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同学: 你好。读书读出问题,这样的习惯很好,还望继续保持。以下是就你的问题的作答。 —————————————————————————————————— —————————————————————————————————— 彼侯人兮,何戈与殳。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是闻一多先生神话研究的代表作,值得一看。为了你的提问,我又重读了一遍。我觉得文中对有关《诗经》中“饥”之解,以及四、六、七、八部分,都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可以作为神话研究中的重要观点来引证,事实上在相关的文学研究中也是如此。 但至于他对《曹风·候人》的分析,我个人不太赞同。如果持其说,那么就不好解“彼其之子,三百赤芾”。我的看法还是认同程俊英先生在《诗经注析》中的意见,该诗是讽刺新贵之作。这也是郭沫若的看法。这一意见,你还可以参看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子展先生的《诗经直解》,457-462页。他也是赞成此观点。 所以,顺着这一认识,“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就可以理解为,他们不配穿这样的朝服(赤芾),意思是他们只具其表,而未有其实。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以上意见没有深入思考,也未及翻检很多材料,只能供你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