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的前世今生 1955年,按照中央政策规定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对照户口簿严格核实,发给每户 家庭居民粮油供应证。根据家庭成员年龄和工种不同,配发通用粮票,人们拿着粮票到指定的粮油供应站购买粮油。
当时一个大人一个月只有二两油,二十五斤粮还要不时支援什么地方扣上几斤,五斤红苕当一斤粮。有些红苕已经变黑发苦了,只要没烂,人们也舍不得扔掉。豆腐、豆芽、食盐、煤油、肥皂、火柴、棉花、布料等生活用品,都需要票证。 1960年大旱没饭吃的惨景,至今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忆犹新,经常是有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当时为了不让学生过多的消耗体力,体育课改为活动课,一律不上篮球、足球、长跑这类高耗体能的课。学校的劳动课就是打猪草。
那时候,市场上除了每人每天不足半斤蔬菜和每人每月只有几两肉的供应以外,其他副食品几乎看不到。偶尔供应点心要凭粮票排队购买,下饭馆得凭粮票,机关单位搭伙食、开会聚餐也得交粮票,粮票成了千家万户的宝。当时,亲友相互走串,主人不会留客吃饭,客人也通情达理,到了吃饭时间就主动告辞。 现在,粮食放开了,有些人忽视了节约粮食。这是一个不好的趋向。国家富裕了,粮食充足了,计划经济年代的供应模式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当年的勤俭节约精神却还要传承下去。 经历过票证年代的人们不会忘记过去拿着购粮本到粮店排队买粮食的艰苦日子,上演了多少关于人间真情的动人故事。 粮食是国家的根基,由于人口日益增加,资源日益减少,粮食的生产与供应仍然是一个关注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一定要节约粮食,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我们要通过全民共同努力,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变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把每一餐饭都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光盘行动,让计划经济年代的粮票永远成为历史。
布票价格十年来暴涨 五种布票值得收藏 布票是我国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近年来,布票收藏逐渐升温,备受藏家青睐。 布票品种的价格在10年间上扬几十倍。与其他票证一样,布票也有早期、中期和后期品种,普通票与特别票,套票和散票之分,其设计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布票收集难度比粮票等其他票证大得多,尤其是成套布票较难配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些普通布票价格不足0.1元,但现在已升值至10元以上,其中一些存量略少的品种价格则已达数十元,而存世量明显小的品种攀上百元并不稀奇。至于早期的布票留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品种甚至有价无货。 布票发行的品种极多,目前还没有藏家完全收集齐全,所以选择一些有潜力的品种或板块,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编推荐一些值得收藏的有代表性的布票,但不是绝对性的,收藏也因人而异,各有侧重点。比如,有的主要收集大全套,有的只收藏开门布票,有的收藏大版票,有的收藏文革语录布票等,因人因爱好因财力而定。
二是语录布票,印有“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政治口号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三是军用布票,使用范围小,发行量也小。
四是特种布票,特殊情况和特殊人群使用的布票。如福建的支前布票、婴儿用布票、新疆的支边、自流布票。是成套布票。 五是成套布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