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行文之美

 江山携手 2016-06-24

《孟子》行文之美

战国乱世,人才辈出,独看儒家,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教书育人,著书立作,流芳百世。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尝试着谈谈对于《孟子》行文特点的一些见解。

虽然孟子也曾提出“知言养气”“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文学思想,但孟子主要的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他豪迈高亢的散文创作上。两千年后的今天,翻开《孟子》我们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其文风之壮阔、气势之磅礴、语言之精美、想象之奇特以及说理之透彻。刘熙载于《文概》中写道:“韩文出于《孟子》”,“昌黎接孟子知言养气之传”,“东坡文亦《孟子》,亦贾长沙”,“王介甫文取法孟、韩”[i]。这些言语足以看出《孟子》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唐宋之大家——韩愈、苏轼、王安石等的散文无不取法于《孟子》,与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渊源。而《孟子》受到如此推崇的原因又是什么的?是因为儒家在封建社会的独尊地位吗?还是因为《孟子》独特的行文风格呢?

流于表象,我们或许会用遒健、雄辩滔滔、富有力度,晓畅通俗、情感充沛、风格多样等词语来描写其行文风格;而仔细读之,我们又会发现在文字背后,更有孟子“舍我其谁”的自信、乐观奋进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但是,辩证地看待,《孟子》也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

执笔:YY

一、充沛的感情

《孟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是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其文章的语言雄辞激越、气势磅礴,读来酣畅淋漓,令人胸怀开阔。这不仅与《孟子》长于论辩和善于譬喻的特点相照应,更是受孟子个人性格影响,充分体现继孔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流传千年而不失光彩的人格魅力。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伟大的变革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诸侯国格局称霸,不知疲倦地追逐着领土王权,风云变幻之间,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角逐,更是谋士策者比拼智慧方略的战场。孟子被造就于这时代,继承并发展孔子的学说,胸怀改变社会境况、拯救千万人民的理想,主张施仁政,行王道,辗转于各国做客卿,推行其政治理念,却无奈于时代潮流的急剧变化使其学说失色。孟子光辉的一生在于保存了其伟大的治世思想,通过授徒和著述的方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他高远的境界令我们瞻仰,激越的情感让我们感动,刚直的个性使我们敬佩,文字的时代变迁并不能磨损字里行间充溢的浩然之气,每次研读《孟子》章句总能唤起人心中潜伏的热烈的激情,那是一种以天下黎民为己任的苍生责任感就要冲出胸膛的感觉。

《孟子》和《论语》的关系可以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极为成功的变革,二者虽然都采取了语录体,但是《孟子》已经把文章初步发展成散文,而且具有较好的逻辑结构,运用了较为完善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这对后世文章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柳存仁认为,《孟子》之记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ii]谭家健认为,孟文语言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明白晓畅,这是因为它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蹩扭的句法,加之善于精工刻镂,精辟准确地使用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有一种爽朗明快的风格,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iii]。孟子并不追求浮夸的文风,他往往能用极为平淡的语言表现极为丰富的感情。如,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写道“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概括这一句,看似朴素自然、道出百姓平凡却渴望的理想生活,却又慷慨有力、掷地有声,述说了仁政的实施将产生的效果,隐藏在这句话里的还有孟子强烈的情感,他希望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安享其年、衣帛食肉,得到稳稳的幸福。

同时,《孟子》散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复杂的孟子形象,他具有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的个性锋芒毕露、痛快淋漓的风格基本上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为议论散文,情节比较简单平实,没有太多复杂描写,主要是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孟子·公孙丑下》中写道“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孟子激烈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言辞透出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灵活无死角的论辩也让人不得不信服。

谭家健认为,孟文喜欢运用排偶的句式和反复重叠的句型,使文章如长江大河,浪头一个接着一个,造成浑灏流转,滔滔不绝的壮观[iv]。李泽厚指出:孟文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的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v]贺友龄具体地分析了《孟子》遣辞造句方面的特点,认为其行文中那种铿锵顿挫的音节,排散结合的错落句式,使人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鲜明的节奏性和优美的音乐感,使人感到作者笔端凝聚着的激情,使人受到感染,受到启迪,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vi]如《鱼我所欲也》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vii]读后脑中仍回荡着一股压人的气势。这句话本可以说成“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来说,这就巧妙地增强了气势感情,而且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不管是句式还是用词,文体还是语言,支撑孟子散文充沛情感的主心骨恰恰是一股源于孟子人格的“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提炼而出的一身正气。以这种精神气蕴为底,孟子潇洒率真地行走在人世间,嬉笑怒骂,挥斥方遒,带给后人无数的启迪思考。

执笔:ZXT

二、丰富的论辩

鲜明的论辩色彩也是《孟子》的一大特色。事实上,先秦的许多诸子散文都具有这一特色,比如《庄子》。而《庄子》的论辩,重点在于突出真理的存在,而不是显示自己辩论技能的高超,如《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负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为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表面看之,以上所述只是说明了水之深浅与其所承载的舟之大小的关系,只是一种打比方的文学技巧,但仔细观之会发现它其实也是一种论辩。先从在小水洼上分别放“杯和“芥这一通俗易懂的生活例证出发,再推论到“风和“翼之间的关系, 进而推出大“翼之“图南”需要大“风。粗粗看之,似乎觉得两者之间并无联系,但仔细揣摩便能发现其中由生活常识走向虚幻之物、由具象走向抽象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论辩的目的,使答案了然于读者之心。注重说理由浅入深,寓理于形象易懂的生活事例,明白晓畅;注重逻辑推理,常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层层推论。以上是许多先秦诸子散文的共同特色,但与《庄子》相比、与其他散文相比,《孟子》的论辩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难以言说的魅力。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之一。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孟子》的行文风格文学性很强,涉及论辩的部分也不例外。其中不乏大量声动的描写。比如《萬章章句上》:

曰:“否昔者有饋生鱼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

子产是郑国有智慧、有才能的著名政治家,却受到池塘管理人的欺骗。池塘管理人把子产要畜养的鱼烹着吃了,但在对子产的汇报中却说:“鱼刚入水时,是要死不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便自己活动起来;紧接着便自由自在地游走了,最后不知道游到哪儿去了。”

池塘管理人对鱼入水游走的情况汇报得如此生动、细致,和人们日常所见相同,使人信服。所以聪明的子产也被他欺骗了。孟子说:“这叫做‘君子可欺以其方’”!

孟子描绘子产放鱼受骗的故事,做出了“君子可欺以其方”的结论,由此可见,舜受象的欺骗也合乎情理。辩论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满意的效果,与孟子对所举事例的生动描绘是分不开的。其中“圉圉焉”“洋洋焉”的特色不可谓乎不传神也。

除了声动的描写之外,《孟子》中还有大量排比句、排比段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孟子》散文论辩的说服力,同时、读来气势磅礴。如此一来,不仅文中被讽谏和劝说的对象无言以对,而且数千年后、当读者翻开卷帙时,也为其说理深深折服。正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证: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与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李泽厚评论说:“孟文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在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孟子的论辩言辞,说理痛切,感情激越,气势奔放,滔滔滚滚,不可阻挡。这固与其对排比的熟练运用密切相关。

《孟子》中的论辩文,如同很多先秦散文一样善于运用逻辑推理。然而不同于《墨子》的朴实无华,《孟子》对语言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灵活巧妙。往往欲擒故纵,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回答,但又同时对于对方的回答已了如指掌,心中早已设想好要如何从这些回答进一步说理、推出的让人无法不折服、不认同的结论,最终达到让对方心服口服的论辩效果。比如《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孟子完全将齐宣王的心思了然于心间, 知道齐宣王不得不如此回答 楚人胜”,进而以齐宣王自己的回答劝说齐宣王,不要以自己的弱项——战争征服天下,而是要以仁政征服天下,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不可谓不高也!

执笔:TTY

三、形象的譬喻

《孟子》高超的论辩技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对譬喻的运用。他不仅爱用譬喻,更是善于譬喻。赵岐曾于《孟子题辞》中说过“孟子长于譬喻”。

纵观《孟子》我们不难发现,孟子运用譬喻的例子比比皆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讽刺梁惠王治国之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梁惠王上》)暗讽梁惠王归罪收成不好;“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

下面具体以《孟子》中《齐桓晋文之事》为例来欣赏孟子譬喻的艺术。

孟子在引入譬喻之时显得尤为自然,没有生搬硬套,让听者没有排斥感。宣王想要问霸于孟子,孟子用对话提问的方式引出王以羊易牛之事,得出“王之不忍也”的结论,顺利然后成章地推出宣王“可以保民”。对此宣王欣然接受,并且发出“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慨。在得到宣王的赞同后,孟子以“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车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类比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形象生动地向宣王揭示了不王的原因。孟子的譬喻生动活泼且灵活多变。为了给宣王讲清“不为者”与“不能者”的差别,他对宣王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固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类也。”把齐宣王“不王”比作不为长者折枝,告诉宣王他没有称王天下的原因是“不为”。在谈及宣王最想要的东西时,孟子逐步切入主题,在得知齐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扶四夷也”时孟子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缘木求鱼”来比喻齐宣王想要拓展领土的荒唐可笑,接着说“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告诫齐宣王开疆扩土的危害。

孟子譬喻技艺之高超,不仅在于对譬喻技巧的灵活运用,还在于他通过譬喻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就《齐桓晋文之事》来讲,通过众多譬喻来论辩,成功劝谏齐宣王坚持民本思想。孟子长于采用循序渐进柔和的方式来譬喻,在对方不同意或不理解自己的观点时,孟子并不急于反驳对方或义正言辞地证明自己,他通常会把自己想要传达的道理承载于显而易见并且众所周知的事理之上。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正因为孟子长于用譬喻进行说理,才会达到劝说的目的并且不招罪于身,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执笔:GJW

四、怜民和爱民

孟子是一位仁政主义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念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名言充分说明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而仔细观察《孟子》的其他篇目,不难看出孟子以天下为己任,和他怜民爱民的情怀、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孟子希望通过仁政的推行使“天下平”,使所有百姓都能“不饥不寒”、“衣帛食肉”。在《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不正是孟子想要与百姓休戚与共的愿望吗?不正是孟子希望以仁政的推行而达成的统治者与百姓和谐的舟水关系吗?

或许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在进谏时锋芒毕露的问答,其中不乏孟子对社会现实尖锐的批判,像利剑,直至问题的根源所在,同时对问政者也是步步紧逼、“穷追猛打”,最终使他们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又是什么使得孟子的文章如此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呢?或许孟子独特的性格在这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小组窃以为这与孟子仁政必胜的信念和对民生深切的关心是分不开的。所以,与《战国策》的策士言论、《春秋》的历史资料相比,《孟子》的怜民爱民的思想溢于言表;《论语》的“推己及人”和《韩非子》的“重刑罚”相比,《孟子》中对百姓生存状况的关系,显得更加热切和深刻,也正是源于此或者说急百姓生存之所急,孟子才会如此与国君、与诸家学派针锋相对地论辩,对自己触怒他人的处境毫无考虑。如孟子对于梁惠王的批评: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一边是民不聊生,另一边是吃喝享乐;一边是老百姓食不果腹、面带饥色,另一边是美食珍馐、马壮人肥。短短八字,充分说明孟子对于百姓生存状况的自己观察与思考,若不是真正的心存百信,又怎能见其面带饥色呢?如此鲜明的对比,相信梁惠王本人也会觉得有所不安吧。作为国君,看到自己的百姓生存至此,而无所为、无所做,这难道与率领着野兽来吃人有什么差别吗?野兽自相蚕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率野兽食人,这又怎么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正是因为关心,所以痛心;正是因为痛心,所以希望有所改变;正是因为希望有所改变,所以对现实感到失望;正是因为对现实感到失望,所以言辞尖锐。直言劝谏,尖锐至极,将毫不掩饰地将君王的统治喻为“率兽而食人”,难道不是因为孟子为百姓生活疾苦所担忧而急于有所为的最好表现吗?孟子藐视权威、鄙视权势富贵、希望能够消除世乱而救民于水火的急迫愿望在这里表露无遗。

但是,《孟子》也有其不足之处,虽然我们文章的文章要研究的对象是《孟子》行文之美,但根据现代美学、残缺也是一种特殊的美,如众所周知的残缺的苹果一般,《孟子》散文的小瑕疵不仅没有使其失色,反倒使文章显得更加真实。仔细考量,我们不免发现《孟子》中一些篇目的说理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强词夺理,乍一看、我们会为孟子的说理所说服,但再一次思考时,却期间的逻辑关系不是那么得紧密,所以有论者提出“他引用《诗经》三十余处,大多都是断章取义、穿凿附会的;引征古史也有一些随心所欲任意比附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孟子文章的说服力。”[viii]但从一另方面看,孟子的说理讲究“以气胜之”,若一字一句仔细考量,又如何一气呵成,何来如此磅礴之势呢?

我们的文章从丰富的感情色彩、精彩的论辩说理、大量的譬喻寓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四个方面切入,简单地分析了《孟子》行文的特点。最后我们想回答《孟子》语言的字面上,以刘熙载先生对《孟子》的评论结尾——“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柁,中流自在。”[ix][x]

执笔:YY

 

谢谢阅读!请不吝赐教。

 

 

 

 



[i] 出自《艺概》作者:刘熙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2月,第20页、第31

[ii] 出自《上古秦汉文学史》【M】,柳存仁,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88页

[iii] 出自《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N】,谭家健,《光明日报》,1957,第九页第八行

[iv] 出自《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N】,谭家健,《光明日报》,1957,第九页第十五行

[v] 出自《美的历程》【M】, 李泽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210页

[vi] 出自《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J】,贺友龄,《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2):58-62

[vii] 出自论文《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viii] 出自《孟子研究》作者:董洪利,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25页

[ix] 出自《艺概》作者:刘熙载,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2月,第5

[x] 出自《孟子研究》作者:董洪利,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23

其他参考资料《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作者:袁行霈主编,聂石樵、李炳海本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月,第939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