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却还不知道自己读了啥 读来读去还是心里还是有话说不出 怎样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读书体系? 怎样才能把书读到“值”? 怎样把读书化作对外「输出」的能力? 【橙子Talk】 第二期 读书,何以能 “值乎”? 精选了几条橙子学院会员群里 小伙伴们的分享 看看是否能对你有启发 也期待听到你的观点 工具书如何读?如何输出? 工具书:行业不同读起来差异很大。 (1)比如操作类的,读了就学然后联系实际应用; (2)如果专业性强的,比如我自己爱好茶,在啃专业书籍时候就会找人问问,看有没有相关的纪录片或者相关联的书籍,然后各个击破。 关于读书的输出方式: 1. 书评 2. 读书笔记(导图,PPT,800字读后感,) 3. 摘抄启发性句子,作为引据例子 4. 培养某个习惯 5. 分析书中人物性格,列出喜欢/讨厌的原因 6. 情感交流(师生,夫妻,情侣,父母间)话题 7. 一句话140字微博概述书的大意 8. 给孩子讲故事,教育孩子同时教育自己,改掉自己的一些毛病不好的习惯 9.拆书,物理_裁剪有用部分归到文件袋,生理_联系自己实际生活,写下自己思考,用运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10. 分享知识(总结成简单易学的小技巧),利用朋友圈,QQ,线下读书会,聚餐等,给同事,邻居,促进关系 11. 在书的最后一页空白页列出实践清单(书中提到的人,书,微信号公号,微博,网站,视频,电台,APP,实用技巧方法...),然后马上去试试,马上去做112. 利用主题阅读,做出研究论文13.在面试,交流中作为谈资 13. 一本小说,可以总结出若干人际生存发展攻略,可以预演自己的人生 14. 做语音分享,做自己电台(喜马拉雅,荔枝,红点频道),公众号,微博博客,简书 15. 完善自己的知识地图,知识技能体系 16. 假设自己是作者,了解作者背景,从构思到成型?如何将散乱的内容汇集成有机的框架,如何从无到有,对我的启发启示 17. 照猫画虎,学了光影就去拍拍,学了菜谱就去做做,看了游记就去规划旅行出去走走,看了金融理财就改进优化自己方案做做“现金流游戏”。 ——上海-朱进伟-1720号橙子会员 阅读方法、输出: 碎片化阅读,是我们很多人通常会遇到的。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时代,上至我们习惯的“百度一下”,下至沸沸扬扬的“PIAI 酱”,我们是信息的消费者、接收者,也有可能变成信息的生产者。你要想一下,是要简单的掌握资讯,还是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目标不同,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简单掌握资讯,检视阅读就可以了。一种是粗浅阅读,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一种是有系统地略读,比如看标题,看首段和结尾,看索引等待。 了解更深层次,需要分析阅读——完整的、优质的阅读。即,带着问题,然后思考,最后付诸实践。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例如在重点处划线、为作者观点标号、空白处记录、将关键句子圈出来。接着学会做笔记,记住是记录架构而不是内容,最后,在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阅读习惯。用一两句话介绍这本书,列出重要章节,理顺结构,这是一个战胜遗忘规律的好方法。“把一本书读厚,再把一本书读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输出的方式,一定要和自己的习惯、爱好结合,怎么舒服怎么来。 喜欢写作:文字——简书,微博,朋友圈关键词,感受,触动的点,自己的疑惑 喜欢画画:手绘——自己看的懂的图画,思维导图 喜欢说话:演讲——讲故事,录制一段语音 ——登登-1675号橙子会员 不同书有什么不同读法?如何输出? 【实用类书籍阅读方法】 关键:任何实用性的书籍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问题,实际问题只靠行动来解决。 方法: ①《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完书之后回答以下问题,个人建议要形成文字。 1.这本书谈什么?是谈规则的(烹饪/PPT)还是谈规则后面的原理的(《国富论》)?具体讲了哪些内容?2、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他要你怎么做?3、你个人的体验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如作者所说?4、用行动表达你对本书的态度,这是关键。如果你赞同,你得做些什么? ②《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 1、阅读片段 2、复述片段 3、描述经验 4、以后我怎么用 大家对比会发现,这两种方法惊人的相似。他们都强调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内容,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要转化为行动。有区别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立足的是整本书,从复述角度上来说难度稍大。拆书帮只要筛选片段即可,易上手且很容易获得成就感。 在两种方法都进行过尝试之后,发现方法①属于内省型,当你向自己提问时你会深入挖掘,反复的去揣摩书的内容。而方法②属于外向型,易引起共鸣,很适合用来讨论分享。一句话总结:好书用方法①,一般的书可用方法②边做笔记边读书。 很多人读完一本书之后这本书还是跟新的一样,什么都没有。估计是因为上学的时候书都是图书馆的,不能乱涂乱画,以至于我们都忘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做旁注,记录当下的感受,在记忆最深刻时整理挖掘所读内容,即使只有只言片语,即使只是划线,也能让你重读时迅速把握重点内容。原来我以为保持书的干净是爱惜书的表现,那真是个坑,这本书到底有多烂,居然没有一个地方打动你。这简直就是对一本书最大的羞辱。
【虚构类书籍如何读】小说、戏剧、叙事长诗 ①《如何阅读一本书》想象文学 三不要:不要抗拒它带给你的影响力,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不要用判断知识真理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一般方法: 架构性规则(拟大纲)——分类→大意→架构(如小说,要知道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作者如何安排的?) 诠释规则——熟悉插曲、事件、角色,以及人物语言、感觉、行动的细节,将自己代入其中,把握情节之间的关联性。 评论规则——不是赞成或反对而是喜欢或不喜欢。 ②我的经验:我是人称“专业读小说”的中文系毕业的,读的最多最爱读的是小说。我每读一本小说都会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有小说大意和阅读体会。阅读体会一方面是文本感受,对某个人物的分析,对某个情节的看法,对文字的感受,对故事的宏观体验。另一个方面会联系现实生活,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写读书笔记让我记住了很多细节,可以当作推荐书时的素材。比如《白鹿原》的开头很有特色,讲白稼轩娶了个老婆,死了六个,第七个怎么样了呢?看了你就知道了。必须做笔记,不做笔记的阅读都是耍流氓。
【输出形式及平台】 文字笔记:豆瓣、简书都是很成熟的输出平台,既可自娱,也可参与评判,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读书社群:十点读书、熊猫书院等。既可以帮助你培养阅读习惯,也帮助你找到一群小伙伴。大家可以互相推书,也可以交流讨论。 付费社群:拆书帮为例,帮助你学会阅读,提供大量资源(书和人),有系统进阶课程,线上线下活动并行。 其他形式笔记:思维导图、PPT、语音、视频,把输出过程当作玩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的玩儿! ——小漾-1609号橙子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