布,虽不肖似,却能深得原作之神韵,真是“如鬼享祭,但食其气”。

何绍基临《毛公鼎》(局部)

此《毛公鼎》临本,何绍基是取其篆法,并以柔毫再现了青铜浇铸文字所特有的古茂、朴厚、流动、蕴藉之感。何绍基冶诸体于一炉而浑融无迹,不止于诸体中融入篆籀笔意,而且在此金文的临习中也将行书的气、隶书的势有机地糅入。

左:《毛公鼎》(局部)
右:何绍基临《毛公鼎》(局部)

临作中锋行笔,方圆尖扁兼施并用,收笔回锋,笔道洒脱峻逸,回曲蜿蜒,坚韧纡徐,颤笔蕴藉内敛,拙厚有趣。在书写中,力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快慢,对比明显而出现起伏跌宕,有很强的节奏感,线条呈现出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章法因字造型,因型生势,气息畅达,紧密而不滞闷,沉潜朴茂,气度轩昂。

左:《毛公鼎》(局部)
右:何绍基临《毛公鼎》(局部)

如何用毛笔去表现金文,何绍基以及其后的黄宾虹,给我们提供了最佳的范本。
 
何绍基临本的落款是“五月二十三日晨起,蝯记”。晨起而临《毛公鼎》一通497字,今有几人能勤奋若此?天分极高学养极富而又勤学不辍,何绍基,想不“字则必传千古”都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