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知道160623:为什么英国总想脱离欧洲?

 昵称535749 2016-06-24
2016-06-23 12:38 | 凤凰新闻综合

第期
【导语】
英国脱欧公投将于北京时间6月24日凌晨05:00结束,之后即开始手动计票;最终结果预计将在当地时间6月24日早晨公布。
从半年以来的民意调查来看,英国对是否留在欧盟摇摆不定。截止到6月22号,金融时报民调结果显示支持留欧支持率为44%,脱欧为45%;英国调查机构YouGov 6月23日民调结果:英国退欧支持率为49%,留欧支持率51%。他们都在想什么?
为什么要脱欧?
一、英国长期对欧陆保持着优越感,一直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英国把自己视为欧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国,认为异于欧洲的独特性是其崛起和强大的原因。虽然逐渐衰弱,优越感依旧强烈,二战后,每遇挫折或危机,英国便疑欧声四起,将问题归于欧共体或欧盟。这一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撕裂了英国与欧陆的嫌隙。
二、英国在欧盟缴纳高昂会费,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英国每周付给欧盟的金额在1.63亿英镑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国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担的欧盟会员费大约为130英镑。更令英国人不悦的是,金融危机后,一些欧元区国家降低了贡献额,导致英国贡献比例大幅升高。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举措让英国人觉得拿着英国纳税人的钱去救那些“问题国家”。
三、欧盟法律限制太多,欧盟管理毛巾、面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别有454、1246、12653条。欧盟法院上至英国驱逐恐怖分子、下至啤酒售价都要管辖。英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 53% 源自欧盟,而英国人对阻止欧盟糟糕的立法几乎无能为力。庞大的欧盟管制体系限制了英国和其他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以及英国行业发展。
四、欧盟东扩以来,英国净移民数量持续增长。2015年英国净移民人数增至33.3万,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人数为18.4万,创最高纪录。经济萧条下,移民被认为是挤占福利、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罪魁祸首”。主张脱欧的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就表示,英国要想控制移民人数,唯一的方法就是脱离欧盟。
五、欧洲正在面临难民危机,英国不想卷入。去年欧洲闯入数百万难民,130万移民申请在英国避难,其中363000来自叙利亚。接纳这些难民不仅会拖累经济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为什么留欧?
一、英国从欧洲单一市场获益巨大,一半的进出口贸易都依赖欧盟。英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40%,而欧盟又在英国外贸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退欧会给贸易造成重大影响。
二、欧盟是英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也接受大量来自欧盟的投资,每天大约有6600万英镑。退欧后失去了关税减免优惠,吸引外资和对欧投资的能力都会下降。
三、退欧将使英国境内大部分跨国金融机构从伦敦转移,欧陆诸国也将开始扶植法兰克福、布鲁塞尔和巴黎等中心,威胁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将失去巨大税收和就业岗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降低。
四、英国国内300万就业岗位与对欧贸易有关。英国退欧后,许多跨国公司就会向欧盟内的低成本国家转移,英国将失去很多机会。
五、退欧后英国将丧失在欧盟机制中一票否决权等话语权,在欧洲经济大战略中说话失去分量,也无法对其他欧洲国家力量的崛起形成牵制。同时由于英国脱欧不符合美国利益,英美的关系也将弱化。
六、退欧未必能解决移民问题。而且移民,尤其是来自欧盟的移民使英国劳动力资源充沛,给英国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退出欧盟会有什么影响?
一、在经济上,无论英国还是欧盟,在经济贸易、金融、就业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损伤。
二、英国和欧盟互相失去了依托,在政治力量上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三、破坏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英国的退出会让欧盟内部的分类力量增强,可能有进一步崩盘的危险。
四、对中国的影响有限。英国仅占到中国出口的3%,英国也不是中国打开欧盟大门的唯一一把钥匙。
他们怎么表态?
“退欧”和“留欧”是一次草根与精英的交锋,是主流政党和统治精英无力应对经济危机和政治挑战时,受到了更接地气的、被批评为民粹主义的外来新人的挑战。
英国政府反对脱欧。首相卡梅伦说:“这个国家作为一个欧盟成员国才能更强大、安全和更繁荣。”大部分独立经济专家和大企业,以及近年的英国情报机构负责人也支援留下。
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英国留在欧盟。默克尔称,一旦离开欧盟,英国在涉及欧盟的协商中将不可能获得好结果。
香港企业家李嘉诚到大陆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均表示不支持英国退欧。
“退出”阵营有英国司法大臣迈克尔·戈夫和前伦敦市长伯里斯·詹森。议会近半数保守派下议员和英国独立党成员及其领袖奈杰尔·法拉奇支持退出欧盟。
在国外,法国国民阵线领导人马琳·勒庞,以及德国和荷兰等国的其他反欧洲政党支持英国退出欧盟。
英国“疑欧”历史悠久
英国在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直表现得踌躇摇摆,芬兰前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形容道:“总像一个不情不愿的新娘。”
文艺复兴以来,英国逐渐崛起,英欧差异扩大,英国人觉得自己有欧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岛国的地理位置又强化了这种心理,英国长期对欧洲实行光荣孤立政策。
二战后英国致力于“三环外交”:英联邦最重,美国其次,欧洲最远。英国政府希望借助英联邦来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而不是以一个普通成员国参与欧洲一体化。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成立。英国感到危险,联合瑞典、挪威、丹麦等创立了欧洲自贸联盟,但是难以与EEC抗衡。英国决定参加EEC,但两次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拒绝,直到戴高乐辞职后,第三次申请才进入。
1973年英国成为了欧共体的一员。但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危机削弱了英国经济,反欧人士将原因归于欧共体,英国国内在欧共体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裂。但1975年的公投显示67.2%的民众选择留下。英国与欧共体在就英对欧预算摊款等问题上激烈谈判,直到1984年才基本解决。
此后英国和欧洲都把目光投向了欧洲未来建设,但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有重大分歧。1992 年9月,国际金融市场大肆做空英镑,英国政府因无力应对而不得不宣布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为了提高欧共体决策行动效率,法德等国家主张扩大欧盟委员会的权力,扩大“多数表决”范围,但是应该仍坚持在关键问题上实行“一致通过”,坚决反对扩大欧盟委员会的权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