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讲| 丁谦教你学书法五十讲 - 第二讲

 Xunhzh 2016-06-24

丁谦教你学书法五十讲 - 第二讲

第一编 书法的基础知识

第二讲:汉字的演变


我们的先民以高超的智慧发明了文字。汉字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终于完备,真、草、隶、篆、行,五体俱全。每一种字体,其实都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过,因为有些人的作用巨大,历史往往把功劳记在他们的头上。


在这里,有必要首先澄清一下字体和书体的区别。字体,经过长期的演变沉淀,最后固定下来只有以上五种;书体则较多,对世上影响较大并形成书风的,都可成为一体,比如:颜体、欧体、柳体等。


这一节我们说一说字体的变迁。


五种字体按成熟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字体的成熟和演变过程,有社会政治因素,更多的是自身发展的规律所致。


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篆书是五种字体里,表意性最强的。甲骨文,迫于时代及刻写材料等限制,字数不多,可以释读的更少。目前,人们认识的仅有一千余个。篆书字形多变,以竖长型居多,字的结构也不太固定。钟鼎铭文,浇铸在青铜器上,笔画浑圆,不时出现肥笔,字的结构逐渐稳定,字形有方有扁,甚至有倾斜,布局较为整齐。甲骨文、钟鼎铭文和石鼓文都属于大篆。小篆是秦嬴政统一六国后,在李斯的主持下,以秦国文字为基础进行的一次文字变革。字形修长,上紧下松,布局整齐,可见的小篆以秦始皇时期刻石最为著名。


秦·李斯  《峄山碑》(局部)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成熟兴盛于东汉。字形扁方,左兜右裹,横画做主笔时,往往蚕头燕尾。隶书与小篆的整齐划一不同,显得多姿多彩。


东汉 《礼器碑》(局部)

                              

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带有波磔,字字独立,著名的有皇象的《急就章》等。今草,又分为小草和狂草。小草不仅字形较小,而且相对容易辨认,狂草的大开大合,使得艺术性很高,却很难作为实用性文字。


唐·张旭   《古诗四帖》(局部)


行书,传说为汉代的刘德升所创。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将行书推向高峰。行书书写自由,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最好的一种,一直绵延到今天。从天下三大行书来看,行书易写、易识,且极具艺术性。


北宋·苏轼   《寒食帖》


楷书,包括小楷、魏碑和唐楷等。直到唐代,才彻底成熟,是成熟最晚的字体。小楷以古朴的居多,三国的钟繇,东晋的“二王”都是小楷高手。魏碑包括碑刻、摩崖、墓志等,刀刻味浓,或隽秀多姿,或古朴厚重。楷书的高峰以颜、柳、欧、赵为代表,法度森严,各具特色。


唐·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书法小知识:甲骨文

所谓甲骨文,指的是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是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可是,她的发现却是在清末。1899年,官员王懿荣在抓中药(龙骨)时,发现骨头上有文字。经过研究,终于揭开了甲骨文神秘的面纱。后来,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等地,大量发掘了甲骨文片。郭沫若、董作宾和容庚等人都是研究甲骨文的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