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轻风无意 2016-06-24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从楚王陵出来,下一步就是看兵马俑,顺着指示牌走就到了。狮子山景区有汉兵马俑博物馆和水下兵马俑馆两个馆,分别建在两个考古现场,相距不远。此为一号坑后段,前端有马4匹,官吏俑1件,是这个部队的指挥机构。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汉兵马俑博物馆,原为市砖瓦厂采土坑,1984年发现挖掘,1985年在原址建立汉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水下兵马俑馆,为骑兵坑,距步兵俑坑125米,在湖中央,建造时可能因地质原因,利用周边环境形成水下馆。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汉兵马俑博物馆内有三条步兵俑坑,东西长分别28米、宽2米、深0.4—1.05米。一号坑前段全部放置站式俑,共516个,其后为站式和跪式俑式群。二号坑前段放置各式陶俑832件,后段因遭受破坏,残存474件,以跪座式俑为主。三号坑尚未发掘。水下兵马俑馆内有很多兵马俑的半成品和骑兵俑。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去西安看过秦兵马俑,有深刻印象。然而踏入汉兵马俑馆却大吃一惊,hold不住,太小了,仅半米余高,与秦俑比简直如迷你玩具。大致分成步兵、车兵、将军、御手等,数量众多,挤挤挨挨地排放在坑里。汉俑与秦俑年代才差了几十年,怎么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其实这是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基础上的创新之作。秦俑以秦军体魄健壮高大、装备齐全的将士为模特,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狮子山汉俑则以写意手法创作,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更重要的,狮子山汉俑制作方法是模制,首先以手工雕塑出各种俑类的母模,然后按照母模分部位制作分模,再依模制作俑坯,而后把各部位粘接成形,并修整定型,阴干后入窑焙烧,出窑后施彩,把头和身躯组装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陶俑。模制可以批量生产,工艺上进了一大步。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狮子山汉俑种类繁多,有官吏俑、发辫俑、发髻俑、弓弩俑、盔甲俑、警卫俑、跪式俑,持戟俑、甲胄俑、骑士俑及驾车俑等。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 江南风 - 江南风博客

 

        狮子山汉俑创作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通过眼、眉、嘴、鼻的微小变化,刻划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不同神态,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从整体讲,显得比较拘谨,基本没有大动作实战姿态,各类俑的职能多是通过手的各种姿势变化显现。表情多深沉肃穆,特别是咧嘴欲哭的发辫俑群体,表现出阴郁深沉的情感,凸现了塑造这支队伍的主题思想。在俑群中,也有少量表情明快者,这与匠师们不同的境遇有关,作品中难免融进匠师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光线条件非常差的环境手持拍摄,只有提高ISO值,以上照片ISO值达到3200,佳能G12这么高的ISO值画质很差,但毕竟清晰地将当时场景拍了下来。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摄影的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