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016(第二届)机动车排放控制与监管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来自环保部、汽车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约300位专家参加会议,围绕“新政策、新技术、新未来”主题,针对国六标准展开研讨。
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倪红、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项目主管李刚工程师分别介绍了轻型车和重型车国六排放标准制定情况。《中国汽车报》独家获悉了基本定型的国六标准的细节,同时,原计划12月发布的时间点也可能提前,以便让行业更早地有所准备。 轻型车七项试验变化新制定的国六标准长达300多页,其中有六项控制重点,分别是采用燃料中立更严格的限值、蒸发排放控制要求、修改针对-7℃污染物测试要求、RDE测试要求(汽油及柴油)、完善OBD监测要求、温室气体协同控制。 国六标准的主要框架延续了国一至国五的结构,但在六项控制重点方面的七项试验测试有较大变化。 I型试验发生巨大变化,采用WLTP测试循环。此前,环保部做了大量调研工作,采集了国内20多个城市的路况数据,与欧盟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整体上中国测试循环与WLTP测试循环相似。但在部分曲线上,中国测试循环更圆滑一些,体现了中国人的驾驶习惯与全球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I型测试限值与国五相比有很大变化,采用燃油中立原则,设定了两个阶段的污染物限值,即六A和六B。其中国六B阶段限值与国五相比有较大变化,汽油车污染物降低了45%—50%,柴油车污染物降低了70%—81%,颗粒物下降33%。倪红说:“在国六B阶段排放控制更加严格。” II型试验 (RDE——实际驾驶排放测试)是欧盟新增加的测试项目,中国也将采用这个测试。有人说欧盟还没有做完RDE标准,中国现在采用有点太突兀。倪红说:“从方法到设备都具有操作性,欧盟制定RDE标准是寻求环保与企业可达性之间的平衡。与欧盟相比,我国把条件扩展到海拔高度2400米,从1300米到2400米之间,扩展系数是1.8。” 在III型试验方面,以前曲轴箱排放测试只针对汽油车,现在对汽油车和柴油车都有要求,不允许将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但是两者要求略有不同,柴油车需要保证曲轴箱封闭,如果不封闭,进行排放测试时需要将曲轴箱气体导入CVS,与尾气排放加在一起不能超过限值。 IV型试验借鉴了美国蒸发排放测试规程,限值由原来2克/天降至国六标准的0.70克/次,标准限值加严了65%,考虑测试方法的严格程度, 控制要求至少提高80%以上。 V型试验是所有汽车企业非常关注的方面,耐久性试验仍然采用16万公里。倪红说:“这是通过调研国内车辆行驶得出的数据,能够代表国内车辆使用情况。” 国六标准在耐久测试方面提出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SRC方法,涉及I型试验、IV型和VII型试验;第二种SBC方法,这个方法仅针对I型试验,也仅限三元催化转化器变动;第三种工程学方法,汽车企业可以提出工程学方面的证据,用替代方法进行测试,以便证明产品耐久性;第四种采用劣化系数,涉及I型试验、IV型和VII型试验。 低温试验相应发生了变化,采用了低速和中速测试,这个试验对汽柴油车相对提高了要求。 OBD监测要求倪红说:“OBD是车辆的眼睛,我国OBD监控是在欧盟的基础上参考了美国1968.2—2013版的要求,适当引用了2015版的要求。” 国六标准加严了OBD阈值,国6A和6B阶段均采用统一OBD阈值,柴油车和汽油车要求相同阈值作为故障检测的基准。 国六标准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增加了PHEV监测要求,这些要求包括8个方面:能量存储系统、热管理系统、制动再生、驱动电机、发电机、插电式EES、其它输入或输出模块和插电式部分部件豁免要求。 在IUPR(在用监测频率)方面,与欧盟的要求一样,新增条款为0.1,低于美国法规要求,但是,燃油蒸发系统1.0mm泄漏的监测频次要求为0.26。取消1968.2-2013法规中难以落实的监测条款,对于OBD没有分阶段实施的要求。 倪红说:“国六标准建议实施时间是根据大气法确立。”新车型实施国六A的时间为2019年1月1日,登记注册时间为2010年1月1日;国六B登记注册时间为2023年1月1日,RDE登记注册时间也为2023年1月1日。地方可以提早实施国六A阶段或 B阶段,2023年以前也可选择实施RDE测试循环。 重型车国六排放标准进展国六重型车标准参考了欧Ⅵ重型发动机的排放法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排放限值、测量循环、耐久性要求;二是非标准循环排放、在用符合性要求、OBD要求和氮氧化物控制提示。 在标准制定中,增加OBD方面、整车检查方面以及排放质保期要求。李刚说:“这些措施确保排放故障及时被发现并维修,为整车监督检查提供方法,并且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 国六重型车标准在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六阶段重型车污染物排放目标是氮氧化物和PM下降60%以上,增加颗粒物料散(PN)限值。
“国六重型车标准已经完成前期研究和论证,还需要进行大量试验,争取6月底或者7月份发布征求意见稿,计划2016年完成标准制定,给企业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产品开发。”李刚说。 版权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