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庙(即泰山庙),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乡贤孙觉、秦观、王巩会集于此,饮酒论文而得名。从此,这座本来依附东岳大帝的庙台便独领风骚,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纷纷登台,一瞻风采,留下千古不朽的诗文。宋代诗人曾几在《文游台》诗中写道“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怀酌,彩笔银钩人唱酬”。
![]()
![]()
![]()
![]()
历史上,文游台多次兴废,南宋、明代、清代以及民国年间曾修缮。1980年以来,逐年抢救修复了文游台、盍簪堂、四贤祠、秦观读书台等古建筑,并兴建重光亭、映翠园、门厅、牌坊、展厅、碑廊等仿古建筑。
![]()
秦观像(1049-1100),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扬州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婉约派词人。其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百年来,为天各一方的痴情男女反复吟诵。 ![]()
盍簪堂,单檐歇山顶,前有卷轩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193平方米。堂内东、西、北三面嵌有石刻《秦邮碑帖》25方和《东坡小像》、《祝东坡生日图》、《修禊图》画像3方。 ![]()
![]()
![]()
![]()
![]()
文游台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下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东西山墙嵌有苏轼、秦观墨迹《秦邮续帖》上、下卷石刻12方;上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996年至1997年,对文游台主体楼落架大修,发现20米长、近1米宽,最高达3.5米的宁代墙体和几个排水孔,印证了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史实。 ![]()
丹井寒泉,根据秦邮八景所新建,“丹井寒泉”为书法家田原所书。 ![]()
![]()
![]()
![]()
高邮各处收集来的碑、额、雕像。
![]()
![]()
文游台门厅东西两侧为博物馆展区。 汪曾祺(1920~1997)文学馆,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
![]()
名人园。高邮是帝尧故里,历代名人辈出。宋至清代,共有进士177人,举人428人。北宋有著名文学家和婉约派词宗秦观、文学家孙觉、教育家乔竦,明代有右丞相汪广洋、散曲家王磐,明清之际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清代有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以及一代枭雄吴三桂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