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小散总是最可怜的。根据历年来一些媒体对散户盈亏的调查结果看,亏损的平均每年要占60-70%,持平的10-20%,盈利的只有20-30%。所有,大多数散户又有了另一个名称——“韭菜”。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网上出了一组“散户最全体检报告”,有几个有意思的数据,分享出来大家一起看看—— ▼▼▼
看到这里,有木有戳到你的泪点?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散户? 为什么散户老亏钱?上面的“体检报告”刻画地很清楚——一是交易频繁,一是高买低卖。 说到交易频繁,我们都知道是大忌,但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是潜在的频繁交易者? 海通证券李迅雷先生去年11月在《A股市场中,为什么总是你在亏钱》一文也有提及—— 我认为,以赚取差价收益为目的的短线交易是散户亏损的主要因素,如果长期持有,其收益率还是非常可观的。……当今年全市场的股票年交易换手率(按流通市值计)至少达到600%时,散户的总体换手率将达到2217%,也就是一年倒手22次。 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是全球成熟市场上最活跃的股市,年换手率也不过2.5次,印度的国民交易所年换手率不到0.5次。从行为学上分析,大部分交易都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或恐惧达到了某一程度而触发的,这就导致交易越多亏损概率越大的结局成为必然。 做到了不短期交易还不行,还得不能“高买低卖”啊。 看看上面的报告就知道,对于散户来说,“低买高卖”有多难! 这又是为什么呢?明明知道价格低了很多,却不敢买;明明知道泡沫可能来临了,却不想抛。 其实,这就是人的情绪在作怪:别人贪婪时更贪婪,别人恐惧时更恐惧啊。人的情绪是极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的,当市场跌,人容易转为悲观;行情涨,人又容易过于乐观。这就是所谓的冲动型交易。 其实不只股票市场,放在基金市场也是一样,去年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也是百亿基金频现的时候,市场筑底回归的时候,也是偏股型基金最不好卖的时候。所谓“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