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妈妈讲那粮票的故事 找零票的辛酸(2组)

 城北十五里666 2016-06-24

听妈妈讲那粮票的故事---献给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们

亲的岗位,不需要竞聘上岗,可一旦上岗后,却充满了竞争的味道。母亲的工作成效,在于孩子是不是有出息。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母亲们含辛茹苦,不仅要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还要把大量精力放在孩子们的学习。


学龄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母亲们早已攒足了劲,各种兴趣班幼小衔接班,总能看到母亲拉着孩子的身影匆匆而过。上小学了,辅导孩子写作业,天天关注老师布置作业的微信群,关注的程度不亚于股民关注K线图。上了初中高中,目标在于高考,整日里关注着一本二本的录取线。上了大学,操心孩子毕业后的工作,找到了工作,张罗着孩子的对象,有了对象,希望能早点抱上孙子,就这样,走着走着就老了。

母亲节到了,想想母亲好不容易把我带大,每当想到这儿,总让我感叹不已,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我从小学习做人的品德。我又想起了母亲给我讲的故事。

1963年初冬,母亲在百货商店排队购买供给每户的1斤点心,看到老房东的儿子在柜台前向售货员哀求着。一问才知道,他妈妈得了重病,想吃点儿可口食物。他走得急忘了带粮票,倘若回家取上再返回来,点心肯定卖完了。他肯求售货员给他留一份,售货员不答应。


母亲当即把陕西省通用粮票借给了房东的儿子,他买上点心谢过后走了。过了几天,房东的儿子还粮票来了,左臂上还戴着黑纱。原来是他母亲去世了,就在他买回去点心当晚就去世了,还好老人家临走前吃上一口儿子买回来的点心。他母亲临去世前,还一再叮嘱儿子一定要把粮票还给我家。


两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没有讲大道理,只是用她们的言传身教,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我在成长的路上受益非浅。


希望母亲节日快乐,也希望天下的母亲都快乐!



 

找零票的辛酸

1964年冬天,在县社教队工作的父亲到公社蹲点一个月,被派在几家老乡家里轮流吃饭。


临走结账时,父亲应该付给在最后一个老乡家吃饭时所用粮票5.9斤,他没有零粮票,便给了面值6斤的粮票,告诉老乡说不用找了。



老乡却说:“不能啊,你们城里人不满周岁的孩子,一天才给2两多一点的粮食,这1两粮票就是小孩子的一顿饭啊!”说着他硬把粮票塞进了父亲的衣兜。


回城后,父亲才发现那老乡竟把面值10斤的粮票当成面值1两的粮票找给了他。父亲立即发挂号信把面值10斤的粮票寄了回去。为此,那老乡来到县城时还特意找到父亲表示感谢。



晃眼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位乡感激话语仍深深地留在父亲的记忆里。


粮票宣布取消时,我与朋友说起此事,朋友也感叹不已。是啊,当时那几斤粮票无疑是救命的,可现在说来那是多么廉价啊!



为了得到粮票以应急需,一些人只得以高价购买原本“无价”的粮票,这种“黑市”屡经“严打”而不绝,盖因这种“非法交易”确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