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摸屏发展趋势——业际光电详细解析

 jasonyejun 2016-06-24

近年,受智能移动终端产品需求上升,触控模组市场规模也随之快速成长。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增长10.5%,全球笔记型电脑出货量按年下降6.3%,全球触控模组出货量按年增长13%,至19.2亿片,当中,手机触控约占70%,笔电触控约占16%。今年,市场研究机构IDC预估,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增长3.1%,至14.8亿,增幅将远低于前2年。因此,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出货量下降,全球触控模组出货量增速将放缓。

据统计,全球触控面板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台湾及中国。2014年底,台湾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触控面板生产商,全球市占率为36.1%,中国排行第二,全球市占率约28.5%,韩国为16.3%,日本为13.8%。然而,由于近年全球触控面板产能大幅扩张,行业已陷入供过于求、平均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及厂商营收减少的局面。业内人士估计,除非大尺寸的触控面板需求能快速成长,否则触控面板的平均售价将有机会继续下降。

全球触摸屏行业发展经过了2010-2012年疯狂增长后,随即进入一个调整时期。到2014-2015年,国内触摸屏市场开始盛极而衰,先后有宸鸿、胜华、宇顺电子、联胜等萎缩、倒闭、兼并、跑路、破产等相继出现。对于触摸屏产业来说,国内如此巨大的触摸屏市场,出现如此现象其实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的规律起了作用,主要是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当然,除价格外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数百家的触摸屏厂商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间竞争激烈,技术含量低,大多处于组装阶段。因此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天,就有不少触摸屏厂商倒闭。

目前,影响国内触摸屏产业的有以下关键因素:价格与成本控制因素。

经过市场的洗礼,国内触摸屏行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残酷的“红海“市场,价格战不可避免,而触摸屏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成本控制是触摸屏厂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倒闭将成为必然。

解决之道无非三个方面,其一是把成本降下来;其二提高利润空间;其三推出新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摆脱价格战。

为应对触摸屏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有的厂商搬到了较为偏僻的地方,以降低人力成本;有的则想方设法打入终端品牌厂商供应链,以规模出货,保证盈利。而以提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却少之又少,毕竟这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一般是新技术产品发生在成立时间早,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的大企业身上,而众多中小企业只能走跟随者的角色。

  对于以上的形势,业际光电主要通过管理上结构、制度等优化,以良好的员工激励制度,促使相关工程技术及生产人员在现有优秀技术水平基础上进行产品结构成本、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优化,实践已经证明业际光电在管理制度上的优化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成本有计划的降低、效率及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培养了稳定、优秀的技术及生产团队,在行业竞争中体现出明显优势。

业际光电触摸屏产品主要是GFFGF)结构产品。对于触摸屏的几种结构产品,G G作为第一代产品,因为厚、重等问题目前已应用较少,主要在车载、工控等产品上有少量应用;OGS产品因其强度、产品色调单一、工艺复杂、不适用于2.5D3D产品等问题应用也相对较少;GFFGF)因其应用比较灵活是目前的主流产品,但随着in-cellon-cell产品的逐渐成熟,其部分市场势必将会被瓜分。而比较好的是,随着产品2.5D3D发展,G F柔性膜结构产品势必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可见,公司产品在结构技术上有着良好优势,并且业际光电是从事触摸屏行业比较早的公司,从成立以来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客户基础,并且以产品技术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良好的管理体系使产品成本管控及技术等在行业中也处于优势地位。

就触摸屏时长而言,短期增幅减缓,但从长期来看,触摸屏产品市场随着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设备、汽车产业及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人机接口由传统的按键式转化为触控式必然是趋势所在,将成为未来大部分产品的标配,后续随着以上几个方面产品的成熟及市场的打开,触摸屏产品后续的市场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仅是个时间问题。

在当前行业状况下,行业优胜劣汰、公司整合已基本告一段落,最激烈的竞争阶段已经过去,能够留下来的公司都是比较优秀的公司或存在优秀基因的公司,在后续的发展中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稳步提升自己、将产品应用在更多的行业中、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作者:业际光电总经理 黄晓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