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问】在你的经验中,你认为有哪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头戴菊花唱大戏 2017-03-30

【爱读邦每日一问 011】


阅读能力不仅是书友自我发展的基本功,可以说也是移动互联时代人人必备的基础技能,在你的经验中,你认为有哪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


1.量化和具象化


例如,看一本书,你 可以规划一个月看完,每天看15页,这样逼着自己去读书。具象化就是,在你看书的时候你就做笔记,当你把这本书看完的时候,你看着厚厚的一本笔记本是不是就会很有成就感


2.输出倒逼自己认真阅读


只读书不去思考或者不去总结输出的,就好像吃饭不拉一样,这样看完之后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发现看了和没有看是一样的。而输出其实就是两个过程,第一个就是看作者的文字理解作者要告诉你什么,然后通过咀嚼和加上自己的理解,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3.努力锻炼自己的一目十行和过目不忘


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我们需要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通过在碰到对我们非常有帮助的信息或者内容的时候努力能够记住最好,却是记不住可以通过借助云笔记来帮助自己收藏和整理有价值的信息。


4.有自己的判断力


阅读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看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我们一味的批判作者那你还不如不要阅读自己可以去出书了,而如果一味的崇拜就就变成人家的复制物了,所以阅读的过程中药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功力才是阅读最好的方法。@ ZH 文超 (最佳推荐)


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阅读资源丰富而易得。我认为根据阅读种类可分为三类:


1、浏览类的,重要的是筛选,选择有益有深度的有先进理念的订阅号,宁缺毋滥,利用等待时间,休息时间,心情烦乱等碎片时间阅读,逐步改变自己的观念及行为方式。


2、泛读类的,小说散文热门著作等,阅读完成后,写一个读后感,写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多感多写少感少写,不管多少都有收获,写读后感会强化收获。


3、精读类的,一般专业阅读都需要精读,每天固定一个阅读时间,坚持住。最好是纸质书,先看目录,对脉络大致了解,边读边做标记,读完做思维导图,做到即使不能完全记忆,也能大概复述。如果还有对文字的学习需求,那就做一些摘抄。@ 知月


我现在看的都是非虚构类的书籍,那我就简单分享一下我读书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大家,但是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哦。


1.创造看书的迷你习惯。这一步是没有看书习惯的小伙伴需要做的。就是把你要看的书放在书桌上,每天固定时间打开书,你只需要花三分钟就能完成这一个过程,每次你打开书的时候你可以随意翻翻,不用强迫自己一定要认真阅读文章。就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你已经养成看书的迷你习惯了。


2.现在你已经有固定时间随意翻翻书的迷你习惯了,那就正式开启你的读书模式吧。首先规定一个时间段,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的读一遍,而且要逐字逐句的读,不要想着快速阅读,对于一个没有读书积累的人来说,快速阅读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之前的每日一问中,我有详细说过),而且边读边标记重要概念、方法论。最好是量化一下,如果你限定你逐字逐句看完一本书要花一个周,那你就给自己每日设定一个读书量


2.看完一遍后再看一遍哦。这一遍的方法和上一遍不一样,这一遍你只需要看你标记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论,用RIA的便签读书法把书用一遍。记得准备便签纸哦。


3.现在你已经把书读了两遍了,请你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已经足够理解书的核心方法论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建议你再读一遍哦。这一遍我们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书中的关键词核心观点句,记住不是要你抄书呀。


4.做行动计划。其实你已经用RIA做了大概的行动计划了,但是那个计划有点散,建议你系统的做一个应用这本书的计划。


5.如果只看一本书,你没有办法去实践,建议你利用书中的超链接(书的索引及书中作者提及的相关资料)去链接其他书籍,做主题阅读。要记住,主题阅读不是要你把相关的书都按照上面几个步骤读,而是把链接到的书作为我们主要看的书的补充和延生,看一遍就可以了哦。


6.最后一步就是分享和总结。如果这本书对你有用,那就找一个能分享的社群如爱读邦,给小伙伴们分享你的收获,还有引导小伙伴们实践书中方法论,分享过程中有什么疑惑或者惊喜,记录下来,做一个总结哦。@ 土豆小丢丢


1.复述:看后以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可以讲给朋友听并共同探讨,也可以讲给自己听。


2.写读书札记:包括摘录性札记和总结评述性札记,有助于梳理记忆和思考理解。


3.互相参阅:选择两本或多本好的注解版本,在对比中阅读,适合《诗经》《论语》等古籍。@ 乐行


和一个朋友一起自习,他给我看了他最近看的书,问他怎么习惯在手机上看?他说作笔记方便。想记录的地方只要标记就行,看完还能直接导出笔记到印象笔记类应用。确实挺方便的。这几天看完一本自传,分享给大家?? @ 杨德俊


微信阅读和其他阅读是有效的阅读方法


刚开始总是为生活的琐碎患得患失,后来觉得要看书,心不静。没有勉强自己硬着头皮读。就看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比如小说,每个月读俩本小说。后来还是一个月读俩本书,有一本是小说。现在加入爱读邦大家庭,很努力的不掉队,还是有看小说。就这么过渡着@ 记忆在说谎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人们阅读带来了便利,也造成了很多障碍,碎片化阅读,电子阅读逐渐取代纸质阅读,在我看来,阅读不是目的,要能够将所读内容为我所用才是重要的,所以我认为阅读要高效必须做到两点:


1.阅读过程中同步思考

2.读后及时和别人分享


看到别人犀利的观点除了说声好以外,还要想想自己是否真的认同,是否还有其他看法;而分享就是对于所读内容的第一次应用,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所以我认为阅读分三步:1.看一遍;2.想一遍;3.说一遍@ 申欣


微信阅读和其他阅读是有效的阅读方法。  由于工作和看孩子,所以我现在基本是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多用手机下载看,有宝宝了几乎都不翻书了,手机比较方便,如果我有时间读书时候会写笔记,把重要的内容记下来,多读几遍背下来,晚上有空给老公讲讲心得,老公听了会夸夸我,心里美美哒。 @ 苏眉


有几本书里介绍的阅读方法对我很有帮助:


《这样读书就够了》介绍的拆书RIA便签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介绍的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阅读整理学》介绍的挑战性β型阅读法

《思维导图》介绍的思维导图法


阅读一本书,最好不要读完就从此放下了,这就和我们在看到好文章一键收藏到大象里一样,读完之后能用到自己身上,写一篇书评,或者讲给别人听,只有完成一次输出,书里的知识才可能转化成自己的,填进你的知识体系里。


另外就要找到作者在全书中想要传递给你的理念,然后围绕这个理念,将书中散落在各个地方的相关联的内容都串联汇总起来,形成一张完整的大网,也就能弄明白逻辑结构和框架,也可以借助导图来梳理,把这些散落的点找到它,让它们之间互相支撑,据此绘制一张联络图,等于站在作者的角度重新梳理@ 李小曼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很方便,但我依然喜欢购买纸质书来阅读,喜欢边读边划线,喜欢读完之后在扉页上亲笔写下读完日期和最深刻感受的那种成就感(也是虚荣心作怪),推荐以下几个阅读方法:


1、50分钟忆想读书法:每天阅读30分钟,再15分钟记忆再5分钟联想,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效果不错。


2、兴趣&需要并举法,读喜欢的书带来愉悦感(比如文艺小说等),快乐让人坚持,读需要的书带来成长(比如研究幸福学的功课书《西方幸福论》),读有收获、让人不断进步。


3、输入&输出读书法:输入是经常阅读、大量阅读、固定时间阅读,输出是读完好书之后写下读后感,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写出过读后感的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写作输出需要思考过程,与脑海中原有知识融合碰撞,进而形成新的观点,读书、思考、写作。


4、主题阅读法:一个主题找多本书来对照阅读,比如为了全面了解李嘉诚这位了不起的商界奇人,我曾经读过李氏好多个版本传记,最终以《李嘉诚全传》为基础,写了一篇《勤力揚天赋,事业恒成功》的读书笔记。


5、重复诵读典籍中的精华,经典好书值得多遍诵读并记入脑海的,好词好句好思想也许就是这样长期积累储备下来的。


6、适度压力读书法:比如每年制定读书60本的目标来挑战自己,用目标任务形式来促进自己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度压力效率高”。


截止目前,2016年已读40多本,尚有一些缺口,但与没有年读书目标前相比,我的阅读量已翻了倍。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我始终秉持一个观点,只要开始读、坚持读就好了,各种彰显个人特色的读书方法一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读书遇见更好自己 ,让我们在书香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的共同信仰。自勉共勉 ing @ 爱读邦蒋美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